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
本課結束時,學生要:
(1) 能夠定義靈命塑造
(2) 能夠舉出於聖經中對於靈命塑造的支持
(3) 能了解並清楚闡釋對基督徒的使命
(4) 能夠討論靈命塑造的挑戰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1 min read
by Tim Keep
本課結束時,學生要:
(1) 能夠定義靈命塑造
(2) 能夠舉出於聖經中對於靈命塑造的支持
(3) 能了解並清楚闡釋對基督徒的使命
(4) 能夠討論靈命塑造的挑戰
我們的鄰居最近剛信主,看著他們的信心漸漸增長心情雀躍不已,他們都不是在基督徒的家庭中長大的,也沒有什麼教會的經驗。看著福音已如何改變及繼續改變著他們的家庭,我和貝琪都受到不少的鼓舞,我所認識的人當中像小丹和他太太小菁如此渴慕上帝話語的人並不多。
有次我們在查考約翰福音,特別問了2個問題: 「這段經文怎麼說耶穌?」和「對耶穌有這樣的理解後,我們的生命應該有怎樣的改變?」突然間,小菁以帶著信念的口吻說: 「我就只想像耶穌!我的行為、我的話語並我生命的一切都要像耶穌!」這真是很特別甚至是神聖的一刻,因為小菁從小到大都沒有聽過這樣的話語。這是很特別的時刻,因為這個見證是小菁心中渴慕的表達,聖靈透過上帝的話語所動的工。小菁及小丹看到耶穌有著懇切及吸引人的特質,他們渴望能像耶穌一樣。這樣率真的渴慕是每位基督徒應要有的。
上帝拯救我們的目的不是只有赦免而已,也是為了能在我們身上恢復祂的形像。
靈命塑造此課程所設計的對象是給想要改變和被改變的基督徒和所有重生的弟兄及姊妹,甚至已全心愛上帝但想要更多被形塑造成耶穌基督形像的基督徒都適合來學習的。
大部分的人都不是百分百滿足他們靈命的景況。(這靈裡的不滿足應是所有基督徒生命的特徵) 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渴望與上帝有更親密的關係,對於這樣的渴望詩篇作者的祈禱做了最佳的詮釋: 「上帝啊,我的心切慕你, 如鹿切慕溪水。 」[1]
透過靈命塑造的課程我們對上帝渴慕會得到漸漸得到滿足,因為是在耶穌的生命中,我們的渴慕得以飽足。
真實的基督徒想要成長,想要信心能成長,想要與上帝更緊密的同行,在生命的苦與樂中更多的體驗上帝的同在。我們想更有紀律及自制,更多的信靠,更多的喜樂及更多的平安。
[2]我們大多渴望能有更穩定的靈修生活,我們想從恐懼及焦慮中得自由,我們想戒除某些頑固的習慣,也想戰勝那些一直攪擾我們的罪。我們都希望生命能更豐盛、多結果子,人際關係能充實及蒙祝福,能更一致地在別人面前展現基督的生命。我所認識的大多數基督徒都想改變但都不知道如何改變,很多人覺得被困住了!很多人暗自對於自己跟從前沒有兩樣感到絕望。靈命塑造的課程提供了許多人都渴望也需要的指引。
所渴望的改變要透過門徒訓練或是我們在此課程所謂的「靈命的塑造」來達到,其他相關的詞語還有「在聖潔中成長」(growth in holiness)及「漸進的成聖」(progressive sanctification)。靈命的塑造包含「心靈重塑」[3],是轉折點和過程,必須要有「關鍵的」改變(或是戲劇性的改變時刻)以及較慢的「增遞」改變。
哥林多後書3:18-「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 (一點一滴),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括號中的字為重點強調)
加拉太書4:19—「我小子啊,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裏。」(加強)
歌羅西書 1:28: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重點強調)
以弗所書4:13-14: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重點強調)
從這些經文及許多其它的經文,我們用了「靈命的塑造」這個詞語。
► 依據這些經文,基督徒生活的終極目的是什麼?在這些經文中,有提到哪些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依據以弗所書的經文,會有哪些結果?
靈命塑造是恩典的過程,為了他人的緣故,被塑造成耶穌基督的模樣。[1]
讓我們把這個定意分解成3個部份—「恩典的過程」、「基督的模樣」和「為了他人的緣故」。3
靈命塑造是恩典的工作
某個方面來看,我們無法做什麼來改變我們自己成為耶穌的模樣,然而我們有很多必須做的事情,完全獻上自己讓上帝改變的恩典來做工。恩典與賺取相反,但是沒有與努力抵觸。
[2]無論何處,都有某些教會強調恩典是不需要人類的努力,我們會在此課程強調恩典,也會清楚說明基督徒生命的每個進步都是恩典的奇蹟,但恩典是需要聖靈與基督徒間的相互合作。
恩典與努力的合作例子就好比聖經的寫作過程,我們都知道「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換句話說,整本聖經就是恩典的神蹟。上帝啟示人類寫出來,賦予他們力量來寫,也保存他們寫下來的東西,然而聖經並非不費吹灰之力的恩典產品,要是沒有人類付出努力來默想,收集資訊,檢查來源出處,整理思緒及寫作,就沒有聖經。[3] 我們的聖經是默示及汗水的成果。
保羅在服事的生涯說過類似的話: 「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上帝叫他生長。」[4]
靈命塑造是種過程。
► 在前面提到過的靈命塑造的4處重要經文,把「榮上加榮」、「直到」、「直等到我們眾人」及 「穿上」劃線。
這些經文跟我們說到過程及持續的活動,保羅講到栽種,澆水及成長的過程。[5] 他講到在愛[6] 、信心[7] 及知識[8]中成長。效法基督的樣式是美好的旅程,雖然有時是緩慢且錯誤百出,但旅程中也會不時出現顯著的躍進,我們不應該為了失敗而灰心,反倒是要從失敗中學習謙卑、鍛鍊自我。[9]
靈命塑造的步調對於每位基督徒都不一樣,步調快慢會受基督徒渴求的程度強烈所影響,聖經教導: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飽足。」[10]不是每位基督徒都有相同的飢渴程度。
靈命塑造是種過程因為包含心思的改變。
上帝沒有把我們創造成機器人或機器,而是複雜的人類,有思考、感覺及選擇的能力。靈命的塑造始於心思的漸進式轉變[11],最後就是我們情感的轉變及行為的自然改變。
我的好友布萊克最近提醒我關於保羅談到的「心意更新」而變化,「更新」這個字有翻新或是整修的意思,可以想像房子整修的樣子。大多數的人都有乾淨整齊的屬靈房子,甚至有紮實穩固的神學房子,但房子仍會有些需要被換掉的腐朽木板,有些彎曲的地方要被調整對齊,或是有些醜陋的地方要美化一下,也都需要在牆壁上掛上上帝及我們的新照片! 布萊克說: 「像這樣的整修就是種過程,不像看房子翻新的影片,10分鐘後你就可以看到老舊與翻新後的樣子,是真的花時間轉變我們的心思意念!」
靈命塑造是種做出較好決定的過程。
擁有基督的形象不會是一直加增的「自動化榮耀,而是透過持續不斷的追求」[12]我經常告訴年輕人與上帝更緊密同行的第一步就是「早上早起!」我發現就隨著懶惰天性的潮水是不會找到成功的,只有靠著上帝恩典的逆流而上才有可能,就如諺語所說: 「假如你總是畫地自限,你就會一直是老樣子!」
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馬書13:14,重點強調)
靈命塑造是種過程因為我們受生活經驗所形塑。
經驗不會一次就到位,而是一點一滴的累積,大多這樣的經驗的都是苦痛的。陶恕 (A.W. Tozer) 提醒我們說: 「上帝要重用的人,都是先受到上帝的擊打重傷,很難相信上帝會重用沒有先被祂重傷的人。」大家都喜歡受到肯定,但最能形塑我們的卻是艱困的局勢、試煉及逆境的寒風、敵人不公的言論及靈魂的黑暗時刻。
[13]我的女兒有天很誇張地大喊說: 「我就是等不及長大啦!」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感受,但是上帝對於我們的靈命成長並不著急,就像是父親喜悅於他孩子的每個成熟階段,天父也喜悅我們現今的階段,就是我們現在的樣子,而不是我們將來的樣子!這或許是一項我們最難相信及接受的難懂真理。
有個作者曾說:
「成長…神蹟的想法在新約處處可見,超乎尋常的加速成長過程顯示上帝有能力以祂的方式做祂想做的事情。成長就如稀鬆平常的事情一般,顯示上帝特意選擇在世上做工,假如我們堅持靈命的發展只有出現在危機中,那就是侷限上帝的能力,忽略祂至高無上的選擇。」[14]
靈命的塑造是效法基督的樣式
► 在4處關鍵經文把 「變成主的形狀」「基督成形」「要把個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及「基督長成的身量」劃線。
上帝的形象: 上帝對基督徒的目的
人類是依上帝的形象造的: 「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15]人類受造是要反射上帝的品格,做為上帝在世上的鐘愛代表,上帝「賜福」給人類並要他們「生養眾多」。[16]人類與他們造物主及彼此間的的生活是無私、親密、喜樂且無拘無束。[17]
當亞當和夏娃因罪墮落後,上帝的形象就受損(雖然沒有被摧毀),但他們就變得自我為中心、自私並與上帝隔絕關係。但自那全然絕望的時刻起,上帝開始執行祂恩典的計畫,就是把祂所愛的人類恢復回祂的形象。[18]
但上帝的計畫不只是赦免而已,還有恢復上帝的形象。赦免-關係的恢復-是立即的,而上帝形象的恢復卻是種過程。
上帝對每位基督徒的目的就是回到我們原本受造的樣子,也就是穿戴基督形象的人、是上帝的形象、彰顯上帝美好特質的人、在世上的每時每刻都是上帝的見證人。但是我們如何回到原本的樣子?本課程是為你旅程所設計的路線圖。
耶穌基督: 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形象
「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19]
「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上帝的像。」[20]
「他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是上帝本體的真像,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21]
這些經文提醒我們耶穌是看不見之上帝的形象,在耶穌裡我們看見上帝造我們的完美樣子,耶穌是靈命成熟的完美範例。
基督的形象是靈命的成熟
基督的形象是聖經所謂的靈命成熟,靈命的成熟或是靈命的完全,簡單來說就是「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22]
保羅鼓勵在羅馬的基督徒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他們所面對的苦難,因為萬事都互相效力讓我們能符合基督的模樣。[23] 「萬事」包括服事、家庭生活、身體的病痛、貧窮、昌盛、衝突、逼迫、災禍、成功、悲痛及孤單。上帝對每樣事情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變的像耶穌。
耶穌是完美的,是我們的模範,新約處處可見耶穌美好的身影,我們看到他禁食、在曠野禱告、與罪人同桌、讓孩子在他的腿上坐、蹲在海邊替他的門徒烤魚、揮動鞭子及替受壓迫者發聲、在井邊向口渴的婦女做見證、餵飽飢餓的人、與2個灰心的門徒一起走在以馬忤司的路上、解釋經文以及被釘十字架。這些美好的身影等等給能讓我們更清楚看見身為基督徒應該要有的樣子。
基督徒的門徒訓練就是效法耶穌的謙卑[24],他對不成熟門徒謙卑的愛[25],他對罪人救贖的愛[26],他的柔和[27],他對恩典和真理的完美平衡[28],他承受苦難時的忍難及喜樂[29],他的順服至死[30],他的聖靈充滿[31] ,他的戰勝罪惡[32],等等更多我們可以效法的。
基督徒的門徒訓練也是效法耶穌的優先次序,他對福音的傳揚[33],他使人成為門徒[34],他對受壓迫之人的辯護[35],他對社會貧苦邊緣人的服事[36],以及等等更多。
基督的樣式彰顯在他的美德中。
在以弗所書,保羅吩咐基督徒要跟隨耶穌的樣式,就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37]。讓我們花幾分鐘想想有哪些我們必須效法的耶穌基督的美德 (例如:愛、慈愛、溫柔、節制等等。)
► 查考這些經文,看看是否可以列出至少8樣上帝要在我們生命中塑造的耶穌基督美德:
| 聖經 | 美德 |
|---|---|
| 馬太福音11:29 | |
| 希伯來書1:9 | |
| 彼得前書2:21-24 | |
| 以弗所書4:32 | |
| 約翰福音13:5 | |
| 約翰福音13:34 | |
| 路加福音23:34 |
► 分組討論這些美德。為什麼我們容易去強調某些基督的美德,卻忽略其它的美德?
基督的樣式在基督徒身上看起來的樣子。
歌羅西書3:10-17的經文對基督的樣式有強而有力的描述,在這段經文保羅描寫到「上帝的形象」被「創造」在我們裡面,但是我們必須「穿上」上帝的形象。
► 一起閱讀歌羅西書3:10-17,試著去發掘「新人」的特質,在下方寫下這些特質。
| 「新人」的特質 |
|---|
|
|
主耶穌的生命是唯一能滿足上帝對他孩子所要求之聖潔的生命。人的正義或盡心盡力都不能滿足上帝公義的要求或是配得他的祝福[38]。
靈命的塑造是為了他人的緣故。
與耶穌基督美好的生命有分讓我們能有越來越多上帝所賜的福樂,這樣的福樂不是我們獨自辦到的,也不是自我享樂就好。「我們效法基督的樣式是為了在主內肢體的弟兄姊妹,也是為了那些在基督肢體外面的人」。[39] 穿戴耶穌基督形象的基督徒總是尋找機會把憂傷痛苦的人再帶回上帝所賜的喜樂中,因為這就是耶穌會做的事情。真正的靈命塑造不是脫離破碎悲慘的世界,而是付出我們的生命去醫治破碎悲慘的世界[40]。當我們這樣去做時,上帝的榮光就會透過我們照耀出來,也是我們如此去行時,上帝的馨香之氣就會從我們身上散發出來[41],這就是耶穌生命對我們的啟示[42]。
靈命塑造的結果就是完全由神聖之愛所主導的生命。效法基督就是效法像基督的行為,不是只效法基督內在的性格而已,效法基督就是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的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43]。靈命塑造的最高境界就是犧牲的愛[44]! 耶穌與他父親的關係總是走向服務那些有需要的人,如受排擠的人,沒有人愛的,身體病痛的,飢餓的人以及那些靈命受到壓迫的人。耶穌說這樣的愛就是那些承受他天國的人會有的特質[45]。
膚淺的靈命塑造就是沒有關懷的靈修生活,但假如敬拜無法讓我們順服或讓我們能對有需要的人慷慨解囊,這不是真實的敬拜。假如禱告無法讓我們變的更有耐心,更溫柔及憐憫別人,那或許我們的禱告生活不是效法耶穌的禱告生活。
最後的分析得知,我們無法做任何事情來改變自己去愛耶穌、服事耶穌,唯一能做的就是擺上自己,讓上帝改變的恩典在我們的生命中工作。我們的工作就是完全獻上自己,讓上帝做改變的恩典工作。
– 梅浩林 (Robert Mulholland Jr.)
剛信主的基督徒成長可以譬喻成竹子的生長,竹子種子種下後連續5年澆水,成長的卻很慢,但在第5年竹子卻可以在6週內長高至27公尺高。
以下的經文是被塑造成耶穌形象的重要基礎經文: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哥林多後書3:18)
仰望」的意思
「仰望」的意思是專注屬靈的眼光或是認真的思考,但是要認真思考什麼呢?主的榮光,仰望主的榮光在說的就是耶穌基督及福音書所記載有關耶穌的救贖工作。[1]我們改變所有的希望都在定睛仰望耶穌。
當我們定睛仰望耶穌,聖靈就轉變我們成為耶穌的形象,「榮上加榮」[2]。
當我們以信心定睛道成肉身的耶穌,耶穌基督身上謙卑的靈就開始在我們身上動工,當我們以信心與耶穌一同跪在客西馬尼園時,耶穌身上順從及降服於天父旨意的靈就會持續移除我們生命的頑逆與不順服。
當我們以信心與耶穌站在撒都該人、彼拉多及希律面前時,耶穌身上鎮定,節制及自信的靈就持續改變我們。當我們與耶穌同背十字架、因沉重十架跌撞蹣跚行走時,耶穌身上忍耐及毅力的靈就讓我們變得成熟。
當我們與耶穌一起認同十架、聽他講說赦免、仁慈及愛的話語,耶穌身上恩典的靈就能越加在我們身上得到滋潤茁壯。當我們每天以信心與耶穌同死,聽他說:「成了」,耶穌身上毅力的靈就賦予我們力量完成上帝吩咐我們去做的事情!當我們以信心與耶穌一同復活,我們知道讓耶穌身上的靈,就是讓他從死裡復活的得勝力量並讓他坐在天上寶座,超越世上一切的權勢的靈,就在我們心裡並透過我們動工。
若我們能定睛在十架上,生命就不受自大、自滿或世界的享樂所掌控。若我們能定睛在耶穌身上,就不會去憎恨、苦毒或懷恨在心,願意犧牲;不會怨天尤人或抱怨連連,也不會讓罪挾制我們,更不會活在靈命的挫敗中。
若我們能定睛在耶穌身上,就不會回頭、不至絕望、不會被擊敗;不會與上帝的愛隔絕。當我仰望福音時,福音的力量就在我心裡變得越來越強壯。耶穌與福音對我們而言,是何等寶貴啊!
即便教會傳統很好,卻也沒有能力改變我們;敬虔的人也沒有能力改變我們。觀察那些影響他們世代的敬虔人物,發現他們都是以基督為中心而非以人為中心。馬丁路德不是路德宗,而是基督徒;加爾文不是加爾文宗,而是基督徒,衛斯里不是衛斯里宗,而是基督徒,這些人是因為以基督及基督徒福音為至寶而偉大。
成為所仰望之人的樣式
我們經常分心,所以就限制聖靈無法帶來我們生命的改變,派博牧師說得很好:
聖靈不會在沒有耶穌的情況下帶來生命的改變,不會在我們花好幾小時看著空洞無意義的電視節目,不會在花數個小時毫無目的瀏覽各國的網站,不會在我們心思都在別的事情而忽略基督等這樣的情況下,還改變人的生命。不可能的,聖靈在某個非常特定的氛圍自由地動工,也就是當「我們看著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第18節)的氛圍。聖靈尊崇基督,聖靈開啟我們屬靈的眼睛讓我們看見基督,聖靈在我們的心靈實踐基督的模樣。假使我們選擇不願專注在基督身上、凡事任意而行,讓自己忙碌在其它的事情上,那就不要說: 「上帝在哪裡?」當我們背負著罪惡挾制的痛苦果實,體驗到上帝律法就如重擔時而非喜樂時,就不要說: 「上帝在哪裡?」祂已經告訴我們得到自由的方法。假如我們日夜都尋找錯地方,就很有可能永遠困在被奴役的狀態。[3]
一旦我們可以不受世俗的誘惑而分心,不要過多注意自已,不再與別人比較,聖靈就有機會在我們的生命動工。
► 討論派博牧師上面的引言: 我們如何分心以致聖靈無法在我們生命動工?該如何改變一些習慣?
(1) 靈命塑造是內在及外在的轉變
在接下來的幾課,我們會看到靈命塑造包含了身體,上帝要在我們的身體,也就是祂的殿中得榮耀[1]。但靈命塑造從心開始,其深度遠超過行為的改變,不儘是只有外在的行為改變,更是內在性情的轉變,會自然而然去做基督要我們在不同情況去做的事情。
威拉德 (Dallas Willard) 提醒我們,
「靈命的塑造不是行為的轉變,而是重塑或重建發展內心的過程,就以實質的程度來看,這個過程要持續到擁有耶穌的內在性格,也就是他的心思意念,他的平安及喜樂。在靈命的塑造得過程中,你可以真的擁有耶穌的性格。」[2]
(2) 靈命的塑造透過恩典產生
此課程中,我們會討論上帝使用的一些方法來讓我們成為基督的樣式,有很多上帝使用的方式,接下來的課程中也會更詳細談論這些方式。
► 試著一起列出為了讓你基督徒的靈命成熟,上帝已經有使用的方法或是目前正在用的方法。
就如樹木要健康茁壯,就需要有雨水、陽光、暴風雨 (以讓樹根向下扎深) 以及有有養分的土壤,所以成為健康茁壯的基督徒也要運用上帝所提供的所有方法。許多基督徒的靈命成長受到阻礙,就只因他們忽略一些重要的成長方法,例如信實參加崇拜的基督徒,卻忽視個人的禱告生活的基督徒就無法體驗基督徒生活中的滿足喜樂,稍後的課程會更深入探討這個主題。
(3) 靈命塑造的動機是樂在上帝的同在
聖父、聖子及聖靈都是有永恆的親密喜樂的關係,創造的目的就是以上帝的形象造人並讓人類與父、子及聖靈有好的關係。聖經中最早出現的聲音就是「天起了涼風,主上帝在園子裏走的聲音」[3]。我喜歡這節經文。為什麼上帝要在園中走?祂來就是要與祂所造的人交流-建立關係。聖經中最早的信心表達只是「與上帝同行」[4]。
以諾與上帝同行
挪亞與上帝同行
亞伯拉罕與上帝同行
以色列與上帝同行
這個想法也延續至新約[5]。約翰提醒我們上帝救贖的目的是把我們帶回與基督徒、「父神及祂的愛子耶穌基督」的關係中[6]。
「與上帝同行」、「與上帝交流」,這是多美、多有意義的畫面,提醒我們討上帝喜悅的生活不是複雜而是充滿恩典的關係,是簡單的關係生活。上帝的目的及首要次序就是讓我們成為習慣及容易順服祂的人,因為祂是主,因為我們視上帝為珍寶,也因為祂是我們的老師及朋友。[7] 任何讓我們離開這樣純潔專一關係的教導就是偏離聖經” 「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8]
過去幾年,我父親身體狀況了許多問題,包括心臟病及2次的中風,也因為這些風浪我成為父親財產的管家,必須去幫他除草、修剪花木等等。有時候,我急著要把工作做好,但父親就叫我坐一會兒,陪他聊聊天。他會端杯水給我說: 「兒子啊,你可以坐坐聊聊天嗎?」我無法拒絕父親的要求,特別是想到這樣的機會或許幾年後就不再有了。父親不太在乎我替他做了多少工作,比較在乎我與他的關係。我相信這就是上帝對我們的感受,祂想要帶我們回到與祂交流那種無法形容的喜樂關係中。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9],這段經文必須是每個「宗教屬性的」管教及活動的動機。靈命塑造不只是追求聰明才智,也是經驗的追尋。以下的課程,我們將討論如禱告、禁食、默想、服事等等這些主題,最重要的是把眼光放在目標上—享受上帝的同在,我們的目標不只是更多的知識及資訊而是親密的關係。200多年前,愛德華茲 (Johnathan Edwards)曾說:「相信上帝是恩慈的,與親嚐過上帝的恩慈是完全不同的,就如理性地相信蜂蜜是甜的和真實嚐過蜂蜜甜甜味道是截然不同的意思」[10]。
靈命塑造相當有挑戰性,因為我們已被各樣影響力所塑造,有許多力量塑造成為我們今天的樣子。我們所成長的家庭對我們有根深蒂固的影響,我們的文化、教會傳統、生活經驗及自我的選擇都對我們所相信、所看重、我們的感受、人際溝通及行為舉止都有深遠的影響。
因為我們活在殘破不全的世界,我猜想你有過各種好與壞的性格形成時期的影響力。許多人都受到了催殘,但最重要的問題是: 從今天開始,讓我成為上帝期待樣子的過程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力量,影響力及選擇?相信這個課程可以幫助我們回答這個問題。
► 我們上這些課時,時時注意形塑你生活中負面與正面的影響力是非常的重要。花個幾分鐘列出幾項影響你對上帝及基督徒生活認知的最重要事情,請誠實回答,可以的話,與小組分享1~2項所列的事情。
許多的基督徒在被形塑成基督樣式時,會有阻礙的原因有很多,讓我們看看有哪些:
(1) 首先,必須防範律法主義。
律法主義試著透過遵守規條來贏得上帝的接納,但律法主義的人也很自我,靠著嚴刻的靈修生活及記律來追求公義,不追求恩典。律法主義依賴意志力,聖經告訴我們憑藉「意志力來敬拜」在「克制肉體的情慾上是毫無功效」[1]。
切記,禱告、查經、默想、禁食或是任何在靈命塑造過程中,所做的事情會有效果,就只因為恩典已在我身上動工,恩典也持續在我的生命動工,恩典能動工都是因為福音。任何靈命管教最大的危險就是對於這些紀律管教太過有信心,而非把信心放在上帝透過聖靈傾倒至我心靈及生命中的恩典,透過耶穌基督所完成的工我能有這樣的恩典在我的生命。
(2) 第二,防範廉價的恩典
靈命的散漫或「廉價的恩典」讓上帝的恩典變成罪的執照[2]。現今有許多基督徒誤解上帝的恩典與人的努力之間的關係,對他們而言,任何做工上的教導就是律法主義,但新約處處可見強調深植於信心的努力[3],基督徒的生活中,我們「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上帝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我們負責外部的工作,上帝負責內心的工作,我們不是為了救恩去努力,但必須要把要把救恩實踐在每天的生活中。
靈命塑造成為基督的形象是透過恩典完成的,但是也要認真的做工,認真的工作於「在上帝有果效恩典的環境中過著每一天的生活」[4]。
(3) 第三,必須防範感覺主義
某些教會強調感覺,超級主觀和重視情感上的經驗,幾乎是完全漠視能深思、有次序、抱持禱告態度及以聖經為中心的基督徒生活。陷入這些感覺主義運動中的基督徒不太可能會長大成熟,因為他們對於任何的靈命需求,只期待快速容易的解決方法,透過這些過程去相信靈命成熟是個過程不是侷限上帝的能力,而是承認上帝所建立的正常靈命過程。
(4) 第四,必須防範完美主義
當基督徒對於完全的心、完全的愛及絕對的完美完全感到困惑時,他們就不太能了解生命的轉變。當耶穌呼召我們進入基督徒的完全[5],治死慾望的罪[6] ,聖經很清楚地說效法耶穌的品信及性情是要花上一生的過程,敬虔屬上帝是旅程而非目的地[7]。
► 小組討論這些阻礙。你曾在基督徒的生活看過這些阻礙嗎?這些阻礙有 出現在你自己的生命中嗎?
或許該停下來反省一下了。你的屬靈生活有進步嗎?耶穌的生命在你生命中運行的程度有越來越多嗎?比起上個月,今天你是否有意識到你的想法,愛心及服事有更加像耶穌嗎?
當耶穌美好的生命越多在我們生命中運行時,我們的靈命就能得到塑造,這種塑造是透過聖靈、信心、更新的心意及努力認真才能達到,靈命塑造所帶來的就是結果子的基督徒服事。
(1) 背誦課文中靈命塑造的定義,可以背給小組員聽或是寫下來。
(2) 背誦哥林多後書3:18及加拉太書4:19。可以背給小組員聽或是寫下來。
(3) 本週至少花三十分鐘複習本課,包含閱讀相關的聖經經文,請求聖靈帶給你啟示。
在自己的日記中記錄主啟示的任何在生命中必須做出的特定改變。
(4) 每天的靈修中,至少默想一篇詩篇,在日記中記錄詩篇作者所說有關上帝的屬性及品行。
(5) 在日記中記錄為了達到這課所提到的靈命轉變及成長所做的禱告。
(6) 在每天獨自禱告時,使用布朗博士的《每日禱告指南》(Daily Prayer Guide)。
SGC exists to equip rising Christian leaders around the world by providing free, high-quality theological resources. We gladly grant permission for you to print and distribute our courses under these simple guidelines:
All materials remain the copyrighted property of Shepherds Global Classroom. We simply ask that you honor the integrity of the content and mission.
Questions? Reach out to us anytime at info@shepherdsglobal.org
Total
$21.99By submitting your contact info, you agree to receive occasional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ministry.
Download audio files for offline listening
No audio files are available for this course yet.
Check back soon or visit our audio courses page.
Share this free course with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