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教义与实践
教会教义与实践
Audio Course Purchase

Search Course

Type at least 3 characters to search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results found

Lesson 8: 第八课 地方教会的支援

1 min read

by Stephen Gibson


耶稣的 指示

►  请一位学生为大家朗读路加福音10:1-9。当耶稣差遣门徒出去开展事工时,祂的指示有什么特别之处?

门徒们第一批受差遣去各个村庄传福音。耶稣拥有一切权力和资源,可以赐予他们任何东西。祂本可以给门徒足够的费用,购买一切自己需要的东西,又满足他人的需求。祂本可以给他们倍增饼和鱼的能力,让门徒和听道的人都吃饱。门徒们本可以为所到之处的每个村庄都提供食物。

但是,耶稣打发他们不要带钱上路。祂让门徒依靠村民的帮助生活。门徒们按照耶稣的吩咐出发了,而他们的需求也得到了供应。[1]

► 耶稣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差遣他们?

他们的事工吸引的是对的人。因为他们首先宣讲福音,所以吸引到了对福音感兴趣的人。因为他们有需求,所以吸引到了想要帮助他们的人。他们为教会的开始聚集了一群最好的人选。

如果他们带着一切所需来到村里,甚至还有东西可以供应他人,又会怎么样?他们会引来一批错误的人,召聚一群只为了得到好处而来的人。之后,事工只能依靠不断给予才能维持下去。如果没有东西可以给,事工就无法扩大。他们只有支付代价,才能得到帮助。这样就无法召集人群,让教会有一个成功的开端。

按照耶稣的方式,他们聚集了一群日后可以成为教会的人。他们热爱福音、渴望助人。教会一定要以正确的方式开始。

 


[1] 路加福音22:35

教会为什么应该由当地供应

► 教会为什么应该由当地供应?在继续阅读之前,思考一下你能想出哪些原因?

1)耶稣告诉我们,地方事工要以正确的方式开始。祂差遣门徒时让他们不要带钱,好叫他们的事工引来对福音感兴趣并且愿意帮助的人。

2)神要求新约中的教会做奉献。他们要捐钱资助耶路撒冷的第一个教会(哥林多前书16:1-3;哥林多后书8:1-7,9:1-6),要照顾教会里的寡妇和其他有需求的人(提摩太前书5:16;雅各书1:27,2:15-16),也要支援全职事奉的人们(加拉太书6:6)。

3)每间教会都会得到神的装备,在当地做基督的身子[1]这意味着一个成熟的教会能够为自己的事工做决策、发展异象。如果教会依赖外界领导的支援和决策,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地方经济支援是教会成熟的必要条件。

4)神祝福什一奉献者的财务。而拒绝什一奉献的人,他们的财务将受到咒诅(玛拉基书 3:8-10)。

5)依赖外界援助会让地方教会陷入被动和软弱。国内外经济都存在波动,如果远方的资助者停止奉献,依靠其运作的教会就会遭受损失。

6)牧师的资助应该来自他们服侍的会众。[2]地方会众知道牧师是否忠心,他是否在事工上花时间。牧师不应该长期接受外地资助。

► 依赖远方资助有什么问题?


[1] 哥林多前书12:27

[2] 加拉太书6:6

以地方教会为中心的宣教事工财务政策

国际宣教事工或教派在帮助教会时,应该遵循一些原则。这些机构在帮助教会时须谨慎行事,要让教会更茁壮,而不是更依赖。以下是一些宣教事工或教派的政策范例。

1)强调什一奉献是基督徒财务的基石。如果会众不什一奉献,神就不会祝福教会的财务。如果他们没有尽力奉献,就说明他们对事工财务的认识有误。外界援助可能只会让情况更糟。

2)避免定期援助,选择做一些有长久影响的项目。机构应该把钱花在强健教会财务的项目上,而不是支付薪水,不然会让教会依赖外界支援。如果机构已经在支付月薪,则应开始过渡,帮助教会在财务上自给自足。

3)不要创办永远无法发展地方支援的事工。机构不应该创办一个需要一直依赖外界支援才能运作的事工,而应该努力建立可以隶属某个地方教会,由当地管理的事工或企业。比如,一间学校可以成为一个地方教会的事工。

任何不可能拥有地方财务资助的事工都应该是短期的。应该迅速完成使命,不形成财务依赖(例:特会或讲座)。

4)授权地方教会领袖管理,不越级管理事工。如果外界或者更高级别的领袖直接帮助有需要的人,地方教会就显得无足轻重。机构不应该直接资助教会里的人,而要装备教会领袖来满足会众需求。

► 举例说明哪些是错误的事工援助?哪些是正确的?

避免救济产业

教会不可以因为“救济产业”而偏离自己的首要任务。有些个人和组织希望奉献自己的资源,援助穷人,但无法直接联系需要帮助的人。“救助机构”会收集捐赠,然后传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有些机构会将募集来的资源分出一部分作为管理人员的工资。有时会出现诈骗事件,导致捐赠者和受助人的利益受损。即使援助送到了对的人手中,救济产业也会倾向于讨好捐赠者,而不是努力了解受助人的真正需求。

救济产业做事通常不经过教会。他们在发放援助时,忽略教会与受益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援助通过教会来发放,由更加熟悉人们的处境的领袖出面,在方式上凸显教会的重要性,这样就能收获更好的果效。

如果机构满足了穷人的基本需求(例如食物),却没有改变他们的处境,就会让穷人产生更强的依赖性。如果他们由足够的资源,就可能会催生出一个依赖群体。假若他们常年供应,还会培养出新一代的依赖民众。

宣教事工不应该加入救济产业,而忘记了教会的首要任务。这样做最终会不仅对教会,也对有需要的人造成伤害。

► 举例说说你看到过哪些救济产业,它们的成效如何?

神对牧师财务支持的计划

请一位学生为大家朗读申命记18:1-5。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事工财务支持的事情?

从旧约时代开始,对全职事奉者的财务支持就在神的计划之内。祭司在圣殿工作,理应得到经济支持。他们没有分到土地,因为他们不应该忙于耕种。

当以色列不忠心敬拜时,他们对祭司的财务支持也会下滑。当在圣殿中劳碌的人不得不出去另谋生计时,就表明以色列的心不再忠诚(尼西米记13:10)。

请一位学生为大家朗读哥林多前书9:1-14。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事工财务支持的事情?

保罗说,神的计划是宣讲福音的人应该像旧约中的制度一样,在经济上由他的事工提供支持(哥林多前书9:13-14)。保罗用几个例子证明了这一原则。农夫靠他收获的作物生活,牧人靠牛羊的产出生活,士兵打仗也不自带粮饷。

使徒保罗的意思是,牧师应该完全专注于事工。他最好可以不做其他工作(第6节)。保罗说,事工也应该有能力供应牧师的妻子,这也包括了他们的孩子(第5节)。

请一位学生为大家朗读提摩太前书5:17-18。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事工财务支持的事情?

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得加倍得敬奉。第18节表明,这里的敬奉是经济支援。

请一位学生为大家朗读加拉太书6:6。

得益于事工的人也应该资助事工。

教会的通常起点

自教会成立的第一个百年以来,大部分教会都始于家庭里的小组聚会。教会在最初的两百年间都没有教堂建筑,但基督教却迅速传遍各地。在一些大城市里,教会团契的人数多达上千人,但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在家中聚会。

[1]

当保罗进行宣教旅行时,他把在各个地方建立教会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这个方案包括任命牧师(使徒行传14:23;提多书1:5)。每个地方的牧师都是一个已经住在当地,参与当地团契的人。

牧师在开始事奉时通常没有经济支援。他因为渴望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协助宣教士,或者在没有宣教士的情况下宣讲福音。他逐渐展现出事工的恩赐和能力。激励他事奉的不是报酬,而是属灵上的火热。

当信徒渐渐聚集起来时,牧师的责任便会加重,投入的时间也更多。这个群体应该支援牧师,好让他把时间奉献给事工。一开始,这份支援或许不充分,但会慢慢增长。

► 如果有人说自己想做牧师,但还在等待经济支援,你会怎样回答?


[1]“不要夸赞那些四处拜访教会,却一间也不加入的流浪汉,他们觉得所有教会都有欠缺,无法实现他们的理想。”
——菲利普·梅兰希顿(Philip Melanchthon)
《教义要点》(Loci)

例外情况

保罗解释说,神的计划是牧师应该在经济上得到供应。然而他自己的事工有时则是例外。他曾在多个地方工作供应自己(帖撒罗尼迦前书2:9;帖撒罗尼迦后书3:8)。

新成立的教会可能无法完全供应牧师的需求。当宣教士到一个新地方传讲福音时,他可能没有多少经济支持。所以,讲道人必须是因为渴望跟随神的呼召才去讲道。即使没有报偿他也愿意,因为他的心里有事工。

如果牧师不愿意在必要的时候工作供应自己,免费为人讲道,他就没有应有的对神的爱。有些人为了钱会做不愿意为神做的事。我们应该甘愿为神做任何事。如果牧师认为自己很重要,不应该自谋生计,他就应该想想保罗的例子。保罗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宣教士,而他却为成就事工甘愿做任何必要的工作。

保罗说,他传福音是因为这是神对他的呼召。若不然,他就无法讨神喜悦。讲道人肩负特殊的责任,若不顺服就会受到神的审判(哥林多前书9:16-17)。

► 什么应该是牧师事奉的动机?

使徒彼得说,长老务要牧养群羊,他应该渴望喂养并保护他们。他的动机不应是钱财。(彼得前书5:1-2)

底马曾经帮助过使徒保罗,但却因为贪爱现今的世界离他而去(提摩太后书4:10)。想象一下,底马曾在第一批教会中和保罗同工,这是何等的荣幸!然而他却因为物质主义而离开了事工。有些牧师爱这世上的东西,胜过爱神。其中一些离开了事工,而另一些则利用事工谋求属世之物。

教导虚假教义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动机是金钱(提多书1:11;彼得后书2:3)。

请一位学生为大家朗读哥林多后书12:17-18。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哪些有关保罗和提多的事情?

请一位学生为大家朗读腓利比书2:19-22。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哪些有关提摩太的事情?

保罗是因为爱神所以事奉的榜样。提摩太和提多都以他为楷模(腓利比书2:19-22;哥林多后书12:17-18)。

财务问责制

地方教会需要建立财务问责制。使徒保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从一个教会募集捐款带到另一个教会时,设立了见证人,确保过程公开透明(哥林多后书8:20-21)。

属世的人不信任管理钱财的人。他们相信很多人会挪用款项,认为许多牧师都是为了钱才事奉。地方教会务必建立一套财务问责体制,证明他们的牧师是值得信赖的。

► 哪些措施有助于表明教会在奉献金的使用上是诚实的?

财务问责制要求奉献金由多人收取和清点,不可以只有一人负责。款项的使用应由牧师以外的同工进行记录。

有些牧师说,所有的什一奉献都归他们。但是圣经中没有这样的教导。在圣经中,什一奉献被用于多个方面(申命记26:12)。

牧师应该协助管理奉献款项的使用,以发展教会事工。如果会众看到教会在奉献金的使用上信实忠心,就会更加乐于奉献。

七条总结

1.新地方的事工应该把重点放在福音上,吸引对的人。

2.成熟教会不倚赖外界支援或带领。

3.机构帮助教会的方式不应该削弱其地方支援。

4.救济机构常常阻碍教会事工并导致依赖。

5.教会应该供应他们的牧师,让他把时间奉献在事工上。

6.教会应该建立问责制以证实自己的诚信。

7.牧师的动机应该是爱神并渴望事奉。

第八课作业

1.背诵第八课的七条总结。针对每条总结,各写一段文字(共七段),向本班之外的其他人解释这条总结的涵义与重要性。于下节课课前交至本班老师。集体讨论时,老师可能会请你与大家分享其中一段。在下节课课前默写这些总结。

2.记得安排课外教学实习,每次完成后都向老师汇报。

3.测验:在下节课课前,默写出至少五点地方教会支援的理由,以及四条宣教事工的财务政策。

Next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