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工领导学
事工领导学
Audio Course Purchase

Search Course

Type at least 3 characters to search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results found

Lesson 11: 第11课 目标导向的事工

1 min read

by Stephen Gibson


机构的身份和目的

包括教会在内的很多机构,都不曾思考过他们的服事目的,因为看起来他们的目的很明显。他们自以为目的明显,就是要去做某个特定的活动,所以他们在那些活动中的目标很少取得成功。

经理尝试让工作能顺利完成,但领袖则应该思考什么工作需要被完成。把事情做好是重要的,但首先我们一定要做对的事。作为牧师不应该只是扮演经理的角色,而应该是领袖的角色。

在每一个机构中,不管是事工、生意、还是其它类型的机构,都有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

一个教会可能以为他们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要有好的敬拜服事、照顾好他们的会众,并且向社区传福音。但有很多教会却不曾为了让这些事情得以发生而拟定计划。

一个机构应该要有包含许多自检的发展流程。

  • 对我们而言什么是重要的?
  • 这机构为什么存在?
  • 成功对我们来说是什么意思?
  • 我们可以计划达成的特定成功有哪些?
  • 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来达成我们的目标?

这些问题都对应于机构发展的首五个阶段。机构发展的历程有以下阶段:

  1. 价值观
  2. 目的
  3. 异象
  4. 目标
  5. 策略
  6. 行动
  7. 成就

这些阶段并不是完全分开的。举例来说,一个机构可能在发现它的价值观的时候就已经拟定出策略和采取行动了。机构中的各个项目和部门可能会处于这历程中的不同阶段。

次序是重要的,因为每一个阶段都会影响紧接其后的下一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的改变都会给下一个阶段带来变化。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机构改变它的目的,这就会改变它的目标和其对成就的定义。

这过程并不只会发生一次。价值观和目的不该在他们清楚了解之后做出更动,但其余的每一件都会更懂。不管目标是否达成,新的目标都一定要被设立。在达成失败后,机构一定要再检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目的,阐明其异象,设立新目标,拟定新策略,等等。

►为什么有许多的机构从来不解释他们的目的?

阶段1:发现价值观

价值观指的是我们视为最重要的事物。每个人都有价值观;群体是由有共同价值观的人所形成。一个机构也有价值观,而它的存在也是为了那些价值观效力。

[6]

对于基督徒而言,不管是经商还是服事,讨神的喜悦是最终级的价值观。一个以讨神的喜悦作为价值观的机构(而且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将认真看待圣经真理、教会和福音。

就算不宣称是基督徒的机构通常也都是奠基于一些好的价值观,因为他们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一个商业机构这样列出它的价值观:在凡事上正直、关心品质、注重关系和学习。

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其中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就是盈利。因为公司不能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为其目的效力。然而就算是商业机构,获利也并非最重要的价值观。

有另一间大企业列出下列价值观:安全、服务、趣味性和成功。成功应该指的是公司获利,但这不该在没有其他价值观的情况下达成。其他的价值观增加了获利的可能性,因为人们不会想要成为无法满足他们需要之公司的顾客。

一个机构是有可能建立在不好的价值观上的,就像是为了某个人无限制的权力或对某个特定族群的憎恶。这类型的机构一般都无法长期强盛,并且总是带来毁灭。

价值观说明了该机构中的人在为目标奋斗时所该有的行为。达成目标是不足够的。一个人需要从他达成目标的方式上得到满足。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是以欺骗的方式获胜是不会有满足感的。一个想要享受真实胜利的人是不会作弊的,因为作弊会使他在真实胜利上变得自欺欺人。

►想一个你所拥用的目标。为什么对达成目标的方式感到满足是如此的重要?

价值观是按照优先次序来列出的。举例来说,一间公司第一优先的价值观是正直,因为正直永远不该在为了满足其他的价值观而被牺牲。另一间公司把安全放在服务之前,因为人的安全比他们的便利更为重要。

价值观的排列次序是重要的。打个比方:如果一间公司同样重视获利和诚实,那其中的员工在有机会以不诚实的方式获得盈利的情况下该怎么做呢?当他的诚实会带来亏损又要怎么做呢?如果诚实在价值观列表中排在获利之前,他就知道要怎么做。一个机构是藉着它处理价值观和冲突的方式而塑造出来的。教会的最高价值观就是尊荣神,并且不该去达成任何一个不尊荣神的目标。

一个机构一定要通过自我检视来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它已经在遵循一些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应该被看到。

一个机构不能只是宣称有某些价值观。有的机构宣称有某些价值观但自己也没有遵循,而他们的员工和顾客也都知道那些价值观声明是毫无意义的。

核心价值观列表应该要简短,为大家所知并应用于各种情况。价值观列表列表也应该要精简(可能4-5个),因为如果太多,人就无法对其专注。

选择价值观并不是因为它们能创造好的结果。如果价值观是因此而被选上,他们就会为了要有更好的成效而被更改。价值观不是因为他们表现得好,而是因为他们真的是最重要的。

有时一个机构会因某个特定产品或想法而开始变得成功。机构里的人可能会以为机构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提供那产品或是遵循那想法。然而,那产品或是想法可能无法一直都实现机构的价值观。对机构而言最好还是建立它的价值观,然后预备好去做任何能实现那些价值观的事。

有间宣教机构是透过每个月在财务上给予支持来帮助多所教会。大部分的预算都是用在例行支助。然而,领袖开始发现他们最重要的价值观是发展本地教会和当地所支持的教会。他们的例行支助拦阻了他们目标的达成。他们开始改变他们的策略和行动,来与他们的价值观相符。他们发现他们的目的是帮助教会能自力更生,而不是持续地成为他们的依赖。

“唯一真正可靠的稳定来源是坚强的内在核心【价值观】和在除了核心的任何事物上做出改变及调适的意愿。” [1]机构一定要真实且持续地在它所做的一切事上表现出它的价值观。

[7]

机构的价值观不应该只限于领导层里。机构里的每一位都相信和遵循这些价值观是必要的。如果其中有影响力的人并不真的相信和支持这些价值观,该机构就没有办法强盛。机构需要持续地提升抱持它价值观的人。那些不抱持机构价值观的人不应该继续留在领导层内。应该要营造出对价值观强烈鼓励支持的氛围,让不合适的人选择离开,吸引持同一价值观的人。

机构中严明的纪律并不表示其中没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如果人们有委身,他们就可以在除了价值观外所有的事情上有多样性。纪律严明指的是机构里的人一定要在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上支持机构的价值观。

价值观只有在你以你的行动来表现,并要求别人也有同样的的行为的时候才会变得真实。如果你愿意违背自己所宣称的价值观来完成某些事情,那你所宣称的价值观就也不是你真正的价值观。对你而言有其他东西更重要。

为持续发展而建立

柯林斯和波拉斯研究了长期保持良好状态而其他类似企业则逐渐衰落的公司。他们把这些表现较好的公司成为“有远见的公司”。[2]

有远见的公司会比衰退的公司更仔细地教导员工他们的核心价值。他们会营造浓厚的文化,以致他们把自己的价值观当成信仰。

有远见的公司比起衰退的公司会更小心地根据价值观是否吻合来栽培和选出管理层。

有远见的公司比起衰退的公司更会促使他们的员工持续地与核心价值对齐。

一个机构一定要找出方法来灌输核心价值,教导相关的应用,还有观察实作来给予回馈和纠正。公司所有的行为和决策都应该体现其价值观。

阶段2:发现目的

公司的目的建立在核心价值观之上。其目的不需要独一无二,异于别的机构。

目的能指引和启发卓越。一个机构应该根据它是否有完成它的目的来进行评估。

目的也是保持不变的。它跟目标不同。目标在达成后会被替换。一个机构有的时候会改变它达成目的的方式。它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来保持其原本的目的。

在电气时代之前,每户人家中是没有电冰箱的。公司们都是每天把牛奶送到每户人家里。如今在许多城市里,大多数人都有电冰箱可以保存牛奶长达好几天。如果一个公司只为派送牛奶而存在,那它就不再被需要。然而,如果它的目的是要以便利的方式供应产品,它就可以找到另一个满足那目的的方式。或许它会提供一个牛奶和其他日常用品的贩卖中心。或许它会找到其他除了牛奶之外的产品,来派发到各户人家去。

有个教会所坐落的社区正在改变。很多来自各个民族的穷人都搬到该社区里。教会的人不知道要如何向社区中的这群新人传福音。由于那教会没有一个目的可以让他们看到在那社区的异象,所以他们就把建筑卖了,然后把教会搬到另一个地方去。

阶段3:分享异象

异象是对事物应有的方式的描述。异象是以下问题的解答:“如果我们取得完全成功,事情会怎么样?”

异象就是当机构完全成功时所所会发生的现实。领袖应该有这图象在他的脑海里并用各种方式把它传达给整个机构。领袖的沟通和行动,应该使机构的成员对领袖的热忱和对异象的委身毫无疑惑。

人们对现实的基本理解会控制他们看待个别问题的方式。他们有一套对事物的所是以及如何理解的方式。这些理解会控制他们对所发生的问题的看法。

“领袖必须塑造追随者思考什么是真实、正确以及重要的…领袖要以在这些问题上实现持久的变革和共同对齐为目标。” [3]领袖应该持续地就事物的现状和应该要如何进行对追随者讲解。

一群信徒在一个大城市中的贫困地区开始了一间教会。他们的价值观是福音、本土教会和家庭。他们的目的是在贫困地区表现出教会里的群体生活。他们的异象是:当人开始在教会中活出神所定意的样式,地理上的区域就会被改变。他们的目标是用特定的方式将教会的生活向社区传达。

阶段4:设立目标

目标是实现异象的特定步骤。它们应该是可以被测量的,并且容易看见。

目标是基于价值观的,因为它们显示出价值观会如何给顾客、团队、社区和全世界带来影响。所有目标应该表现出那些价值观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布兰查德如此描述价值观和目标之间的关系:“目标是给未来的。价值观是给现在的。目标被设立,价值观被实践,目标会改变,而价值观是你可以依靠的基石。目标让人前进,而价值观则是奋斗的支撑。” [4]

目标不应该是永久不变的。它们应该要随情况改变而改变。价值观不变,但目标一定要改变,好让它们可以在改变的情况下依旧为价值观效力。

在美国有间公司是制造骑马用具的。当汽车变得普遍之后,购买骑马用具的人就减少了。因为该公司没有一个可以透过以新产品作为目标来表达的目的,所以就渐渐解体。

“建立一个优秀、热情、灵活和准时的团队的关键,就是确保你的成员都是由价值所推动,而不是被目标所驱动的。” [5]

一个好的团队是被宏大的目标所激励的。目标不应该太高,以至于团队自己都认为不可能达到,如果那样,它就不是真正的目标。然而目标一定要高到需要大量的努力来取得的巨大成功。机构以外的人可能觉得那目标是不可能达成的,但那目标应该被一支被激励的团队视为可能。

目标的达成应该被庆贺和纪念,好叫它们被视为通往异象之路的标记。

►如果一个群体尝试在没有特定目标的情况下努力奋斗。会发生什么事?

阶段5:拟定策略

策略是制定出能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策略应该要以对情况的实际考量、拥有得资源和能力、以及合理并具备挑战性的目标为基础。

策略也包括制定政策。机构中的人员需要有模式来遵循,好叫价值观得以被展现并达成目的。要不然,就不会有稳定的品质。

教会应该训练人们如何欢迎访客,如何在台前为某人祷告,如何给新信徒提供门徒训练,如何在会众中就具体需要作出回应等许多的实际操练。如果教会没有讨论这些事情并决定出一个好的计划,他们就无法期待它们会被顺利完成。

目标的设立一定要在策略制定之前,可是目标可以在策略制定出来后被调整修改。策略会在行动中因看到行动所带来的效果而被调整,很少有策略会完美到不需要被检讨的。坚持错误的方向会比从错误的方向开始更为糟糕。

策略上巨大的改变会耗费很多时间、人力和资源,所以要在行动初期就使你的策略尽善尽美。如果你能找到一种方法先从小地方尝试一些东西,那你就知道那会不会管用。投资并扩展那些已经尝试过并且正在发挥作用的东西是最好的。

国家军队是被设计来在战争的时候保卫国家。大多数的国家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没有战乱的。因此,数以万计的人是为了一个目的被训练,然后用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在做别的事情。军队在没有战争的时候会难以找到自己的目的。军队经常增加法规和政策,来让人们在没有明确目的的情况下忙碌。

如果一个教会没有清楚的目的,它就可能会专注于制定规则、政策和程序。

阶段6:采取行动

行动应该依照策略。采取行动包括招聘帮手、把工作完成、管理活动、持续地调整方法、保持人们的积极性,还有观察成效。

一个宣教机构协助支持上百个在不同国家的教会。然而在思考他们的价值观后,他们发现机构一开始是透过对未得之民传福音而创办的。他们发现传福音是他们首要的价值观,将福音传到新的地方是他们的目的。他们决定设立新的目标和制定新的行动。相比于继续支持建立教会,他们会专注于招聘并差派宣教士到新的地方去。

阶段7:经历成就

成就不只是在远大的目标上成功。成就也是一路上许多目标的成功。任何朝着异象的显著进展都是成就。

一个宣教机构致力于用培训和计划来设立教会。与他们有关系的教会为数庞大。教会大多数都不是透过宣教设立的,但都藉着宣教的影响而被坚固。机构的领袖发现他们的价值观是发展和坚固教会,于是他们的目的就不是以传福音和建立教会为首要,而是增加教会做这些工作的能力。他们开始专注于发展对教会的内部培训。

有一组基督徒向毒品和酒精上瘾的人传福音。有好几个信了主。他们参加了好几个不同教会的聚会,却难以找到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教会。于是他们形成了一个新教会,由向他们传福音的那一组人所带领。这所教会的价值观是福音和成瘾者的转化。他们的目的是使对成瘾者的宣教以及特殊的门训上更加便利。他们的策略是策划活动和项目,来满足成瘾者和前成瘾者的属灵需要。

让一些学生来分享他们期待自己如何因为这堂课而改变他们的目标或行动。

 


[1] Collins, Jim and Jerry Porras.为永恒建造:宣教机构的成功习惯 New York: HarperBusiness, 2004, XX

[2] Ibid, 71

[3] Mohler, Albert ,. 带领的信念:25个重要的领导学原则 Bloomington: Bethany House Publishers, 2012, 47

[4] Ken Blanchard, 袖的心:影响力的艺术 (Colorado Springs: David C Cook, 2007), 145.

[5] Ibid, 117

[6]“我们所用的方法不应该削弱我们对神的信心,而我们对神的信心,也不应该拦阻我们去使用任何祂已经赐给我们来达成祂旨意的方法。”
- 戴德生

[7]“站着不动的人是无法成功的。方法要改变,而人也一定要跟着改变。”
- 詹姆斯•卡什•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