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教义与实践
教会教义与实践
Audio Course Purchase

Search Course

Type at least 3 characters to search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results found

Lesson 2: 第二课 基督教合一

1 min read

by Stephen Gibson


引言

请一名学生为大家朗读下面的虚构故事。

从前有一座城,城里的河水上涨,可能爆发洪灾。市民们分成几队,填装沙袋,然后沿着河岸堆放。人们工作时,热情高涨,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很快给自己的团队起了名字,分别是救城队、铲沙队和建堤队。团队的身份认同感日渐增长。每个人都穿着自己团队的T恤衫,夸耀他们队是最棒的,批评其他队的工作。

一个建堤队的人想向救城队借辆手推车,但遭到了拒绝。建城队觉得自己以后可能会需要这辆车。铲沙队的袋子用完后,其他队虽然有多余的袋子,却不愿借给他们。他们不得不花一个小时等新袋子被运来。这些团队忘记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小团队的成功似乎比完成整个使命更为重要。

► 教会在哪些方面很像故事中的团队?

圣经强调了基督徒合一的重要性。保罗在批评哥林多教会的错误时问道:“基督是分开的吗?”(哥林多前书1:13)他告诉以弗所教会要维系属灵上的合一,指明“身体明只有一个…… 一主,一信,一洗 ”(以弗所书4:4-5)。耶稣热切祷告信徒能合而为一,好让世人相信祂是父差来的(约翰福音17:21)。

教会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是独一的。使徒信经中说:“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尼西亚信经也说:“我信独一神圣大公使徒的教会”。“公”意味着完全和普世。“使徒”表明教会是由使徒建立的,并依旧跟随使徒的教导。

早期信经写明了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教会不曾认可任何拒绝这些信经的人为基督徒,因为信经的目的就是明确基督教的基本要素。所以,如果有人认为,在普世的大公教会以外,还存在其他真正的教会,他就是异端。

教派

当前世上的教会不属于同一个组织,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许多个世纪。取而代之的是多个不同的教会群体。一个由一群教会组成的组织就是教派。

公元451年,东方正教与罗马天主教因为教义上的分歧而分裂。今天,东方正教内部有六个地方教会机构:科普特正教会、埃塞俄比亚正教会、

厄立特里亚正教会、马拉卡拉东正教叙利亚教会、叙利亚正教会和亚美尼亚使徒教会。

公元1054年,东正教从罗马天主教中分裂出来。今天,东正教内部有15个地方教会机构,包括俄罗斯正教会、塞尔维亚正教会和塞浦路斯正教会。

除了这两次大分裂以外,在那几百年间,还有其他教会也从罗马教会中陆续分裂了出来。

新教徒带领的宗教改革发生于十六世纪。许多教会认为罗马教会对福音的教导不再清晰正确,所以从罗马天主教中分离了出来。导致分裂的原因很多,包括一些政治原因,但首当其冲的仍旧是教义的分歧。

宗教改革后形成了多个教派。圣公会是英格兰境内的教会,英语为The Church of England。他们在英格兰境外建立的教会被称作Episcopal Church,但中文仍是圣公会。

长老会的形成受到了一些宗教改革者的影响:瑞士的约翰·加尔文、苏格兰的约翰·诺克斯等。今天有多个不同的长老会教派。

路德宗起源于德国,由马丁·路德带领的事工发展而来。今天在很多其他国家也能看到路德教会。

重浸派认为,宗教改革并没有完全复原圣经中所说的福音。他们认为,敬拜中不应该使用圣经中没有的仪式,洗礼也只适用于归信者,而不应为婴儿施洗。许多国家的浸信会教派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五旬节派始于1906年发生于洛杉矶的一次复兴运动。世界各国有许许多多不同形式的五旬节派和灵恩派。他们的教义不尽相同。

今天自称为基督徒的教派有上千个,此外还有上千个不属于任何教派的独立教会。

新教派的起因通常是教会中的一群人认为,教会拒绝或忽视了某个重要的真理。他们成立新教派为的是追求教义上的准确性。随后他们不断发展出自己的教义,慢慢变得不同于其他教派。在敬拜形式和信徒生活的细节上,也会形成自己的传统。

也有些教派是由福音传播而形成的。如果某一地区有许多信徒,但缺乏牧养他们的教派,信徒就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教派。新教派可能会从某个宣教组织在某一国家的事工中发展出来。

大部分基督教教派都不宣称自己是唯一真正的基督徒。如果某个组织声称是神在世上的全部教会,我们就要警惕起来。

► 你知道哪些不同的教会或教派名称?

非信徒以教派分支为由反驳基督教。许多非信徒认为,这些形形色色的基督教分支是自相矛盾的。世上很多人都认为基督徒之间没有任何合一。

► 哪些行为会让人觉得教会之间没有合一?

教会常常会强调自己的不同之处,然而许多分歧并不涉及基本的信仰教义。有时候,教会在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批评其他教会犯了虚伪、妥协等罪。有些教会说其他教会不属基督,然而他们在基本基督教教义上并无分歧。

教会在履行大使命上也没有显示出合一。教会似乎在像公司一样互相竞争。很多教会带领者会觉得,帮助其他机构开展事工是在浪费自己的人力和资源。

或许所有基督徒都认同,所有基督徒都应该合而为一,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这种合一该是什么样的。首先,我们来谈谈大公教会的合一;接下来,再看看地方教会的合一。

大公教会的合一:非制度上的统一

有些人认为,应该把所有教会联合成同一个组织。他们觉得,众多独立机构的存在表明教会不合一。在他们眼中,教会的本质等同于教会的制度,所以,合一就是制度上的合而为一。

► 如果有人认为所有基督教机构和教会都应该加入到同一个组织中,你就如何答复?

不同的机构若要联合起来,就必须承认彼此间的教义区别并不重要。他们必须在基本教义上取得共识,并决定自己的许多其他教义不足以导致与意见不同者间的分裂。

呼吁所有教会联合成同一组织,其根本原因是认为基督徒的合一即制度上的合一。耶稣自己在世上开展事工时,并没有要求祂的跟随者都归属于同一个组织,这一点可以从以下经文中窥见一斑:

约翰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与我们一同跟从你。”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路加福音9:49-50)

耶稣的话表明,一个人可以“不与我们一同”(不属于我们的机构),但仍然“帮助我们”。这说明,基督徒的合一不需要制度上的统一。

自耶稣在地上的事工以来,千百年间,一直有不同的机构自诩为整个教会,宣称任何其他组织都不是真正的基督教。即使当耶稣亲自带领门徒时,祂也没有说自己的门徒就是整个教会。

有时候,人们会用一个词叫“看不见的教会”。这个词指的是,没有哪个看得见的组织能够把所有基督徒都纳入自己的成员中。而且,基督教机构中也有一些成员不是真正的信徒。所以,我们不能指着某一个机构说,这就是大公教会。

虽然大公教会不是一个机构,基督徒之间的合一却应该是肉眼可见的。耶稣祷告信徒们会合而为一,好让世人相信祂(约翰福音17:21)。这意味着,基督徒的合一必须是基督徒和世人都能明明看到的。

► 如果有人说自己是基督徒,你需要怎样才能与他在基督里合而为一?

基督徒合一的基础

地方教会的合一建立在符合圣经的教义、对恩典的体验,以及圣灵里的生命之上。地方教会之外的基督徒合一也有着同样的基础,只是会略去一些细节。

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合一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宣称自己已得救,在外人看来有属灵生活,并且相信基本的基督教真理,他就可能参与到基督徒间的团契中。只要他显示出一直与神同行,遵循圣经,那么团契就能够延续下去。

基督徒不需要在教义的一切细节上都达成共识才能合而为一。世界各地的教会也不可能在所有的教义细节上都意见相同。甚至使徒之间也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加拉太书2:11-14)。

信徒们聚在一起学习圣经、讨论信仰,力求端正自己的见解。他们发现,自己不同意某些其他基督徒群体的教义。

有些教义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核心教义。如果有人不相信这些教义,他就无法理解和相信福音。

还有更多的教义只有某些教会才相信。大多数教会都认识到,天南地北的基督徒无法在所有教义上都持统一意见。即使圣经中涉及到了某条教义,人们对圣经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 举例说说哪些是基本教义?哪些是非核心教义?

[1]

基本教义包括神的属性、基督和圣灵的神性、基督的赎罪,以及本乎恩、因着信的得着的救恩。

非核心教义包括敬拜形式和基督徒生活的细节。我们在一切事情上都要努力遵循圣经的教导,但必须认识到,不是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赞同这些细节问题。


[1]“如果你的心是清洁的,一如我待你的心,那么请用无比温柔的爱爱我,视我为亲密胜过兄弟的朋友,基督里的弟兄,新耶路撒冷的同胞,同一场征战中的战友,跟随着同一位拯救我们的将军。爱我如天国里的一位同伴,耶稣的一个病人,神荣耀的共同继承者。”
——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
《合一的圣灵》(The Spirit of Unity)

真教会的标志

真教会的标志是一个古老的概念,罗马天主教和新教对此都持赞同态度。千百年来,基督徒相信真教会的四个标志是合一、圣洁、大公、使徒权威。对这些标志的定义不尽相同。

以下是几个简单的定义。“合一”是教会接纳所有真基督徒,而正式名单则可有可无。“圣洁”是教会抵制罪,并相信对罪的救赎。“大公”是教会若坚守核心真理,其形式可以根据各地文化而有所不同。“使徒权威”是教会坚守由使徒建立的最初的信仰。

教会竞争的错误

有时候,一个地方有多间毗邻教会,人们可以择一参加。一个教会的人可能会想要告诉附近的人,自己的教会是最好的。他们和其他教会竞争,想让自己的教会吸引更多人。如果自己教会的人数增长,他们就认为这是成功的迹象。

教会间的竞争源于对教会的误解。许多人似乎认为,教会应该像公司一样争取消费者,或者教会就像一个舞台,需要吸引观众。这些都是对教会的错误认识。

教会是一个属灵的家庭。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大家彼此关心,齐心协力供应家庭的需求,因为这份家人关系而花时间相处。

教会是一个属灵的家庭,建立在每个人与神和他人的关系之上。人们想要的是向往福音和教会家庭生活的新成员。教会应该把重心放在宣讲福音和彰显教会生活上,这样就会吸引到对的人,也就是想要成为家庭一员的人。

► 如果一个教会想要和附近的其他教会竞争,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

地方教会的合一

► 相较于大公教会的合一,地方教会若想合而为一,为什么需要在更多的教义上达成共识?

一个基督徒或许会接受教义不同的其他基督徒的见证,只要对方持守基本的基督教教义,并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即可。但是,由于基督徒必须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他就无法与所有基督徒同工。打个比方,如果一位牧师认为圣经让他为归信者施洗,他就无法牧养一个教导归信者不应受洗的群体。

又比如:如果有人认为,说方言不能证明一个人被圣灵充满,他就很难与那些相信不说方言就没有圣灵的人们一同事工。他们的团契会出现问题,因为大家无法接受他的见证。他们的事工合作也会出现问题,因为人们会想要带领初信徒领受说方言的恩赐。r

如果一个人做了在他看来不符合圣经的事,他就触犯了自己的良心。他会被神定罪,因为他选择做了一件他认为圣经所不允许的事。

一个基督徒或许会认为,某些持有不同教义的人也是真基督徒,但是在团契和同工上,他必须加入一群与自己在教义上看法大致相同的人。这意味着,地方教会的教义声明必须涵盖并超过大公教会的基本教义。

► 为什么试图认同所有教会的教义是一个错误?

结语

基督徒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必须保持平衡。他不可以因为在非核心教义细节上的争议,就说其他基督徒不是真信徒。但是,他也必须加入一个与其持有相同教义的地方教会,与大家亲密团契、一同事工。

七条总结

1. 圣经强调基督徒要合而为一。

2. 早期教会相信,教会合一是一条核心教义。

3. 教会无法通过让所有基督徒加入同一个机构来达成合一。

4. 基督徒的合一建立在符合圣经的教义、对恩典的体验,以及圣灵里的生命之上。

5. 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同意基督教的基本核心教义。

6. 不同教会的基督徒不会在教义细节上看法一致。

7. 地方教会必须就一份详细的教义声明取得共识。

第二课作业

1. 背诵第二课的七条总结。针对每条总结,各写一段文字(共七段),向本班之外的其他人解释这条总结的涵义与重要性。于下节课课前交至本班老师。集体讨论时,老师可能会请你与大家分享其中一段。在下节课课前默写这些总结。

2. 在课程中,你需要为班级以外的个人或小组讲授一节或半节课。教学内容自选,进行三次内容各异的教学实习。请自主安排教学机会,每次完成后都向老师汇报。

3. 采访作业:采访三位来自不同教会的成员聊聊,询问他们对其他教会的看法。他们认为,基督徒在哪些事情上是合一的?就每段采访内容各写一段文字。

Next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