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目标
学完本课时,学生应该:
(1) 了解巴勒斯坦的地理,及其在新约中的重要性。
(2) 理解新约的历史背景。
(3) 认识到在新约中有罗马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的影响。
(4) 识别出新约中的古代风俗习惯。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1 min read
by Randall McElwain
学完本课时,学生应该:
(1) 了解巴勒斯坦的地理,及其在新约中的重要性。
(2) 理解新约的历史背景。
(3) 认识到在新约中有罗马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的影响。
(4) 识别出新约中的古代风俗习惯。
通读马太福音1:1 – 7;路加福音1:1 – 5;2:1 – 5。
背诵加拉太书4:4 – 5。
► 关于圣经的历史真相对于基督信仰是否重要?为什么?
基督信仰是建基于历史事实的。我们的信仰根植于上帝在人类历史中的作为,也根植于耶稣的生命,他“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1] 正因如此,基督教的历史背景对于新约来说尤为重要。本课要求通读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章节表明,马太和路加是何等强调耶稣生平的历史背景。
基督教与其它世界宗教大不一样。研究东方宗教的学者指出:没有佛陀,佛教基本上没什么不一样;至于印度教,离了许多神祗,它在很大程度上也还是一样。然而,若没有拿撒勒的耶稣的生命、受死、和复活,基督教就是一个空壳。“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2]
基督教是历史性的信仰;圣经是历史性的书卷。它没有涉及任何神话传说;它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载。有些当代学者宣称说,圣经是用前科学时代的神话为例证的伟大的伦理教导集。然而,圣经本身根本就没有这样说;圣经表明,它所记载的是历史真相。
新约是有其具体时间、地点和文化为基础的。时间是主后一世纪;地点是巴勒斯坦和罗马世界;文化是犹太、希腊和罗马的。因为历史和地理背景很重要,我们就先概括介绍一下耶稣和早期教会所处的世界,以此开始我们这个课程的学习。
[1] 约1:14。
[2] 林前15:14。
巴勒斯坦对于以色列历史处于核心地位,对于耶稣在世的服侍也是如此。甚至“拿撒勒的耶稣”这个称呼也表明,有一个具体的地方在他的生命中很重要。

巴勒斯坦大约75公里宽,235公里长。[1] 这片地方看似狭小,却在古代历史的诸多事件中有着很高的战略地位。巴勒斯坦西南面与埃及接壤,北面是叙利亚,东北面是亚述,东面是巴比伦。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贸易路线的交叉路口,在军事上也是战略要地。
东西向地貌
假如有一位旅行者从西向东(从地中海岸向约旦河)横穿巴勒斯坦,他就会遇到三种不同的地形。他首先要穿越的是地中海沿岸的海边平原,随后,地势走高,最高处大约可达海拔800米,这就是中部高原。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最高点。是地理上的最高点,也是属灵上的最高点。
中部高原的东面是犹大旷野。这片地方是凸凹不平的荒芜山地,不适合居住,就是来这里旅行也要倍加小心。
从这片山地再往东,就是地势极低的约旦河谷,最低处可低于海平面415米,[2] 这是地球的最低点了。约旦河发源于加利利海以北的山地,一路蜿蜒向南流去,注入死海,全长100公里。[3] 主后66年,曾有一只罗马兵团进攻犹大,在此期间,有一个被称作艾赛尼人的犹太教教派把他们的经卷藏到死海周围的山洞中。1946年,有人发现了这些经卷,这就是死海古卷。死海古卷为我们提供了最古老的旧约抄本。
在耶稣一生的服侍中,他大部分时间最远没有越过东边的约旦河。然而,有几次,他渡过加利利海,来到约旦河外的地方。这个地区包括低加波利(是希腊统治期间建立起的“十城”)和比利亚。耶稣愿意服侍这个地区的外邦人,让他的门徒颇感惊异。在低加波利和比利亚,耶稣的门徒看到了耶稣大使命的一些端倪,就是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4] 去传讲福音。
南北向地貌
假如这位旅行者从北部的加利利出发,向南穿越撒玛利亚,来到巴勒斯坦的宗教和政治中心犹太,他就会经过如下这些地方:加利利是环绕淡水湖加利利海的一片商业地区。在这片美丽的地方有许多小村庄,拿撒勒就是其中之一。加利利物产丰富,加利利海盛产鱼,而加利利海西北面气候温暖的革尼撒勒平原一年四季都出产水果和蔬菜。
撒玛利亚地区把北部的犹太人同耶路撒冷的圣殿隔离开来。撒玛利亚人不是纯种的犹太人。主前722年,亚述人入侵以色列,此后,当地犹太人与异族通婚,他们的后裔就是撒玛利亚人。撒玛利亚人遵循旧约律法、行割礼、庆祝律法中规定的节期、并且盼望那要来的弥赛亚。然而,撒玛利亚人在基利心山上有他们自己敬拜上帝的地方,因而被犹太人看为不洁净。有许多犹太人宁肯度过约旦河并且沿约旦河东岸旅行,也不肯穿过撒玛利亚。可耶稣为了向井边的那位妇人传道特意穿过撒玛利亚旅行。耶稣第一次明确宣称自己是弥赛亚,就是向这位撒玛利亚妇人。[5]
犹太及其中心城市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南部。锡安山是犹太教信仰的宗教中心,人们在几英里以外就可望见它。每年逾越节,就会有犹太人携全家人来到圣殿。耶稣年少时就曾来过。他的父母就是在他的“父的家里”找到他的,彼时,他正坐在教师中间和他们对答。[6]
[1] 45英里宽,145英里长。
[2] 1,370英尺。
[3] 65英里。
[4] 徒1:8。
[5] 约4:26。
[6] 路2:41 – 52。
主前586年,巴比伦攻陷耶路撒冷。从那时起,巴勒斯坦的历史就充满着一部混乱与巨变。犹大再也没有恢复到昔日的辉煌。
从此,巴比伦帝国控制着巴列斯坦,一直到主前539年波斯皇帝古列攻陷巴比伦为止。古列允许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在接下去的一百年里,在以斯拉、所罗巴伯和尼希米的带领下,城市得到重建。然而,耶路撒冷仍在波斯帝国的掌控下,因着波斯文化的影响,普通百姓讲波斯帝国的语言亚兰语,一直到耶稣的时代仍是这样。
主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巴勒斯坦于是成为希腊帝国的一部分。主前323年,亚历山大死亡,他的帝国随即被四位将军瓜分。巴勒斯坦成了其中两位将军多利买和西流基乃至他们的后继者之间争战的战场。这是犹太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在这段时间,安提阿古·伊彼凡尼(希腊西流基王朝的一位统治者)在圣殿内为希腊神祗宙斯建了一座坛,亵渎了圣殿。
安提阿古·伊彼凡尼的独裁统治激起了一场由马加比家族领导的起义。马加比家族重获犹太的控制权,并且建立了哈斯摩尼王朝。只可惜,这段时间犹太内部并不稳定,马加比家族内部彼此倾轧,宗教上背离信仰。主前67年,家族内部的彼此倾轧终于演变成内战。
犹太统治者之间的这种内部冲突旋即被罗马利用,罗马于是掌握了巴勒斯坦的统治权。主前63年,罗马将军庞贝征服了耶路撒冷。庞贝任命他的代表许干二世作大祭司,让他作犹太事实上的统治者。到基督在世的时候,巴勒斯坦是由罗马统治的。
主前37年,大希律被罗马参议院任命为犹太王。希律是以东人的后裔以土买人。以东是以色列的宿敌。他们曾在以色列人从埃及去迦南的路上不让他们过境。[1] 以东曾在巴比伦摧毁耶路撒冷时与巴比伦合作,招致俄巴底亚预言以东将受审判。[2]
到主前30年的时候,希律已征服了敌对势力,成为犹太唯一的统治者。希律的人品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他一方面尊重犹太人——重建圣殿,并乐于遵从犹太人的饮食规定。另一方面,他又嫉妒心极强,几近疯狂。他有几个儿子,刚到可能篡夺王权的年龄就被他一一杀害。对于希律来说,伯利恒的那场屠杀只是他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所付出的一点点代价而已。因为有天使警告约瑟,让他逃到埃及,耶稣才幸免于难。
主前4年,大希律死去。随后,他的国被他的三个儿子瓜分了。这几位统治者直接影响了新约历史和耶稣的工作。
希律亚基老得到了犹太的控制权。亚基老残忍成性,尽人皆知。因此,约瑟和马利亚没有回到伯利恒,而是回到拿撒勒。[3] 也是由于亚基老残忍成性,曾有一个犹太人的代表团向罗马上诉,要求罢免亚基老。亚基老被放逐,犹太于是由罗马任命的巡抚来统治。
耶稣受审的时候,本丢彼拉多是罗马派驻犹太的巡抚。他当时住在该撒利亚,遇有重要节期才去耶路撒冷。[4] 巡抚有着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调和罗马和犹太人领导阶层的关系。彼拉多既要强力执行罗马的要求,又不能激起犹太人的反叛。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允许犹太人公会在宗教和文化领域的决策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大祭司该亚法担心,如果耶稣的行为激怒了罗马,罗马很有可能会剥夺这个自由。[5]
在希律的几个儿子中,希律腓力算是最慷慨的了。他统治着加利利东北面的那片地方。为了避免在耶路撒冷被宗教领袖抓捕,耶稣曾在这片地方住过一段时间。他将要在上帝所定的时间为我们的罪献上生命,但不是在圣殿领袖所定的时间。 希律腓力重建了帕尼亚城,并给这座城市重新命名为该撒利亚腓立比。彼得就是在这里做出了如下这个伟大的宣告:“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6]
主前4年至主后39年,希律安提帕统治加利利和比利亚。安提帕把施洗的约翰关进监狱,并杀害了他。[7] 由于希律安提帕有权统治加利利,彼拉多就为了开脱责任把耶稣押解到安提帕那里,想要让他来审判耶稣。[8] 然而,安提帕不肯做出审判,又把耶稣押解回彼拉多那里,要他做出判决。
[1] 民20:14 – 21。
[2] 俄1:1 – 21。
[3] 太2:22 – 23。伯利恒是由亚基老统治的;而统治拿撒勒的是希律安提帕。
[4] 彼拉多在主后26年至36年统治犹太。
[5] 约11:49。
[6] 太16:16。
[7] 可6:17 – 29。
[8] 路23:6 – 12。.
新约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一样重要。有三个独特的文化影响了耶稣所在的世界。每一个都对新约成书时的世界造成了重要影响。
新约的希腊文化背景
主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可他的影响却持续到很久以后。或许希腊文化给新约做出的最为持久的贡献就是希腊文本身了。希腊文为福音广传提供了一个通用语言。
新约圣经是以一世纪时在地中海周边世界通用的希腊语写成的。亚兰语(巴勒斯坦人所讲的口语)和希伯来语(旧约的语言)只限于在犹太人中间使用,可希腊语却是罗马帝国各地的通用语言。使徒无论在哪里传讲信息,都有人听得懂。
希腊文表达准确,最适于用来写像保罗书信那种深刻的神学概念。希伯来文有着诗意的美感,适于记载旧约诗人和先知的丰富的意象。希腊文更为精确,保罗使用希腊文能够更好地引导归信之人,使他们明白称义和成圣这样深奥的教义。
七十士译本是成书于主前三世纪的旧约希腊文译本。有了这个译本,讲希腊语的犹太人也有机会读到圣经。此外,七十士译本也让外邦的归信者轻易得到旧约(早期教会的圣经)。
新约的罗马文化背景
在新约中,几乎每一卷书都表现出罗马文化的影响。耶稣和他的使徒是生活在罗马世界的。
四福音
耶稣在出生时就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一位外邦的皇帝推行了一场人口普查,就应验了弥迦所说的弥赛亚要在伯利恒出生的预言[1]。正如上帝使用古波斯统治者古列把他的百姓带回故土,上帝也使用该撒亚古士督把约瑟和马利亚从拿撒勒带到伯利恒。
普查人口有两种方法。罗马人更喜欢到居民的居住地登记人口。可是犹太人却喜欢把家庭的支派记录保留在祖籍地。罗马或许是为了迎合犹太人的喜好才允许在犹太地按当地的传统方式来普查人口。这样一来,约瑟和马利亚就必须从家乡拿撒勒启程,回到一百公里[2]以外的伯利恒。
四部福音书展现出耶稣和罗马统治者之间的冲突,因为罗马统治者感受到耶稣所讲的新国度的信息对他们有威胁。从希律王屠杀婴儿,到彼拉多在十字架上安上牌子(上面写着“犹太人的王”),上帝的国和该撒的国之间的冲突在耶稣在世的年间无时不在。耶稣很少谈及罗马和罗马的政治,但上帝的国的信息对于这世界的国的确构成了挑战。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让我们看到上帝是如何使用罗马帝国来传扬福音的。“罗马和平”(Pax Romana)这四个字指的是罗马帝国凭借武力强力维持的“和平”。尽管罗马在使用武力上常常有不公正之处(比如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但也保护了旅行者不受蛮夷的侵害。罗马凭借其武力统一了帝国各处,使得使徒到各处宣教成为可能。罗马修建了八万五千公里[3]的公路,东起幼发拉底河,西至苏格兰,公路网四通八达。此外,罗马帝国在地中海开辟了海上航线。正是因为罗马修建的公路和开辟的海上航线,保罗到各处宣教才成为可能。
传统的犹太文化是围绕着小市镇和乡村成长起来的,但罗马却不是这样,罗马是大城市的帝国。这些城市在传福音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把保罗的宣教之旅看成是在罗马帝国主要城市之间的旅行。保罗每到一片地方,就先在这片地方的主要城市传福音,以便能接触到最多的人。保罗在罗马帝国的主要城市传讲福音,但他一直有一个目标,就是在罗马城传福音,那是一世纪时的世界中心。[4]
保罗在传福音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他的罗马公民权。他在腓利比受到不公对待时曾以罗马公民的身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5] 后来他也曾上告于该撒,[6] 在这一切事上,他都在为着基督的缘故使用自己的罗马公民权。
保罗书信
我们从保罗书信可以看出,他对罗马世界是了如指掌的。腓利比书用“公民”的说法来提醒读者他们是“天上的公民”。[7] 保罗在写给腓利门的信中为他带领信主的逃亡奴隶阿尼西母求情,因为他知道,依照罗马的法律,逃亡的奴隶该被处死。在罗马书、加拉太书和以弗所书中,保罗使用罗马的法律用语来解释称义和赦免等神学概念。
甚至保罗的关于收养的比喻在罗马人看来倒更为熟悉一些,而在犹太人看来则未必。[8] 收养在古罗马是很常见的。罗马人明白,收养包括免除被收养人的旧债、给予财产继承权和新生活的开始。保罗使用这些罗马法律概念来解释信徒被收养进入上帝的家庭会带来哪些变化。
启示录
罗马对其他宗教信仰持宽容态度,并以此为荣。然而,罗马要求所有人承认皇帝的神性。无论是犹太教的教导,还是基督教的教导,罗马都予以许可,只要这些宗教的信徒声明说“该撒是主”就行。可是,基督教的“耶稣基督是主”这个信息在罗马政府看来就是不可接受的。[9] 要不了多久,教会就会与罗马发生冲突。
人虽怀有恶意,然而,“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10] 逼迫成了上帝推展大使命的主要工具。因为有逼迫,基督徒都“分散在犹大和撒玛利亚各处。”“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这也是在上帝的计划中。[11]
启示录这卷书就是在教会受罗马逼迫的背景下写成的。约翰的异象让受苦的基督徒确信,罗马(或任何与上帝为敌的权势)都将失败。掌管人类历史的是上帝,而不是该撒。
新约的犹太文化背景
对弥赛亚的期待
希腊文中的“基督”与希伯来文中的“弥赛亚”是对等的。跟随耶稣的人是在寻找弥赛亚。保罗也宣告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12] 正是因为他们期待弥赛亚要来,他们才愿意倾听耶稣讲道。
会堂
主前586年,圣殿被毁。此后,会堂就为犹太人敬拜上帝提供了场所。无论在任何社区,只要有十个犹太男人,就有一处会堂。会堂既是敬拜场所,也是学校、宗教和民事法庭以及社会活动场所。耶稣的第一篇有记载的讲道是在会堂里讲的,他也曾在会堂里医治病人,在会堂里教导人。[13]
就是在古列王允许犹太人回归故土之后,仍有许多犹太人留在巴比伦和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耶路撒冷陷落后,有许多犹太人也逃到了其他城市,他们就在这些城市定居下来。这对于福音广传有着重要作用。凡使徒传过道的城市,几乎每一座都有犹太人在会堂里聚会。
保罗每到一座城市,就先到会堂里讲道。那里既有敬拜上帝的犹太人,也有寻求真理的外邦人,即敬虔的“敬畏上帝之人”。[14] 这些外邦人很容易接受福音信息。
犹太人的宗教派别
在耶稣时代,最为著名的宗教群体就是法利赛人了。他们人数不多(大约六千人),但却在普通民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些“分别为圣之人”谨慎遵行摩西律法,并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法利赛人的许多信仰和基督徒颇为相似:他们也信复活、天使、祷告,他们也尊重旧约。然而,他们也在摩西律法之外加上许多口头流传下来的传统。许多法利赛人最终拒绝承认耶稣是弥赛亚。
在耶稣时代,撒都该人把持着政治权力。他们和罗马合作,并因而掌控了大祭司的职位和犹太人公会。撒都该人只接受妥拉为有权威的经卷。[15] 他们不承认先知书,也不承认口头流传下来的传统。因此他们不信天使、灵体,也不信复活。由于他们的权利都是以圣殿政治为焦点的,主后70年圣殿被毁之后,撒都该人就不复存在了。
[1] 弥迦书5:2;路加福音2:1 – 5。
[2] 六十五英里。
[3] 五万三千英里。
[4] 罗1:15。
[5] 使徒行传16。
[6] 使徒行传25:11。
[7] 腓3:20。
[8] 加4:5;弗1:5。
[9] 腓2:11。
[10] 创50:20。
[11] 徒8:1,4。
[12] 徒17:3。
[13] 路4:16 – 30;可3:1 – 5;约18:20。
[14] 比如,徒13:5。
[15] 妥拉 的意思是“律法”。在希伯来语中,摩西五经被称作妥拉。
我们对新约世界的风俗习惯了解得越多,就会对新约的信息理解得越好。近年来,有学者对古代犹太的风俗礼仪进行了研究。我们下面给出几个实例,来说明研究新约时代的风俗到底有什么价值。
您若想更多了解新约世界的风俗,请参阅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Bible(《圣经风俗志》)。[3]
[1] 约10:4,5。.
[2] 约13:26。
[3] Fred H. Wight.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Bible (《圣经风俗志》由弗雷德·怀特所著), 1953年出版。英文本电子版可在 http://www.baptistbiblebelievers.com/OTStudies/MannersandCustomsInBibleLands1953/tabid/232/Default.aspx.下载得到。
保罗的说法让人联想到一位怀孕的母亲在等候孩子出生。上帝在历史上的一个恰当瞬间差派他的儿子来到他亲自预备好的世界。这世界已准备好了……[1]
从地理上来讲。巴勒斯坦是一块弹丸之地,而且处于古代几大文明的交叉路口。这个地理位置为向全球各处传扬福音提供了一个发射台。
从历史上来讲。罗马帝国的崛起为福音广传提供了一个平台。
从文化上来讲。希腊的语言、罗马的政治制度和犹太的宗教传统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融合到一起,这是上帝为基督教会的出现所预备的大背景。
上帝不遗余力地预备这个世界,让它来接受福音。你此时就要学完这一课了,请祷告:“上帝啊,你在如何预备我所在的世界,使得我可以在其中把你赐给我的呼召行出来?”
[1]及至时候满足,上帝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加4:4)。
根据本课内容参加考试。考试也要包括经文背诵。
(1) 请从西向东列出巴勒斯坦的三个地理区域。
(2) 撒玛利亚对耶稣的工作有什么重要之处?
(3) 请描述一下大希律和犹太人之间的关系。
(4) 希律的哪一个儿子参与到耶稣受审和被钉的事件中来?
(5) 请列出希腊文对早期教会的三个贡献。
(6) 请定义一下罗马和平。
(7) 请列出会堂在犹太人社区起到的四个作用。
(8) 法利赛人和基督徒有些什么共同的教导?
(9) 法利赛人的哪些问题遭到了耶稣的谴责?
(10)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有什么主要差别?
SGC exists to equip rising Christian leaders around the world by providing free, high-quality theological resources. We gladly grant permission for you to print and distribute our courses under these simple guidelines:
All materials remain the copyrighted property of Shepherds Global Classroom. We simply ask that you honor the integrity of the content and mission.
Questions? Reach out to us anytime at info@shepherdsglobal.org
Total
$21.99By submitting your contact info, you agree to receive occasional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ministry.
Download audio files for offline listening
No audio files are available for this course yet.
Check back soon or visit our audio courses page.
Share this free course with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