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敬拜導論
基督教敬拜導論
Audio Course Purchase

Search Course

Type at least 3 characters to search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results found

Lesson 8: 對敬拜的計畫和帶領

1 min read

by Randall McElwain


課程目標

  1. 體悟到屬靈預備對帶領敬拜的重要性。
  2. 理解禮拜程序中結構和主題所扮演的角色。
  3. 規劃能對基督的整個身體說話的平衡的禮拜。
  4. 重視敬拜領袖所需的個人特質。
  5. 區分對敬拜的帶領和操縱。
  6. 將實際步驟應用於有效敬拜帶領。

課程準備工作

背誦歷代志下五章13–14節

介紹

► 每週的敬拜你會安排多少時間預備?你會使歌曲和講道有所搭配嗎?這種類型的計畫對你而言是必要的,還是你覺得會阻礙聖靈在敬拜中的自由運行?

想像一下,一位女士正在為客人準備飯菜。當客人們來吃晚飯時,女主人說,「我認為做飯不應該花太多時間。這是一些吃剩的麵包、肉和蔬菜。按你想要的方式把它們放在一起就行了。」你會為客人這樣做嗎?當然不是!你想給你的客人最好的。

想像一個牧師把敬拜作為他獻給神的禮物。他說,「我不相信需要花太多時間計劃敬拜。我想讓聖靈自由地通過我說話,所以我不會計劃任何事情。我讓聖靈指引我。」

有些領袖相信,聖靈不能在一場精心準備的講道或計畫周全的禮拜發揮作用。然而,聖經顯示了有計畫的敬拜的價值。從樂師為聖殿敬拜所做的精心準備,到保羅在哥林多教會敬拜的指示,聖經表明計畫對於領導事工是很重要的。我們不能獻上不用任何付出的奉獻。既然敬拜是我們獻給神的祭物,神配得我們最好的奉獻。

在這一課中,我們要看敬拜領導的兩個方面。首先,我們要學習計劃敬拜的重要性。然後,我們要看看禮拜中有效的領導。

對禮拜的預備

► 閱讀出埃及記二八、二九章。請注意那些帶領以色列人敬拜的人所做的精心準備。你在屬靈、思想和情感上如何做好準備以帶領敬拜?

預備敬拜領袖

計劃和準備禮拜是很重要的;預備敬拜領袖更重要。我們不能把人們帶到我們沒有去過的地方。因此,在我們試著帶領別人敬拜之前,我們必須準備好我們的心。

在第二課中,我們看到神對敬拜者的要求。神呼召敬拜祂的人要有清潔的手和純潔的心。在開始預備敬拜事奉之前,我們要預備自己成為敬拜的領袖。我們必須在屬靈上預備好帶領敬拜。

[1]以禱告和讀經開始為敬拜做計畫。花時間在神的話語中,為自己的靈命成長而努力。敬拜領袖經常面臨的危險是讓事工的準備取代了個人的屬靈發展。我們可以讀聖經來為講道做準備,卻沒有讓神的話語來滿足我們自己的屬靈需要。

在選擇向會眾講述神的話語的經文和歌曲之前,花點時間讓神的話語和神的靈對你個人說話。然後,當你開始計劃周日的聚會時,求神指引你找到符合人們需要的經文、講道主題和音樂。

自我檢討

你如何在你的生活中發展一個健康的個人敬拜模式?你面臨哪些障礙?你如何應對這些障礙?

對禮拜的計劃[2]

弗雷德·包克(Fred Bock)描述了他服事的牧師勞埃德·約翰·奧基爾威(Lloyd John Ogilvie)的準備工作。奧基爾威博士為他的講道計劃了整整一年。很多時候,一月選好的講道主題在七月的時候非常適合會眾的需要。為什麼?「我們的神是昨天、今天、明天的神。祂早在我們之前就知道我們的需要。當我們有準備和規劃時,這將使我們成為聖靈更有用、更柔韌的工具。」[3] 聖靈知道誰會出現在你的禮拜中;祂能引導你找到詩歌和經文,來滿足他們的需要。

也許你不應該一次計劃一年,但計劃敬拜是很重要的。仔細的計劃可以讓我們在敬拜時專注於敬拜,而不是擔心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當我們不做計劃時,我們往往便重複前一週所做的事情上。計劃讓我們更有創造力。

以創造一個結構開始。

我們大多數人都喜歡生活有秩序。我們喜歡早上吃早餐,晚上吃晚餐。我們通常從第一章讀到最後,而不是隨便讀幾頁。沒有人願意乘坐國際航班時聽到飛行員說,「我們還沒有決定今天的航線。我們只是起飛,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喜歡有結構。

[4]當聖靈改變我們的計畫時,敬拜的結構並沒有限制我們跟隨聖靈的自由!結構為敬拜提供指引,同時如果聖靈淩駕於我們的結構之上,我們也要敞開心接受聖靈的領導。在聖殿的獻殿儀式上,有一個計劃好的結構,但神的存在改變了禮拜的順序(代下5:13-14)。

附錄A是一些領袖用來計劃敬拜的大綱。您可能會發現有其中一個大綱可以作為您的禮拜的參考。這些都不是嚴格的格式,但可以提供一個結構,您可以適應您的需要做調整。

一些敬拜計畫的共通結構包括:[5]

(1) 以講道為中心的敬拜結構

  • 宣講真理:聖詩、讀經、講道

  • 對真理的回應:邀請、奉獻、結束聖詩

(2) 以神的子民在敬拜中的活動為基礎的敬拜結構

  • 神的子民聚集:宣召來敬拜、讚美的聖詩、禱告

  • 神的子民聆聽聖言:讀經與講道

  • 神的子民回應聖言:邀請的聖詩、奉獻

  • 神的子民被差派:結束聖詩、祝福

(3) 體現神和祂子民對話的結構(基於以賽亞書第六章)

  • 神啟示祂自己(第1節):宣召來敬拜

  • 神的子民以讚美認罪回應(3-5節):聖詩和禱告

  • 神對祂的子民說話(6-8節):讀經和講道

  • 神的子民以委身回應(第8節):聖詩與奉獻

  • 神差派祂的子民(第9節):祝福

(4) 以詩篇九十五篇為根基的敬拜結構

  • 帶著喜樂感恩的心開始(1-5節):宣召來敬拜、讚美的聖詩

  • 繼續在尊崇中敬拜(6-7節):奉獻的聖詩、禱告

  • 聆聽神的聲音(7-11節):讀經和講道

傳達統一的信息。

敬拜向神說話,但也向會眾說話。在敬拜中,我們把神的話語帶給敬拜者。在計劃一項事奉時,問一問,「在這項事奉中,神要給祂的子民帶來什麼信息?」

你是否曾參與這樣的禮拜?

聖詩
  • 耶穌恩友(禱告的福分)

  • 向主呼喊(宣召來敬拜)

  • 當我們都到天堂(我們對天堂的盼望)

特別歌曲 聖靈,請你來(邀請聖靈來到我們的人生)
講道 約拿被呼召去尼尼微——挑戰人傳福音
結束聖詩 來,現在是敬拜時刻(宣召來敬拜)

什麼信息會留在信徒們的腦海裡?我不確定。在90分鐘的時間裡,我們唱到患難中的安慰、天堂、聖靈和敬拜的呼召——所有這些都圍繞著一段關於傳福音的講道。在接下來的一週,人們會記得傳福音的挑戰嗎?也許;但該禮拜的結構並沒有強化這一主題。

現在來看看一場以「約拿被呼召去尼尼微」為主題而計劃的禮拜:

聖詩
  • 來,現在是敬拜時刻(宣召來敬拜)

  • 萬口歡唱(將我們的讚美與傳福音建立聯繫)

  • 耶穌拯救(總結我們傳福音的內容)

  • 人們需要主(顯示傳福音的需要)

講道 約拿被呼召去尼尼微——挑戰人傳福音
特別歌曲 我如此差派你(差派去傳福音)
結束聖詩 我會去你要我去的地方(對差派的回應)

 

因為教會領袖計劃這個禮拜是為了傳達一個主題,人們很可能在整個禮拜都能聽到神的聲音,提醒他們傳福音的呼召。當他們開車經過那些生活空虛的人時,也許他們會想起「人們需要主」。當他們在星期二工作時,也許他們會為「耶穌拯救」而高興,並記住因為耶穌拯救了我們,我們必須與他人分享這種快樂。

神能通過一個沒有中心主題的禮拜來動工嗎?當然可以!然而,如果我們花時間仔細計劃,便能幫助我們的會眾專注於一個信息。這向來都是必要的嗎?不是的。一場禮拜有時會有多個主題,神用這些主題來回應會眾的不同需要。我們絕不能落入陷阱,認為神只通過一種方式運作。然而,一個統一的主題往往有助於禮拜者專注於禮拜的信息。

在敬拜中保持平衡。

我們都有喜歡的東西:最喜歡的食物、最喜歡的音樂、最喜歡的書、最喜歡的遊戲、最喜歡的聖經經文。在計劃敬拜時,領袖要把自己最喜歡的歌曲、經文和講道主題等等之外的都包括進去,這是很重要的。平衡的敬拜會把全備的福音傳給全體會眾。

(1) 平衡的敬拜同時展現神的威嚴和祂的同在。

神是至高的神,治理全地。神也是同在的神,住在祂的百姓中間。我們在聖經中看到這種平衡。

過了紅海之後,以色列人歌頌神的大能;「耶和華阿,眾神之中,誰能像你?誰能像你─至聖至榮,可頌可畏,施行奇事?」他們歌唱神對他們的關懷,「你憑慈愛領了你所贖的百姓;你憑能力引他們到了你的聖所」(出15:11-13)。

以賽亞看見耶和華坐在至高的寶座上。祂雄偉輝煌,至高無上。耶和華是尊貴的,但祂親自吩咐以賽亞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賽6:1-13)

詩篇的作者讚美至高的神,「耶和華我們的主阿、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已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這位崇高的神已謙卑與人類親密接觸;「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篇第八篇)

在敬拜中,我們既要注意神的威嚴,又要注意神與我們同在。當我們的敬拜忘記了神的威嚴,神就成為我們普通的朋友,不再需要我們的順服和服事。當我們的敬拜忘記了神當下與我們同在,我們敬拜他就是把他當作一個遙遠的神,祂不關心我們的事。在計劃敬拜時,我們應該注意神與人的關係的兩個方面。我們必須提醒信徒,我們敬畏神;我們也必須記住,我們以神為樂。

付諸實踐

敬拜尊貴且與我們同在的神意味著我們要唱承認祂威嚴的歌(「哦,來敬拜王」)和承認祂與人親密關係的歌(「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在禱告中,我們會讚美祂大能的作為,我們會把我們個人的需要帶到祂面前。

(2) 平衡的敬拜是集體性的也是個人性的。

詩篇既包括集體的讚美,也包括個人的讚美。有些詩篇提到「我們」的讚美;有些詩篇提到對
「我」的讚美。在聖殿裡,希伯來人一起做禮拜;在家裡,他們各自祈禱。耶穌經常去猶太會堂集體敬拜;祂也去荒涼的地方與祂的父獨處(路4:16;可1:35)。聖經敬拜既是集體的,也是個人的。在敬拜中,我們必須提供機會讓會眾作為一個整體來敬拜,也為每個敬拜的人提供機會來表達他們個人對神的虔誠。

付諸實踐

團體和個人的敬拜會影響事奉的所有方面。我們要為全身歌唱(「我們的神何等偉大」);我們也要唱個人崇拜的歌(「你是我的王」)。我們要向「我們在天上的父」禱告;我們也會有團體禱告的時間,讓每個成員在肢體內單獨禱告。

這個世代的團體敬拜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具有挑戰性。在這個手機、平板電腦、簡訊和網路不間斷的時代,我們可以在敬拜的同時仍保持情感和屬靈上的隔閡。然而,集體敬拜的委身要求我們遠離干擾,用身體敬拜。

(3) 平衡的敬拜包括人所熟悉的和新穎的元素。

這種平衡是有關實際層面的,而不是神學上的,但如果我們想要積極地讓會眾參與敬拜,這是很重要的。在計劃敬拜時,我們應該在熟悉與新的事物上找到平衡。

太多的新事物會使會眾成為觀察者而不是敬拜者;他們不能參與,因為他們不了解這些歌。C·S·路易斯曾經抱怨說,許多牧師忘記了「耶穌告訴彼得『餵養我的羊』,而不是『教狗一些新把戲。』」
太多的新奇事物會讓人難以專注於敬拜。

而太多的熟悉會導致空洞的例行公事。一個完全可預測的禮拜會使會眾失去焦點,從敬拜中脫離。

敬拜計畫應該包括熟悉的和新的事物。例如,「天父的愛何其深」是一首關於贖罪的新讚美詩。讚美詩的結尾是,「祂的傷口已贖我罪債。」這首新的讚美詩顯示了贖罪的代價,而接著可以唱大家熟悉的「耶穌付出了一切」,呼籲我們回應耶穌的犧牲。熟悉與新事物的平衡鼓勵會眾積極地敬拜。

付諸實踐

平衡熟悉與新事物的敬拜將包括新舊讚美詩。它將包括大家熟悉和不太熟悉的經文閱讀。在閱讀我們熟悉的約翰福音三章1-21節中耶穌教導新生的段落之前,我們可以閱讀一個不太熟悉的段落,如以西結書三六章16-38節,神應許用水洗以色列人,並賜給祂的子民一個新心。這兩篇經文的主題是緊密相關的。一起閱讀將加深會眾對耶穌在約翰福音三章中的教導。

如果你要介紹一首新歌,把你熟悉的歌曲安排在新歌的前後。當我們用一首不熟悉的歌開始敬拜時,禮拜就以一種不確定的音調開始。用一首熟悉的歌曲開場,然後再引入新歌是明智的。

臺灣的一間教會在帶入新歌方面很有創意。他們會眾中的大多數人都是新信徒,沒有聽過大部分他們所唱的歌曲。這個教會每次做禮拜前都要排練。敬拜前二十分鐘,人們唱敬拜的歌曲。鋼琴伴奏會演奏新歌的旋律,以便每個人都能學會這首曲子。因為這是排練,領袖可以停下來重複一句歌詞,直到會眾都學會為止。到了10點禮拜開始,人們已能充滿信心地唱起新歌。

以團隊來做計劃。

傳道書給出了這個實用的建議;「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
(傳4:9)。敬拜計劃應該是一個團隊活動。每個參與敬拜的領導人都應該在計劃中發揮作用。

當牧師、領唱和其他教會領袖聚在一起尋求神的旨意,每個人的恩賜就連在一起了。通過團隊合作,教會領導層每個成員的力量都有助於敬拜。

為長期做計劃。

沒有單一的禮拜能包含了聖經的全部信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應該把福音的所有方面傳達給我們的敬拜者。我們每個人都有最喜歡的話題;我們必須強迫自己去宣揚和歌唱那些我們沒那麼喜歡的話題。

有些牧師和敬拜領袖使用日曆,安排三年內教導完聖經的主題。[6] 另一些人每週計劃一次,但仔細地在一段時間內完成傳遞聖經的全部信息。

即使你不沒有嚴謹的規劃,瞭解基督教一年的主要季節將指引你瞭解福音的幾個重要層面。基督教一年中重要的季節有:

  • 降臨節(聖誕節前的四個週日):著重於基督第一次和第二次再來。

  • 聖誕節:著重於基督道成肉身和出生。

  • 大齋節期(復活節前的六個週日):關注耶穌的受難和死亡,以及對每個信徒進行門徒培訓的要求。

  • 復活節:著重於基督的復活和升天。

  • 五旬節:著重於聖靈和教會。

不論你是照著正式的次序計畫或每週都做計劃,你要確保你的會眾在敬拜時聆聽全備的福音。

和平地計劃。

敬拜不是為了我們自己;敬拜是我們獻祭給神。我們的敬拜計畫是奉獻的一部分。我們在計劃敬拜的時候,不用因內疚感而思考「這樣夠好嗎?」我們敬拜的是恩典的神。我們的供物被悅納,不是因為它足夠好,而是因為神悅納祂兒女心甘情願的供物。

這可以避免「我們必須跟上某某教會」的壓力。在現今科技和多媒體的世界裡,許多教會領袖感到持續不斷的壓力,要跟其他教會一樣與時俱進。牧師們競相要擁有最新的技術。音樂總監們競相演唱最新的歌曲。敬拜者變成了購物者,尋找一個提供最新景點的教會。

不要屈服於誘惑,試圖用你的奉獻打動神。不要允許敬拜的工具,如音樂和科技取代了實際的敬拜。獻上你們最好的,因為賜恩的神喜愛你們馨香的祭物。給祂你最好的,然後相信祂會接受你的奉獻。敬拜不是與其他教會競爭;這是給神的禮物。


[1]

「一個帶領別人進入國王面前的人必須深入王的國度並時常看祂的面。」

查理·司布真

[2]大量關於敬拜計劃的內容來自「敬拜計劃的具體細節」,可瀏覽 http://worship.calvin.edu/resources/resource-library/the-nuts-and-bolts-of-worship-planning。2020年7月22日瀏覽。
[3]羅伊斯和弗雷德·包克(Lois and Fred Bock),《創造四部分的和諧》(Carol Stream: Hope Publishing, 1989), 43頁
[4]

「沒有規則的自發行動可能成為混亂,沒有自發行動的規則可能帶來死的生命。」

富蘭克林·賽格勒和
蘭德爾·布蘭德利

[5]我在這裡包含的結構是針對整個禮拜的。有些敬拜領袖只在敬拜的音樂部分使用結構來組織。我沒有這麼做,因為那樣做會傾向把敬拜和禮拜的其他部分分開。在聖經中,敬拜包括整個禮拜,而不是一種與講道分離的特殊音樂敬拜。
[6]可在 http://lectionary.library.vanderbilt.edu/calendar.php 網址獲取。2020年七月22日。

帶領禮拜

最重要的問題:誰是聽眾?

► 會眾在敬拜中扮演什麼角色?敬拜領袖扮演什麼角色?神扮演什麼角色?

許多人將敬拜看作一場演唱會。會眾在牧師和樂師表演時聆聽。聖所成了音樂廳。

巴里·里希(Barry Liesch)將這種看待敬拜的觀點描述為橄欖球比賽:[1]

  • 敬拜領袖是進行敬拜的選手。

  • 會眾是觀看比賽的觀眾。

  • 神是告訴敬拜領袖該做什麼的教練。

聖經中對敬拜的描述則大不相同。在聖經的敬拜中,會眾敬拜,而敬拜領袖則扮演指導敬拜的教練角色:

  • 敬拜領袖是帶領會眾的教練。

  • 敬拜者是進行敬拜的選手。

  • 神是接受我們敬拜的聽眾。

在戲劇表演中,你永遠不會注意到導演。導演知道劇中的每句臺詞,並在進場的時候給每個演員提示。如果她工作做得好,觀眾就不會注意到她。這就是敬拜領袖的角色。我們的工作不是為會眾敬拜;我們的工作是引導會眾敬拜。會眾在牧師和音樂領袖的帶領下,在神面前敬拜。我們敬拜的目標是討神的喜悅。在聖經的敬拜模式中,神是我們敬拜的對象。

然而,神不僅僅是一個聽眾;神賜給我們一切敬拜的能力。而且,敬拜領袖不僅僅是教練或導演。敬拜領袖既是主管,也是敬拜者。敬拜涉及多重關係:

  • 神邀請敬拜者、接受敬拜,並在敬拜領袖服事會眾時引導他們。

  • 敬拜領袖在敬拜中帶領會眾、聆聽神的聲音,並作為敬拜者參與其中。

  • 會眾將敬拜獻給神、聆聽神的聖言,並在敬拜中彼此交談。

如何避免將敬拜當作表演[2]

  1. 唱會眾了解或可以容易學會的歌。照著會眾的曲調歌唱。謹慎地使用新歌。
  2. 歌唱並承認神的能力、榮耀和救恩。服事你的會眾。用神的道充滿他們。不要唱歌詞糟糕或神學信仰薄弱的歌。
  3. 把燈開著。不要說那麼多的話。不要讓迴圈/燈光/視覺效果成為你創造力的出口,而犧牲了福音的中心地位。
  4. 根據你會眾中大多數人的水平調整你的敬拜帶領和你所選的歌。帶著牧者的心帶領。
  5. 指向耶穌。不要將關注力引向你自己。

敬拜領袖的特質

不管你的頭銜是什麼,作為一個敬拜領袖,你是一個牧養的角色。如果你是牧師,你已經明白這一點。如果你是一個平信徒領袖,你必須明白你的角色將你置於一個屬靈領袖的位置。

在選擇敬拜領袖時,我們必須考慮屬靈的特質,而不僅僅是音樂或個人的特質。當使徒選擇執事來照顧希臘寡婦時,他們尋找的是那些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和有智慧的人(徒6:3)。倫理、屬靈和道德特質是最重要的。

在一些教會,敬拜領袖、音樂家和其他領導角色的選擇是基於受歡迎程度。如果說服事餐桌的執事是根據他們的靈命來挑選的,那麼敬拜領袖當然也應該根據他們的靈命來挑選。

如果你在教會領導敬拜(如牧師、樂師或其他敬拜領袖),你應該努力培養能成為有效敬拜領袖的特質。

  • 屬靈辨識力。「我對聖靈的帶領敏感嗎?」

  • 敏感度。「我對會眾的需要敏感嗎?我是否選擇能對他們的需要說話的歌曲和經文呢?」

  • 合作。「我在團隊中能有效地服事嗎?當牧師要求我改變結束曲目時,我會配合嗎?我是否順服於整個團隊的需求?」

  • 知識。「我在神話語的知識上有增長嗎?我是否將神的話語放在中心地位?」

  • 智慧。「我的智慧是否在增長,可以理解和應對敬拜上的衝突?我是否訓練自己快快地聽、慢慢地說?」(雅1:19)

  • 耐心。「我在會眾對我的禮拜計畫沒什麼反應時是否有耐心?」

  • 謙卑。「我願意唱一首歌來滿足教會中那些沒有受過訓練的成員的需要嗎?我是否願意以一種更簡單的方式講道,以滿足教會中未受教育成員的需要?我是謙卑地領導,還是認為自己是高於神安排給我的教會? 」作為敬拜的領袖,你的創造力必須順服於你的牧養責任。你的首要職責是服事會眾。

  • 創造力。「我是否尋求方法使敬拜更有意義?我是否要避免陷入一種重複的模式,即每個禮拜都是一樣的?」

  • 紀律。「我是否約束自己的創造力以避免從敬拜中分心?我要避免把每一週的禮拜內容都安排得太新,以致人們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神身上嗎?」

  • 出眾。「我是否每週都帶來我最好的奉獻?我作為敬拜領袖是否在持續成長?」[3]

帶領敬拜的實際步驟

一個領袖不能強迫會眾去敬拜;然而,一個領袖可以使會眾更容易關注於敬拜。

以身作則

帶領敬拜的特權之一就是有機會與會眾一同敬拜。領袖必須帶領會眾敬拜。

不幸的是,敬拜對敬拜領袖來說是一個挑戰。我們可能太忙於帶領敬拜,以致我們無法敬拜!如果你是音樂總監,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在努力敬拜時,也在思考這些事:

  • 「獨唱的人遲到了。我希望在特別歌曲演奏時她能及時趕到!」

  • 「會眾的第一首聖詩沒有唱好。那首歌對我們教會是不是太難了?」

  • 「我感覺我們唱得太慢了。下一節我該加快嗎?」

如果你是牧師,你可能會發現你在試著敬拜時也在思考這些事:

  • 「我們這個禮拜比上個禮拜少了10個人。他們在哪裡?」

  • 「我是否該以邀請結束講道?」

  • 「這首歌和我的講道不匹配!我如何從一首關於天堂的歌轉移話題去談審判?」

我們絕不能讓領導取代我們生活中的敬拜。當我們帶領敬拜時,我們必須敬拜。這能激發會眾一起敬拜。一位講員說,「作為敬拜領袖,我們不是牧羊犬,緊緊咬住會眾的腳跟,迫使他們走上我們想要的方向。我們是敬拜神的,請會眾同我們到神面前去。」會眾不會在領袖叫他們敬拜的時候敬拜;領袖在敬拜,他們也會敬拜。敬拜領袖要以身作則。

以鼓勵帶領

蘇珊娜照顧一個生病的孩子直到淩晨三點。睡了三個小時後,她起床準備早餐,準備去教會。她因為睡眠不足而疲憊不堪地來到教會。因為兒子忘記把玩具收起來,她在嚴厲地訓斥他後感到沮喪。同時,因為這個星期她很少有時間與神獨處而感到屬靈枯竭。

約珥牧師希望看到更多的人參與敬拜。唱完第一首歌後,他走上講壇,「你們這些人怎麼了?我們在神面前。我們在敬拜國王,而你們有些人看起來像是寧願在家睡覺!你應該感到羞恥。一起來敬拜吧!」

約珥牧師的意圖是好的。他希望他的會眾成為積極的敬拜者,但蘇珊娜聽到了什麼?「我是個失敗的母親;我對我兒子太嚴厲了。我是個失敗的基督徒;我昨天錯過了禱告。我甚至在去教會的事上也失敗了;神生氣了,因為我沒有唱歌。」約珥牧師以罪惡感為動力,使蘇珊娜更加困難敬拜。

作為敬拜的領袖,我們應該鼓勵敬拜;我們應該在自己的生活中做敬拜的榜樣;我們可以把結果留給神。是神的恩典使敬拜成為可能;是神的恩典使人有能力敬拜真神;是神的恩典吸引了信徒的心。

我們應該用積極的話語鼓勵敬拜,但我們不應該試圖用內疚來操縱敬拜者,也不應該試圖人為地煽動他們的情緒。我們的目標是引導敬拜者歸向神。祂自己激發崇拜;敬拜不依賴於我們的激勵技巧或情緒操縱。作為敬拜的領袖,我們不需要做神的工作!

這個部分以蘇珊娜的故事開始。讓我們以一個謙卑、鼓勵敬拜的領袖的真實故事結束。大衛努力讓年輕人積極參與敬拜。他發現他們更專注於發簡訊,而不是敬拜。有些領袖會這樣開始禮拜,「孩子們,我們是來敬拜的。把手機收起來,專心做禮拜。你這是對神的不敬!」

大衛做了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吉他手演奏了一首安靜的敬拜歌曲,大衛溫柔地說,「當我們來到神面前時,我知道你不想讓你旁邊的人分心。讓我們都放下手機,今天早上聽聽神的聲音吧。」房間裡的每個人都把手機收起來。大衛謙卑地教導他的青年敬拜。

帶領還是操縱?

聽一個當代敬拜領袖的見證:

「大一的時候,我去了學校附近的一間教會;耀眼的燈光和吵鬧的音樂令人興奮。這位敬拜領袖梳著時髦的髮型,穿著牛仔褲,拿著一把昂貴的吉他。在禮拜開始時,我注意到在他的腰部上配有一支麥克風。『那有什麼用呢?』我想,然後我舉起手,沉浸在音樂中。」

「直到最後一首歌,聲音都很美妙、敬拜團隊很出色、音樂都是精心策劃的。當這位領袖唱到最後幾句話(「我雙膝跪下,獻上我的全部」)時,他跪了下來。就在這時,我意識到這個配在腰上的麥克風的用途。它被放置在完美的高度,這樣領袖就可以跪著唱歌和彈吉他。我不想評判這個教會的意圖,但我不禁覺得,我是被操縱到此刻並要為此刻做出反應,這顯然是提前計劃好的。」[4]

這個例子來自當代的敬拜,但我們也可以用傳統敬拜的例子。操縱的問題並不局限於一種敬拜風格。不管我們的音樂風格或真誠的意圖如何,我們都能把會眾當作我們操縱的木偶,使他們產生特定的情感反應。

崇拜中的情感是錯的嗎?不是;我們在聖經中看到許多崇拜情感帶來影響的例子。試圖激發情感反應是錯誤的嗎?不是;好的溝通既能觸及思想,也能觸及情感。然而,如果我們不小心,除了聖靈的工作之外,我們還會創造一種特殊的情感效果。

我們如何區分敬拜領導和操縱?當會眾的反應取決於領袖行動的有效性,而不是聖靈的大能時,那就是操縱了。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完美地區分領導和操縱,但有一些跡象表明,我們可能正在越界變為操縱。

  1. 當我們把情感和敬拜混淆時,我們就陷入操縱敬拜的危險。我們開始覺得創造情感反應是我們的責任。一些敬拜領袖甚至說,「假裝它直到它是真的。假裝這種情緒,直到人們真正感受到它。」這假設我們的工作是用情感來創造敬拜。敬拜領袖帶領敬拜;我們不創造敬拜。
  2. 當我們以為改變心意需要高度的情緒時,我們就陷入操縱敬拜的危險。神可以在充滿感情的禮拜中作工,但祂也可以在家裡安靜的時候作工。當我們相信只有通過我們的努力,神才能改變我們所服事的人的心時,我們就陷入操縱會眾的危險。
  3. 當我們把某種特定的身體行為等同於敬拜時,我們就陷入操縱敬拜的危險。有時一個領袖希望人們做出回應,所以他說,「如果你愛耶穌,你就要舉手。」很明顯,會眾中完全有可能有人不是真正愛耶穌的人舉手!或者,會眾中愛耶穌的人可能不會舉手。敬拜並不等同於特定的身體行為。唱歌時鼓掌並不能證明我們在敬拜,正如在禱告時靜坐並不證明我們在禱告一樣。只有神看見敬拜者的心。「當敬拜領袖把外在的行為作為內在態度的主要考量時,他們正走在危險邊緣。」 [5]
  4. 當我們試圖複製神在其他時間或地點所做的事時,我們就陷入操縱敬拜的危險。我們不應該認為,因為神上週祝福了某一首歌,祂這週也一定要祝福這首歌。當神工作時,祂以自己的方式工作。敬拜領袖必須讓神自由地選擇到會眾中間。沒有什麼神奇的配方能在每種情況下都產生相同的屬靈反應。
  5. 當我們以獲得會眾回應的能力來衡量事工時,我們就陷入操縱敬拜的危險。任何公眾演說家或音樂家都喜歡從觀眾那裡得到回應;這很正常。但是,當我們用這些反應來衡量事工的成效時,我們就陷入了依賴自己的技能而不是聖靈的危險之中。

這個話題很難說明。很多時候,在兩種不同的情況下說同樣的話代表著完全不同的動機。一方面,如果我們不小心,我們就會開始操縱敬拜。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太害怕激發情緒,我們可能根本無法發揮領導作用!

正因如此,我們應該不輕易去評判別人的敬拜領導力,而要迅速去評估我們自己的領導力。我們必須求神向我們顯明我們領導的動機。我們必須小心引導敬拜,不要操縱敬拜者,使他們得到我們想要的回應。

實際問題

我們如何開始禮拜?

一個壞的例子

10點,該開始禮拜了。牧師正在找領唱。三位女士在分享食譜。四個人正在談論農作物缺水的問題。我們如何從這些活動轉到敬拜呢?

敬拜領袖的重要職責之一是開啟敬拜。我們如何邀請神的子民到神面前?

  • 一些教會以短暫的安靜開始。這位領袖只需要簡單地說,「在我們進入神的面前時,和我們一起默禱片刻。」

  • 一些教會以音樂「宣召來敬拜」開始。這首歌可以由合唱團或個人演唱,也可以是會眾的合唱。在一些教會裡,牧師會走到前面,開始唱副歌,例如:「我要懷著感恩的心進入祂的大門....」。

  • 一些教會以一節聖經經文開始,這節經文通常來自詩篇。

來啊,我們要向耶和華歌唱,向拯救我們的磐石歡呼!我們要來感謝他,用詩歌向他歡呼!(詩95:1-2)

邀請敬拜者來到神面前的詩篇包括詩篇十五篇;六六篇1-4節;九六篇1-4節;一百篇;
一零五篇1-3節;一零七篇1-3節;一四九篇1-2節;和一五零篇。

報告事項是敬拜嗎?

一位西班牙牧師問道,「報告事項如何融合在敬拜中?我們試著專注於敬拜和神在教會的同在。我們有一個很棒的禮拜,但以一長串無聊的報告事項結束。這會影響敬拜的氛圍。我們如何使報告事項成為敬拜的一部分?」

不管我們把報告事項放在哪裡,它們都會干擾禮拜。報告事項很少會是敬拜;相反,它們打斷敬拜。你能做什麼?沒有完美的答案,但以下幾點建議可能會有所幫助:

  • 在可能的時候,將報告事項印出來,而非大聲念出來。當你必須報告事項時,盡可能簡短。

  • 使用投影機,在禮拜開始前將報告事項放給大家看。

  • 一些教會以報告事項、祈禱時間來開始禮拜。有一個教會10點開始禮拜,並在9點50分報告事項。牧師說,「這樣做有兩個目的。首先,它鼓勵人們早點來,因為如果他們在9:50之前還沒到,就聽不到報告事項了。第二,它讓我們從敬拜的第一句話開始就完全專注於敬拜。」

  • 不要讓報告事項打斷敬拜的氛圍。相反,要把報告事項看作是完成教會事工的一部分,報告完然後繼續禮拜。當我們體悟到教會的活動(禱告團契、社區服事、外展活動和教會計劃)是敬拜的一部分時,報告這些活動也是教會敬拜的一部分。就像一位父親可能會以提醒家人本週的計畫來結束一個家庭靈修一樣,牧師可能會以提醒教會家庭本週的活動來結束禮拜。教會活動的通告提醒我們,我們是一家人;家庭的團契是敬拜的一個重要層面。

敬拜的危險:「我們這麼做是因為……」

一位新娘正在為星期天的晚餐做火腿。在把火腿放進烤箱之前,她小心地切下一塊火腿,把它放在一個小一點的鍋裡。她丈夫問:「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就是做火腿的方法。我媽媽在做火腿之前總是把火腿的一端切下來。我認為這有助於調味。」年輕的新娘開始想,「為什麼這麼做會助於調味?」她打電話問媽媽,「為什麼要這麼切火腿?」

她的母親說,「因為你的外祖母,我的母親,在做飯前總是這麼做。這樣做一定能提味。我們去問問她吧。」

年輕的新娘打電話給外祖母。外祖母不再做飯了,但她回答了他們的問題。「是的,我記得我為什麼要這麼切。你外祖父和我結婚時,我們買不起很多平底鍋。我唯一的烤盤很小。我的鍋裡裝不下火腿,除非我切掉一塊!」

這位女士的女兒和外孫女繼續這個沒有意義的「傳統」五十年。他們從沒問「為什麼?」

作為敬拜領袖,我們有時做事沒有考慮「為什麼?」

一些教會做某些特定的事的原因:

  1. 過去的教會就是這麼做的。傳統是有價值的。如果過去的教會做了什麼,我們不應該不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就把它扔掉。我們可以找到很好的理由來保留這一傳統;但如果「過去的教會這樣做」是唯一的原因,這可能還不夠。
  2. 大教會都這樣做。向別人學習是有價值的。如果一種做法在其他教會有效,我們應該問,「這種做法對我們有益嗎?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可能會發現模仿敬拜的行為有很好的理由;但如果「大教會這樣做」是唯一的原因,這可能對我們的情況沒有幫助。
  3. 人們喜歡它。敬拜的價值在於鼓勵人們的參與。聖經中沒有說,「你們的敬拜應該是乏味的。」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的會眾最喜歡的歌的內容是正確的,是敬虔的。如果是這樣,那太好了;但是,如果人們喜歡宣揚錯誤教義的歌曲,我們就不能唱。
  4. 它使我們能夠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這是我們做事的終極原因。在計劃敬拜和帶領敬拜時,我們應該問,「這首歌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敬拜神嗎?這個敬拜的順序會帶領我們到神的面前嗎?邀請是使人回應這篇講道是最好的方式,還是我們應該以一首讚美的歌來結束?這星期我們怎樣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呢?」

[1]巴里·里希,《新敬拜》第二版(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2001), 123頁
[2]根據傑米·布朗(Jamie Brown),「我們是否正奔向碰撞?對福音派當前敬拜的反思。」可訪問 https://worthilymagnify.com/2014/05/19/crash/。2020年7月22日。
[3]卓越的品質並不意味著只有受過專業訓練的領袖才能領導敬拜。哈羅德·貝斯特(Harold Best)將卓越定義為
「變得比以前更好的過程」。既然敬拜是我們獻給神的奉獻,我們就不斷尋求變得比過去更好。哈羅德·貝斯特,《信仰眼中的音樂》(San Francisco: Harper Books, 1993),108頁
[4]約珥·溫茨(Joel Wentz),「前敬拜領袖的自白」。2020年7月22日查閱。可在 https://relevantmagazine.com/life5/1301-confessions-of-a-former-worship-leader/瀏覽。
[5]沃倫·威爾斯比,《真正的敬拜》(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2000), 215頁

結論:當我們在敬拜中失敗時

會眾漫不經心地唱了開場讚美詩。詩班已經練習過了,但那天早上他們唱得很差。獨唱忘了她的歌詞。鋼琴家彈錯了音。牧師的講道似乎沒有引起人們的共鳴。禮拜簡直是一場災難。你身上發生過這種事嗎?當你帶領敬拜失敗時,你會怎麼做?

(1) 請記得,一切的敬拜都是彩排。

我們的敬拜是天堂敬拜的彩排。我們是不完美的人,我們的敬拜也永遠是不完美的。「我們被呼召在敬拜中獻上我們最好的,而不是獻上完美的。」[1]

(2) 下一週就要來了。

不要在週一辭職。不要等到週二再分析禮拜。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前進。在剛才描述的儀式中,會眾對開頭的讚美詩並不熟悉。主領以為他們了解那首讚美詩;但並非如此。他在他的讚美詩中做了一個注釋,「在會眾再次唱這首讚美詩之前,把它教給詩班唱。」從你的錯誤中學習,尋求神的幫助,讓神在下一個主日在你身上做工。

(3) 要記得,敬拜是關於恩典的。

許多敬拜領袖都是完美主義者;我們從不滿足。敬拜不是為了完美;敬拜是關乎恩典。即使在我們失敗的時候,神仍在工作以達到祂的目標。這就是它應該有的樣子!當我們認識到神賦予敬拜的能力時,我們就被帶到了謙卑和順服的境界。

(4) 如果我們盡了全力,我們就沒有失敗。

那個星期天,敬拜領袖沮喪地走出教會。當他離開大樓時,提摩太正等著他。提摩太很害羞,很少說話,但那天早上他說,「你在奉獻時彈了『耶穌愛我』」。(是的,這位敬拜領袖知道他彈什麼——他搞砸了!)但是提摩太繼續說,「我需要聽那首歌。這個星期,醫生告訴我,我得了癌症;我需要被提醒耶穌愛我。」

如果我們盡了全力,我們就沒有失敗。神通過我們微小的努力做工,將祂的話語講給我們服事的人聽。

► 小組討論。請看「第八課回顧」。你有不同意的觀點嗎?你覺得哪些要點對你的即時使用是最重要的?


[1]這個部分的引文和建議來自富蘭克林·賽格勒和蘭德爾·布蘭德利,《基督教敬拜》(Nashville: B&H Publishing, 2006), 274-275頁。

第八課回顧

(1) 我們如何為禮拜預備?

  • 為禮拜預備的工作以敬拜領袖花時間與神在一起預備自己開始。

  • 有計畫的模式為禮拜提供結構。

  • 禮拜的主題幫助傳達中心信息。

  • 平衡的敬拜確保我們的敬拜將全備福音傳給整個教會。

    • 平衡的敬拜同時展現神的威嚴和祂的同在。

    • 平衡的敬拜是集體性的也是個人性的。

    • 平衡的敬拜包括人所熟悉的和新穎的元素。

  • 對敬拜的計畫應包含整個教會領袖團隊。

  • 對敬拜的計畫應該著眼於長遠。

  • 我們可以做計劃而無需感到壓力,因為敬拜不是著眼於我們,而是著眼於神。

(2) 在帶領禮拜時什麼事很重要?

  • 敬拜中最重要的聽眾是神。

  • 會眾、敬拜領袖和神在禮拜中互相互動。領袖不代表聽眾表演敬拜。

  • 敬拜領袖必須敬拜。他得以身作則。

  • 敬拜領袖要鼓勵他人,而非指責他人。

  • 敬拜領袖必須帶領,而非操縱。

  • 報告事項需要以最不干擾敬拜的方式來報告。

  • 在為敬拜計劃之後,我們必須讓神以祂選擇的方式來到我們的禮拜中。

第八課作業

  1. 在第6課和第7課中,你選擇了五個不同主題的歌曲和經文。根據這五個主題分別計劃一次禮拜。在計劃完整的禮拜時,要盡可能詳細,包括會眾歌曲、經文、講道主題和經文,以及任何其他適合你的禮拜的內容。使用附錄A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大綱。
  2. 在下節課開始時,你會針對這節課的內容接受測試。認真預習測試問題。

第八課測試

  1. 列出以講道為中心的敬拜結構的兩個主要部分。

  2. 列出以神的子民在敬拜中的活動為基礎的敬拜結構的四個主要部分。

  3. 列出以詩篇九十五篇為根基的敬拜結構的三個主要部分。

  4. 關於一個平衡的敬拜,我們該記得哪三件事?

  5. 在符合聖經的敬拜模式中,誰是我們敬拜的對象?

  6. 列出有效力的敬拜領袖的三樣特質。

  7. 哪三種現象顯示我們在操縱敬拜?

  8. 憑藉記憶寫下歷代志下五章13-14節。

Next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