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目标
学生在学完本课时应该:
(1) 知道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可能成书年份和历史背景。
(2) 列出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重要主题大纲和写作目的。
(3) 获得激励,在面对非信徒的责难时有勇气向主忠心。
(4) 对基督再来的教义有更深的理解。
(5) 以等候基督再来的心态来过当下的生活。
(6) 把这两卷书的信息与当今世界的需要联系起来。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1 min read
by Randall McElwain
学生在学完本课时应该:
(1) 知道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可能成书年份和历史背景。
(2) 列出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重要主题大纲和写作目的。
(3) 获得激励,在面对非信徒的责难时有勇气向主忠心。
(4) 对基督再来的教义有更深的理解。
(5) 以等候基督再来的心态来过当下的生活。
(6) 把这两卷书的信息与当今世界的需要联系起来。
通读帖撒罗尼迦前后书。
背诵帖撒罗尼迦前书4:23 – 24。
帖撒罗尼迦教会是在逼迫中诞生的。那里的信徒最知道为基督的名受苦是什么意思。保罗曾在那里讲道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 [1] 他们相信这话是真的,于是成为基督徒。他们愿意为信仰受苦,可谓是勇敢的基督徒。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遇到敌挡,因而只在那里住了很短时间。因此,他无法带领他们学习全备的基督教教义。保罗离开帖撒罗尼迦以后,那里的信徒对于基督的再临有了问题。也是由于逼迫,这些新近信主的人也开始对他们未来的指望有了问题。
保罗因此写这两封信鼓励他们向主忠心。他让他们确信基督一定会再来,他们应该以盼望基督再来的心态来过当下的生活。
[1] 徒17:3。
历史背景
帖撒罗尼迦教会是保罗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上建立起来的。保罗离开腓立比以后,经由暗妃波里和亚波罗尼亚来到距腓立比160公里的帖撒罗尼迦。
|
保罗和帖撒罗尼迦教会 |
|
保罗、西拉和提摩太在帖撒罗尼迦讲道(徒17:1 – 4)(约主后50年) |
|
几星期后,他们逃到庇哩亚(徒17:5 – 10) |
|
保罗把西拉和提摩太留在庇哩亚,他只身一人去了雅典(徒17:14 – 15) |
|
西拉和提摩太在雅典与保罗汇合(徒18:16) |
|
保罗派提摩太重回帖撒罗尼迦(帖前3:1) |
|
保罗离开雅典,来到哥林多(徒18:1) |
|
西拉和提摩太在哥林多与保罗汇合,并把帖撒罗尼迦的消息带给他(徒18:5;帖前3:6) |
|
保罗写了帖撒罗尼迦前书,以回应提摩太的汇报(约主后50 – 51年) |
|
保罗写了帖撒罗尼迦后书,以回应后续的问题(帖后2:15) |
保罗一连三个安息日在帖撒罗尼迦的会堂讲道。有些犹太人和许多“虔敬的希腊人”归信了耶稣。[1] 有一伙不信的犹太人制造了一场骚乱来报复保罗。他们闯进耶孙的家,要逮捕住在那里的保罗和西拉。
为躲避危险,保罗和西拉夜间离开帖撒罗尼迦,来到80公里以外的庇哩亚。帖撒罗尼迦的犹太人听说保罗到了庇哩亚,于是也去到那里生乱。他们显然是冲着保罗来的,于是保罗让西拉和提摩太留在庇哩亚,他只身一人去了雅典。
后来保罗从雅典向西来到哥林多。并留在哥林多传道达十八个月之久。西拉和提摩太后来也来到哥林多和保罗会面,并且把帖撒罗尼迦的年轻教会的消息带给他。
保罗就是为了回应西拉和提摩太的汇报才写了帖撒罗尼迦前书。他很有可能派提摩太把这封信送到帖撒罗尼迦。几个月以后,他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消息,为了做出回应,他又写了帖撒罗尼迦后书。这两封书信成书于保罗旅居哥林多的期间,即主后50 – 51年。在保罗所写的书信中,加拉太书是最早写成的,其次就是这两封书信了。
[1] 在使徒行传中,“虔敬的希腊人”是指来到会堂敬拜耶和华的外邦人。他们虽在敬拜上帝,但还没有完全归信犹太教。
写作目的
提摩太到哥林多的时候,他从帖撒罗尼迦带来了颇为正面的消息。那些信主不久的人仍忠诚地信福音。保罗于是写信给他们,鼓励他们坚守信仰,同时回答教会里刚出现的问题。教会的有些成员去世了,让人对主的再来产生了一些问题。有些基督徒心存疑惧,他们以为那些去世的人失去了基督再来的应许。对于身处逼迫中的人而言,向主忠心到头来若是一场空,那他们就只有心灰意冷的份儿了。保罗写信给帖撒罗尼迦教会,鼓励他们在逆境中继续向主忠心,并且让他们确信,基督必将再来,信主而死去的人和到主再来时还活着的人都会被提。
内容
► 你想到基督的再来是恐惧还是心存盼望?基督再来的教义给你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帖撒罗尼迦前书是保罗在那里传道之后不久写的,因而这封信颇有些个人对个人的味道。保罗虽没有一一提名,但他却把他在帖撒罗尼迦传道的一些细节写了下来。他是写给听了他讲道而信主的人,他的书信字里行间显现出他对这些信仰上的儿女存有深厚的慈爱之情。
劝勉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在逆境中仍对主忠心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讲道的时候就曾警告当地的教会,告诉他们说,逼迫是在预料之中的。[1] 保罗如今在信中仍是劝勉他们,告诉他们如何直面逼迫。他的信息包括:
耶稣基督的再临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没有完成教导工作就被迫离开了。因此,那些刚刚归信的人没有听到全备的教导,他们不知道已经去世的信徒会怎样。保罗于是在信中进一步把基督再临和末日教给他们。(4:13 – 5:11)。[5]
基督必将再临的应许是给帖撒罗尼迦人的激励,可眼下他们却遇到一个令他们困惑的问题。教会里有些人还没等看到这个应许的应验就去世了。保罗于是向他们保证说,即或是“睡了”的人也会看到主的再临。
基督徒不必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忧伤,他们必须记得:当主带着呼叫的声音从天上降临的时候,“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我们就他们一起“要和主永远同在。”[6]
帖撒罗尼迦人想要详细知道耶稣再临的“时候和日期”,可保罗却向他们保证,说他们“无需乎人写信给你们”[7]来论及此事。他们倒要因着信基督而满怀信心地面对未来。
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此时,黑夜之子会被毁灭。可是对于“光明之子”来说,主的日子会是“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得救”的日子。[8] 对于信徒而言,耶稣的再临是令人得鼓舞得信息,而不是令人恐惧的信息。
以盼望基督再临的心态过当下的生活
保罗的教导总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他在教导末世论的时候也是一样。[9] 至于空洞地推测基督再临的日子,保罗不感兴趣。
保罗指出,基督必将再来,而且还活着的人和去世的人都会被提。他随后教导说,我们应当今天就在生活中做好准备,迎接基督的到来,这很重要(4:1 – 12和5:1 – 24)。保罗呼吁读者。活着,就要作“光明之子”,而不要作黑暗之子。关于今天如何做好预备,迎接基督明天再来,他给出了具体指导:
保罗不只给这些归信主的人以指导,还为他们祷告,他在心里觉得这些人是那样的亲。我们从帖撒罗尼迦前书中的两段祷告看出,保罗极为关心他们能否谨慎地以盼望基督再临地心态来过当下的生活。在3:11 – 13中,保罗祷告求主使这些信徒在爱心和圣洁上增长,预备好迎接耶稣的再临。
随后在5:23 – 24中,保罗祷告道,愿那使自己同这些信徒和好的上帝(赐平安的上帝)“使你们全然成圣”(或译为“完全成圣”)。这就保证他们的全人(“灵、魂和身体”)在“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都预备好了。在最后的劝勉中,保罗确定地告诉他的读者说:成圣是通过上帝的工作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我们的能力。那呼召我们成为圣洁的上帝也是使我们圣洁的。
[1] 帖前3:3 – 4。
[2] 徒17;帖前2:2,9,16。
[3] 帖前2:20。
[4] 帖前1:7。
[5]看哪!他驾云降临,
他曾为他所宠爱的罪人被杀;
如今千万圣徒来到他面前,
他身后的万民高歌凯旋: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哈利路亚!
上帝再临人间,
作王到永远。
阿们!愿世人都崇拜你!
你坐在你永恒的宝座上;
救主啊!以你的权能和荣耀,
回到这原本属你的国,
永远为王;
愿你快来!愿你快来!
愿你快来!
永恒的上帝,愿你降临!
摘自查理·卫斯理的圣诗
[6] 帖前4:16 – 17。
[7] 帖前5:1,吕振中译本。——译者注
[8] 帖前5:1 – 5,9。
[9] 末世论(Eschatology)是指关于末世的教义和研究。
[10] 帖前5:20,根据英文菲利浦斯意译本(J.B.Phillips paraphrase)转译。
内容和写作目的
帖撒罗尼迦前书发出之后不久,保罗又得知帖撒罗尼迦人对基督的再临还有一些问题。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中回答了这些问题,并且再一次劝勉他们忠心地预备好迎接基督的再临。他在后书中也对他在前书中所教导的内容做了进一步澄清。保罗也谈及了如何处理关于主再临的困惑以及信徒之间的错误行为。[1]
正确理解主的日子(帖后1 – 2)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中教导说,关于已经去世的信徒会怎样,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基督必将再临,而且还活着的信徒和已去世的信徒都会被提。帖撒罗尼迦后书以很简短的问候开篇,随后为他们信心和爱心的成长而感恩。紧接着保罗开始就基督的再临给他们进一步的教导。保罗写道,基督的再临会带来一段时间的审判与“永远沉沦”的事。然而,信徒不必害怕;这是审判的日子,也是基督“在他圣徒的身上得荣耀”的日子。[2]
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中,保罗要回应的错误观念是:已去世的信徒错过了主的再临。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中,他要回应的错误观念是:基督已经再临了。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中,保罗教导说,基督必将再临。而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中,他教导说,基督还没有再临。
有人错误地宣告说,主的日子已经来了。保罗不知道这个说法从何而来:也许有人自称有发预言的恩赐(“有灵”),也许有人在讲道中这样说,也许有人假冒保罗的名写了信给他们。[3] 无论从何而来,保罗都向读者保证说,主的日子尚未来到。在主的日子到来之前一定会发生两件事:“离道叛教的事”和“大罪人”的显露。[4] 这两件事还没有发生。保罗确切地向他们说,基督的再临还是将来的事。他们竟然忘记了他从前在这个题目上的教导,保罗表示很吃惊。[5]
在生活中做好准备,迎接主的日子(帖后3)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中最为关切的是,基督徒当如何以盼望基督将来再临的心态过好当下的生活。帖撒罗尼迦后书也是一样。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中教导说:“由于基督即将来临,要这样生活……。”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中,保罗教导说:“由于基督尚未来到,继续这样生活……。”
我们在等候基督降临的时候应该:
[1]帖撒罗尼迦前书:基督必将再来
帖撒罗尼迦后书:基督还没有再来
[2] 提后1:9 – 10。
[3] 提后2:2。
[4] 提后2:3 – 4。
[5] 提后2:5。
[6] 帖后3:6 – 12所处理的是两个彼此相关的问题。那些懒散不做工的人就忙于插手其他信徒的事。保罗告诉他们说,要殷勤做工,不要管别人的事。他们若听从第一个教导,就没有时间干涉别人的事了。
如今,人们对末世论和耶稣再来的话题很感兴趣。“发预言的教师”试图预言主再来的时间。讲“圣经密码”的书试图从圣经中挖掘出秘密的真理。基督徒作家根据基督再来之后的事件出版流行小说。
可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所强调的东西却截然不同。这两封书信让我们看到,我们该关心基督再来的细节,但更该关心如何在他再来之前过向主忠心的生活。保罗根本无暇讨论“时候和日期”,他是说:“基督必将再来,你想要在主再来的时候看到你怎样生活,就一定要怎样生活。”这应该成为我们在讲道中讲主再来的模式。
1998年,台湾的一个异端群体预言说耶稣会在3月31日再来。于是有一些基督徒卖了房子,辞了工作。他们聚集到一座山上等候基督再来。台湾的新闻媒体也发布了相关报道,以通俗化的笔触重述了这个异端群体的教导。预期的时间到了,可耶稣并没有来。不信主的人就开始嘲笑教会。[1]
错误地预言耶稣再来,并因而给教会带来羞辱,这不是第一次了。在美国,有一本书预言耶稣会在1988年再来。这本书卖了五百多万本。有些宗教电台和电视台甚至播送了特别节目,指导人们如何预备被提。
更近的一次是,哈罗德·阚平预言基督徒会在2011年被提。当然,这是个假预言,因为它没有应验。有些基督徒相信这个预言,遭到不信主的人嘲笑。基督徒受嘲笑的事再一次发生了。
预言被提的事总是反复发生,这类预言也总是反复被证明是假的。耶稣自己也曾警告过我们不要判定他何时再来。[2] 我们不要试图预言耶稣何时再来,倒应该殷勤做主的工作。我们要像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一样,专心让我们的生活方式符合主的心意。这样,无论耶稣何时再来,我们都预备好了。
[1]有人曾问约翰·卫斯理,说假如他知道主第二天就来,他会怎么做。他回答说:“今晚我会照常上床睡觉。明早我会醒来,照常做我该做的工作,因为我想要主看到我做着他指派我做的事。”
摘自坎伯·摩根所引用的文字
[2] 马太福音24:36。
(1) 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
(2) 根据本课内容参加考试。考试也要包括经文背诵。
(1) 请描述一下帖撒罗尼迦教会被建立时的情行。
(2) 保罗从三个方面来劝勉帖撒罗尼迦教会面对逆境,请一一列出。
(3) 关于基督再临的时候和日期,保罗是怎么教导帖撒罗尼迦人的?
(4) 保罗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劝勉,告诉这些基督徒该如何成圣。他到底说了什么?
(5) 如果帖撒罗尼迦前书的主要信息是:“基督必将再临”,那么帖撒罗尼迦后书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6) 我们若效仿保罗,那我们在传讲基督再临的时候应该以什么为主要侧重点?
SGC exists to equip rising Christian leaders around the world by providing free, high-quality theological resources. We gladly grant permission for you to print and distribute our courses under these simple guidelines:
All materials remain the copyrighted property of Shepherds Global Classroom. We simply ask that you honor the integrity of the content and mission.
Questions? Reach out to us anytime at info@shepherdsglobal.org
Total
$21.99By submitting your contact info, you agree to receive occasional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ministry.
Download audio files for offline listening
No audio files are available for this course yet.
Check back soon or visit our audio courses page.
Share this free course with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