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教义与实践
教会教义与实践
Audio Course Purchase

Search Course

Type at least 3 characters to search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results found

Lesson 4: 第四课 教会组织

1 min read

by Stephen Gibson


引言

写给教师:课前需要准备一些材料。本课讨论的是教会与其隶属组织的关系。如果学生所处的教会属于某一组织,教师应打印一份该组织的规章,用于课堂讨论。

教会组织的定义

► 你所处的教会组织或教派叫什么名字?

当一名基督徒遇见来自其他地方教会的基督徒时,会产生许多问题。对方会问,为什么他的一些信念和礼仪与他们不同?他也会发现,不同种类的教会在教义不尽相同,在敬拜形式上更是千差万别。

教会成员可能会寻求一个超出地方教会的,更为宽泛的宗教认同。他希望自己的教会从属于一个信仰相同教义、一起同工和团契的教会派别。他不希望所处的会众是世上唯一一个有着特定信念和礼仪的教会。

► 请一两位学生说说,接触类似的教会如何让他们受益?

在第一课中,我们学到以下三点:

为了建立稳固的教义,地方教会应该拥有三个要素:

1. 相信圣经的绝对权威
2. 早期基督教的核心教义
3. 加入一个信仰纯正的教会组织,与其他地方教会建立联系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讨论第三点。

教会组织的定义:

教会组织是一个由多教会组成,具有中心领导、相同信仰,共同致力于达成特定目标,以某种形式一同团契的组织。

松散和紧密的组织类型

一个组织是“松散”还是“紧密”取决于维系组织的各项元素是否有力。

在松散的组织中,中心领导层管理地方教会的权柄微乎其微,共同信仰宣言简短基本,共同目标或许无需各地会众有多少参与,团契则可能是会众代表偶尔相聚即可。在这种组织中,教会财产为各个教会私有,地方教会可以随时脱离组织。当组织不再能满足教会需求时,教会就可能选择退出。

松散组织的成员通常更强调地方教会的自治权。他们不希望组织管理教会,所以会谨慎地限制组织的权力。所以,“松散”并不是说一个组织在履行使命上做得不好。松散组织的成员不希望中心领导过于强大。权柄被去中心化,实权掌握在地方教会手中。

► 你觉得松散的组织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缺陷?

在紧密的组织中,中心领导层的权柄超越地方教会带领人,共同信仰宣言涵盖的议题广泛,各地会众需要为共同目标奉献,教会之间往来频繁。教会财产可能由组织持有,在此种情况下,教会无权自主离开组织。

紧密组织的成员倾向遵循中心领导层的意见来解决某些问题。他们更强调对组织和地方教会的委身。

“教会有权制定礼仪或仪式,定夺信仰的争议,但不可颁布任何有违神书面话语的命令……”

——英国圣公会信纲

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教会组织。一个组织可能不会具备所有紧密或松散组织的特征,但是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归类。紧密的组织通常被成为“教派”。

► 你觉得紧密的组织有什么优势 ?又有什么缺陷?

► 你知道哪些教会组织?简要描述一下。

教派的职责

一个紧密的教会组织可能会被称作教派。这并不意味着它具有紧密组织的全部特征,但相比较而言更加紧密,而不是松散。

一个好的教派,其存在是为了服侍地方教会。教派协助教会联合完成一些大多数地方教会无法自主完成的事情。

1)教派带来一种不同于其他教会的特别认同感。地方教会的成员知道自己与当地的其他教会不同。教会鼓励成员认识到,他们属于一个有着相同教义的教会团体。

2)教派建立教义。地方教会不应有不受限制、自由更改和发展教义的权力。教派需要坚守基督教历史上的核心教义,以及他们认为符合圣经的更为详细的教义。

3)教派制定牧师及教会成员的资质要求。教派应该定下标准,确保牧师及教会成员树立一致的基督徒榜样。资质要求应以提摩太前书3章与提多书1章中的内容为基础,并根据不同文化做进一步阐释。

4)教派提供教会管理的制度。教派应为地方教会提供人事任命和问责监督的制度。

5)教派提供牧师培训机制。许多教会没有训练新牧师的资源和教材。教派应研发一套实用便利的培训计划。

6)教派指导分配牧师去不同教会。教派领导可以帮助牧师寻找教会、帮助教会寻找牧师。好的教派领袖会在一切决定上尊重信实的地方带领人。

7)教派指引地方教会化解危机。如果地方教会在某一议题上出现分裂,或者缺乏可信的带领,教派领导应提供帮扶。

8)教派协调并支持宣教和植堂事工。教会群体须拥有共同的事工异象,共享资源,协同完成宣教目标。

[1]

9)教派使会众有机会参与比地方教会规模更大的团契。同一教派的教会鼓励彼此成员间的交流往来。

10)教派组织活动,聚集各个教会。教派应筹办大小会议,促进教会间团契,协助制定共同目标。

11)教派差派带领人为教会提供辅导及劝勉。组织领导应定期拜访各个教会。多多益善,但至少一年一次。

12)教派引导地方事工建立可持续性的财务体系。组织应挖掘地方教会的潜力,带领他们走向财务稳健。

如果教派妥善履行这些职责,就能为教会完成使命提供宝贵的支援。大多数地方教会都无法独立完成以上任务。教派领袖应铭记,教派的存在是为了服侍地方教会。

► 在学习了教派可以如何帮助教会后,让我们来思考一下:教会要如何既享有松散组织的优势,又避免通常与之而来的问题?

► 教会要如何既享有紧密组织的优势,又避免通常与之而来的问题?


[1]“基督教的使命显然是把福音传遍世界。而教会则是成就这一目标的必要因素,因为它是唯一可以推进使命完成的媒介。”
——约翰·麦莉(John Miley)
《系统神学》(Systematic Theology)

地方教会对教派的承诺

下列项目不会完全适用于所有教派,而是教派对所属教会的一般要求。

地方教会承诺以下项目:

(1)接受并教导教派的教义宣言,禁止在教会中教导对立教义。

(2)教导并要求成员在生活中践行教义。

(3)参与会议及其他活动,并尽力支援经费需求。

(4)在年度报表中准确汇报出席和归信人数、员工和薪酬细则。

(5)与教派领袖及其他会众保持合一,在处理冲突时遵循圣经的教导。

(6)不加入其他有类似要求的机构。

如果学生所处的教会属于某一组织,请花几分钟时间了解一下该组织的要求。

► 你的教会组织是由国际宣教机构创办的吗?如果是,请描述一下教会与该宣教机构间的关系。

宣教机构与其附属的教会组织

有些教会与国际事工机构有联结。这些教会可能是事工机构开拓的,起初就隶属其中,或者于成立后选择加入。这些与该事工有联结的教会就会组成一支组织。

起初,外国宣教士可能会居住在当地,担任组织领袖。之后,本土牧师会渐渐发展出自己的领导团体。事工机构应致力于培养本国领袖,而不是让外国宣教士继续直接带领教会组织。

在本国领袖预备完毕后,机构中应设有三层领导团:事工领导团、组织领导团,以及地方教会牧师。组织领袖直接与牧师同工,事工领袖则大多与组织领袖并肩合作。

有些事工机构有紧密的中心领导,并组成紧密的教会组织。其他事工则为松散的教会组织提供支援,并不管辖它们。

三层次间的关系如果不明确,就可能会出现误解。教会有需要时可能会联系事工领袖,而不是组织领袖,因为他们认为事工机构的资源更多,更慷慨。事工领袖则有时会越过组织领导层,直接与教会同工。这会让组织领袖混淆自己的角色。

之前我们列举了一系列教派的职责。在由事工机构创建的教会组织中,这些职责由组织领袖和事工领袖共同完成。而组织领袖应逐渐更肩负起大部分责任。在理想状态下,一个成熟的组织即使没有事工机构的援助,也能良好运作。

七条总结

1.教会组织帮助地方教会维持稳定。

2.组织根据其中心领导层的重要性,可分为“松散”和“紧密”两种。

3.“松散”组织的成员强调地方教会的自主权。

4.“紧密”组织的成员强调既要委身地方教会,也要委身组织。

5.一个教会不能既属于某一教派,又属于另一个需要紧密委身的组织。

6.教派的存在是为了以同工的形式帮助教会完成它们的使命。

7.国际宣教机构应该逐渐把职责转交给组织领导层。

第四课作业

1.背诵第四课的七条总结。针对每条总结,各写一段文字(共七段),向本班之外的其他人解释这条总结的涵义与重要性。于下节课课前交至本班老师。集体讨论时,老师可能会请你与大家分享其中一段。在下节课课前默写这些总结。

2.记得安排课外教学实习,每次完成后都向老师汇报。

3.测验:下节课课前,默写至少十项教派职责,以及至少五项地方教会对所属教派的责任。

Next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