Search Course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教會教義與實踐
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解釋了神對教會的心意和計劃,以及聖經中的議題,如教會會籍資格、洗禮、聖餐、什一奉獻和屬靈領袖。
Introduction
課程說明
本課程介紹符合聖經的教會概念,是神在世上工作的核心。學生將對基督徒合一、教會的會籍資格、團契、事工的資助、十一奉獻、洗禮、聖餐、教會的管教和成熟教會的記號等主題有所認識。此外,課程也解釋生命及教會工作的原則與運用。
課程目標
- 瞭解教會的身份和聖經對教會的描述。
- 看見神對教會的計劃和工作。
- 學習身為教會會友和領袖的責任。
- 對在地教會的支持、管理及發展上運用原則。
教學引導
每課都有以斜體字標示的指示說明。
► 每題討論問題都有問號的符號,老師要問討論的題目並讓大家有時間討論答案。假如都是同一個學生先回答或有一些不發言的學生,老師就要點名學生回答,如: 「皮爾,你怎麼回答這問題?」
本課程使用大量的經文,有需閱讀經文時,會有如「請一位學生替大家讀羅馬書第六章」的說明,有時經文出處會標示在括號內,如(哥林多前書十二 15),這些經文出處是用來支持課文內容,括號內的經文不必每次都須閱讀。
有指派測驗,測驗時間應在每堂上課之前,學生需背下並寫出前次上課內容的重點摘要,老師要確認學生沒有偷看小抄或作弊,若有學生當次無法測驗,可安排時間補考。
每課的最後都有作業的說明,作業都要完成並在下堂課繳交,若無法完成作業,可以稍後補交,但老師要鼓勵學生準時繳交作業,以求更有果效的學習。
此課程的目的之一就是預備學生成為老師,老師應給學生機會培養教學技巧,例如老師應偶爾讓學生試教小部分的課程內容。
學生須有三次對外的試教,不需要每次都教導整課的內容,此試教作業沒有規定時間,但學生要找機會完成試教作業。
每課都會至少有兩個引述歷代神學家的一段話並以方框顯示,看見方框引述時,老師應叫一位學生朗讀引述並解釋引述的話。
若有學生想取得環球牧者教室的證書,就必須參與課堂上課並完成大多數的作業,對於學生是否有資格領取證書,老師可用這個標準:繳交十四篇的「七要點論述」報告、十三項其它的作業和測驗、十五次的課堂出席和三次的對外試教,一共有四十五項的作業,必須完成三十七項才能領取證書。
Ready to Start Learning?
Select a lesson from the sidebar to begin your journey through this 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