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教会获得了许多属灵恩赐。他们对此有很多误解,所以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14中对此进行了解释。
这几章经文教导我们许多关于属灵恩赐的原则。这里选取了一些供大家学习。
请一名学生为大家朗读哥林多前书 12:1-3。
( 1)检验教义的原则 :我们要用已知的真理衡量属灵经历。
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曾经拜过偶像。偶像不会说话,但邪灵会。许多异教的追随者对邪灵的作为没有防备之心。他们似乎认为,所有的灵界经历都是好的,追寻无意识的神游物外或是情感上的狂热。他们乐于受到邪灵的控制,甚至情愿邪灵让他们的言行变得疯癫放荡。
使徒保罗警告说,没有谁能被神的灵感动,却咒诅耶稣。如果邪灵控制了敬拜,就会操控人们在言行上亵渎神。圣灵的带领则不会于神不敬。
我们不应该默认,只要是超自然的、来自灵界的,就都是好的。这里谈到的检验和约翰一书4:1-3中的试验是一样的。如果灵说的话与神的话不符,就要被弃绝。
[1]
► 哪些宗教允许邪灵控制它的崇拜者?
请一名学生为大家朗读 12:4-11。
( 2)恩赐多样的原则 :圣灵在每个信徒里面都会做工,但方式却不同。
这段经文着重强调圣灵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做工。祂选择赐给不同的人不同的属灵恩赐。每个信徒都至少有一样属灵恩赐,没有谁样样恩赐都有。
教会成员应该用自己的恩赐祝福基督的身体。神给他的恩赐不是为了满足他的个人利益。
请一名学生为大家朗读哥林多前书 12:12-26。
( 3)身体的原则 :每个教会成员都很重要,都需要彼此。
使徒保罗将教会成员比作身子的肢体。每个肢体都有不同的能力和作用。没有哪个肢体应该觉得自己需要成为其他肢体,才能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比方说,耳朵不应该觉得自己必须是眼睛才能属乎身子。也没有哪个恩赐是教会成员必须拥有的。
没有哪个成员可以因为自己有恩赐,就觉得不需要其他成员了。基督的身体缺少了哪一个成员都无法正常运作。
有些恩赐更加引人注目。人们认为某些恩赐是属灵地位的象征。恩赐的派放是神决定的,恩赐也并不代表着某种地位。
如果有人认为讲道的人比打扫教堂的人更属灵,你会如何回答?
► 请一名学生为大家朗读 12:27-31。
( 4)事工职位的原则 :神供应每个成员完成自己的事工。
这段经文是本章的总结。神呼召人们做各样事工。事工不是为了让人显摆自己,而是要服侍教会。
教师应读出哥林多前书 12:29-30 中的问题,然后所有学生一同作答。比如,教师问“岂都是使徒吗?”所有学生说“不是”。
因为事工不同,所以恩赐也不同。保罗问了一连串问题,每个都是反问句。他直白地告诉我们,没有哪个恩赐是所有信徒都应该拥有的。
► 请一名学生为大家朗读哥林多前书 13。
( 5)爱的原则 :爱永远是首位,而属灵恩赐却不是永恒的。
前三节经文告诉我们,不论什么伟大的天赋才能、属灵恩赐或个人牺牲都无法弥补爱的缺失。
用你的名字代替4-7节中的“爱”,思考这句话是否合适,以此自省。
第11节不是在教导我们要成熟。使徒保罗把我们在地上的生活比作孩童阶段,把天上的生活比作成人阶段。有一天我们将不再有现在的需求。先知讲道的能力和各样知识是我们现在所必需的,因为我们的认识尚不完全。在永恒里,我们将不再需要这些属灵恩赐,而会把它们像“孩子的事”一样丢弃了。我们有一天甚至连信与望都不再需要了,因为一切都将成就,然而爱仍将是无比重要的。
哥林多前书 14章强调了沟通的原则。 这一章里也教导了其他真理,但这一原则是使徒保罗多次阐释和例证的。
( 6)沟通的原则 :用可以理解的方式沟通真理是事工的基础。
请一名学生为大家朗读哥林多前书 14:1-5 。
讲道比说方言更重要。
讲预言不只是预测未来事件,也是讲道。在旧约中,预言里通常有对未来的预测,因为先知可以以此方式证明所传信息是从神而来。在旧约时代,大部分的圣经都尚未得到记录。
今天,讲道的人可以用圣经讲道,并说他的信息是从神而来的。这其中还是有超自然的成分,因为神给了讲道人特殊的领悟,将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果人们听不懂方言,说方言就没有功用。如果有人说的方言无人能懂,就只有神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有些人认为“没有人听出来”指的是甚至连说话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但是对这句话的自然理解中并没有这层含义。如果一个德国人在我们教会做见证,之后我们说:“没有人听出来他说的是什么”,这并不是指连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
除非有人解释这些话,不然就不能造就教会。
► 如果有人经常在教会说无人能懂的方言,又没有人翻译,牧师应该怎么做?
在第5节中,保罗说他愿意大家都说方言;但是再看看哥林多前书4:8和哥林多前书7:7。他在4:8中说他愿意他们做王,但他并不是真的期待他们做王,因为就连使徒也在受苦。他在7:7中说他愿意众人像他一样独身,但是又说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呼召,而且我们知道婚姻是神给大多数人的设计。在14:5中,他只是在说,如果大家都有说方言的恩赐,那很好。他并没有暗指人人都会有说方言地恩赐。在12:29-30中,他清楚表明,没有任何恩赐是所有人都应当拥有的。
► 请一名学生为大家朗读哥林多前书 14:6-19。
如果对方听不懂,言语就没有价值。
在第6节中,使徒保罗问道:“我于你们有什么益处呢?”说对方听不懂的话,没有任何益处。即使是弹乐器也要依照某种样式或旋律弹,不然就是毫无意义的噪音。军队用喇叭发信号。如果喇叭吹出的不是预定的信号,士兵就无法知道是要冲锋追敌还是打道回府。沟通是这一章的重点。
说别人听不懂的话就是“向空说话”(9),也就是说这些话语毫无意义。
保罗说,如果人们听不懂彼此说的话,就会觉得对方是化外之人(11)。若有人一直想说别人听不懂的话,他就不是在造就教会,而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12)。
► 人们可能会为哪些原因说别人听不懂的话?
保罗说,如果有人说方言,但大家都听不懂,那么他的悟性就没有果效(14)。保罗的意思不是说话的人不明白自己,而是他的领悟对他人没有益处。
他说最好的事工方式是,既用灵,也用悟性(15)。用灵说话不代表要说别人听不懂的方言。
[2]
又说,不通方言的人听不明白所说的话(16),表明他说的是真实的语言。并且我们不应该在听不懂的时候说“阿门”。
保罗说他感恩自己能说许多方言。但是五句别人能听懂的话,强过万句无人能懂的方言(18-19)。
► 请一名学生为大家朗读哥林多前书 14:20-25。
圣灵膏抹的话语只有被人领会才能荣耀神。
说方言的恩赐目的是沟通,是传福音(马可福音16:15-17)。
有些人认为说方言的恩赐是一个证据,证明说话的人里面有圣灵。但是第22节说,说方言不是为信的人做证据,也就是说这个恩赐不能为本人或其他信徒证明任何事情。只有当它被用来传福音,并且对方可以听懂时,它才能在不信的人眼中成为证据。
如果获得属灵恩赐的信徒重新落入罪中,破坏了自己与神的关系,他也可能不会失去恩赐。所以属灵恩赐不能证明一个人行在正道上,甚至不能证明他已经得救。
如果有人在拜访教会时听到人们都在说无人能懂的方言,就会觉得他们疯了。但是如果不信的人听到真理,心被劝醒,就会认识到神在他们中间。
► 请一名学生为大家朗读哥林多前书 14:27-35。
( 7)秩序的原则 :教会在敬拜时必须有次序。
使徒保罗发问说,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在礼拜仪式中需要做些什么?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以为在敬拜中发言或带领就说明这个人很重要,所以全部都争着上。
保罗说,如果有人说别人听不懂的方言,就应当被翻出来。而且敬拜中不应该花很多时间说需要被翻译的话(27)。
如果没有翻译,说方言的人就不当开口(28)。
也不可以几个人同时说话(31)。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因为大家争着说话,有时候会几个人同时发言。敬拜就会变得混乱。
有些人可能会反对这样的规矩,因为当他们被圣灵感动时会无法控制自己。保罗则说先知可以控制自己(32),而且神不会在教会中制造混乱(33)。圣灵不会感动一个人做与圣经教导相违背的事。
► 哪些好方法可以让敬拜井然有序?
信中表明,哥林多教会的妇女也给教会增添了混乱。保罗说她们应该顺服,等回到家里再问问题,所以她们可能在教会提问并争论。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妇女可以开展事工,也可以参与敬拜,但要服从次序。
► 请一名学生为大家朗读哥林多前书 14:36- 40。
► 保罗在这里暗示说,他们和其他教会的关系如何?
( 8)遵循使徒教训的原则 :教会应当遵循使徒传下的初始教义。
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在属灵恩赐上蒙福。他们可能开始觉得自己不需要听从其他权柄了。但保罗提醒他们,福音是从其他教会传到他们这里的。他们要顺服神整个教会的教义。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的认识强过使徒的吩咐,他就是无知的,不应该被看作有智慧或属灵。
保罗告诉他们不要禁止说方言。说方言的恩赐是很重要的,尤其在使用多种语言的场所;但是我们必须按照圣经的指教使用这一恩赐。
[1] “然而,不是所有借着灵说话的都是先知,只有行主的道的才是。所以,我们可以从他们的道上辨别真假先知。”
——《十二使徒遗训》(Didache),写于教会成立后一百年之内
[2] “用人们无法理解的语言在教会公开祈祷或主持圣礼,这显然是与神的话语以及早期教会的习俗相抵触的。”
——卫理公会信纲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