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敬拜導論
基督教敬拜導論
Audio Course Purchase

Search Course

Type at least 3 characters to search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results found

Lesson 3: 舊約中的敬拜

1 min read

by Randall McElwain


課程目標

  1. 感激神所賜那使敬拜神成為可能的恩典。
  2. 以順服的心參與敬拜。
  3. 明白儀式在敬拜中的角色。
  4. 操練將讚美作為敬拜的中心元素。
  5. 了解到在敬拜中宣告神話語的重要性。
  6. 避免不平衡的敬拜所帶來的危險。

課程準備工作

背誦彌迦書六章6–8節。

介紹

一群牧師每月聚集討論他們教會所面臨的問題。最近他們討論了敬拜。這些牧師對敬拜的看法有很大的差異。雖然他們有相同的教義信仰,但在敬拜方式上卻有很大的差異。

詹姆斯是一個遵循傳統敬拜方式的教會的牧師。以諾服務於一個正在成長的教會,這個教會在敬拜中遵循許多當代的思想。基甸仍在努力尋找最適合他的教會的敬拜方式。這些牧師曾多次討論敬拜的問題,但他們無法就敬拜的基本原則達成共識。

今天,傑森說,「也許我們一直錯誤地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在問:『我們享受什麼樣的敬拜?我們想要怎樣敬拜?』也許我們應該問,『神要我們怎樣敬拜?祂享受什麼樣的敬拜?如果神要設計敬拜,它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我們了解到聖經裡的敬拜模式,這可能會成為我們現今敬拜的榜樣。」

► 如果神要設計敬拜,會是什麼樣的呢?把你所知的聖經中的敬拜總結一下。

介紹:神要求合宜的敬拜

在第二課,我們從啟示錄看到真正的敬拜是敬拜聖潔的神。我們從詩篇十五篇看到,神要求敬拜祂的人要聖潔。在第三課中,我們問,「敬拜的人要如何接近聖潔的神?」

有人說,神不在乎我們怎樣敬拜;祂只在乎你的心是否正確。誠然,心是敬拜的根本。然而,我們從聖經中有充分的見證,神非常在意人們如何敬拜祂。

敬拜的形式很重要,因為我們的敬拜會影響我們對神的認識。在前一課中,我們看到對神扭曲的印象會帶來扭曲的敬拜。扭曲的敬拜也確實扭曲了我們對神的印象。當以色列人像迦南人崇拜他們的神一樣崇拜耶和華時,他們很快就相信神的本性和迦南人的神一樣。他們開始相信神和迦南人的神一樣,是愛復仇的,是不可靠的。[1]

敬拜的形式很重要,因為我們如何敬拜常常反映出我們為什麼敬拜。有愛的心,會樂意以榮耀神的方式敬拜神。一顆不情願、不順服的心,會按自己的方式敬拜,而不是按神的方式敬拜。

許多大學課程對研究論文的形式有一定的要求。它們要求要有封面、註腳和一定的邊距。這些細節並不是論文中最重要的部分;內容是最重要的。然而,許多教師注意到,一個注重細節的學生通常也注重內容;他們想要做到最好。另一方面,一個忽視這些要求的學生通常在內容上也粗心大意。論文的形式往往反映了論文的內容。我們敬拜的方式常常反映了我們內心的態度。我們怎樣敬拜常常與我們敬拜的理由有關。因此,神在乎我們怎樣敬拜。

  • 該隱將祭物獻給耶和華。該隱是種地的人。他帶來地裡的土產,耶和華卻不顧念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沒有恰當地敬拜顯示了他內心的態度。該隱的供物對他自己是方便的,但神不悅納他的敬拜(創4:1–5)。

  • 亞倫造了一個金牛犢用以來敬拜耶和華。他說,「明日要向耶和華守節」(出32:1–5)。也許亞倫相信他可以用討百姓喜悅的方式敬拜神,但神不悅納他的敬拜。

  • [2]拿答和亞比戶在西奈山見到了以色列的神(出24:1–11)。除了摩西之外,他們比任何人都更接近神,但在他們在會幕中做祭司的第一天,他們在神面前未經許可便獻上凡火。作為回應,來自耶和華的火吞噬了他們。摩西向他們悲傷的父親解釋了神的審判;「這就是耶和華所說,我在親近我的人中要顯為聖,在眾民面前,我要得榮耀」(利10:1–7)。這些祭司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獻祭,而不是服從神的命令。神不悅納他們的敬拜。

  • 烏西雅是個很好的君王。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歷代志下這樣總結他的統治:「因為他得了非常的幫助,甚是強盛」(代下26:15)。可悲的是,這不是烏西雅故事的結尾。「他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華─他的神,進耶和華的殿,要在香壇上燒香」(代下26:16)。他嘗試以他自己的方式敬拜神,就被神以大麻風擊打(代下26:1–21)。神不悅納他的敬拜。

  • 被擄後的猶太人把畸形的祭品帶到聖殿。他們沒有獻上合宜的祭物,可見他們的心是漫不經心的。他們不是真正愛神,所以神不悅納他們的敬拜(瑪1:6–14)。

神關心祂是如何被敬拜的。這些例子表明,如果讓我們自己去做,我們就不會以榮耀神的方式親近神。在我們看來合宜的事,神可能不悅納。我們敬拜必須有祂的引導。

既然敬拜意味著榮耀神,我們的敬拜必須由神的屬性,而不是由我們的願望來決定。神所喜悅的事,我們自己不能斷定;我們必須看顧神的話,學習如何以討神喜悅的方式敬拜。


[1]在彌迦書六章6–7節,宗教領袖嘗試以孩童獻祭來賄賂耶和華。他們認為耶和華像摩洛一樣期待孩童獻祭。
[2]

「如果你是舊約祭司,你像你現在服事祂一樣在舊約時代服事祂,神還有多久就會殺了你?」

沃倫·威爾斯比

(關於敬拜的嚴肅性)

與神同行:敬拜作為關係中的恩典

聖經第一次描繪敬拜是在伊甸園中,「耶和華神在園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聽見神的聲音……」
(創3:8)。這顯示了神對敬拜的理想狀態:人與他的創造者之間不間斷的交通。在人墮落之前,人與神的交流並沒有被罪阻礙。在園中敬拜是簡單而不複雜的。

在伊甸園裡,我們看到神渴望與他的受造之物相交。在墮落之前,人類享受著與神完全的交通;
只有在罪敗壞了人的本性之後,人才隱藏自己離開神。

在整個舊約中,「與神同行」一詞被用來表明敬拜包括與神的關係。以諾與神同行;挪亞與神同行;亞伯拉罕被命令與神同行(創5:24; 6:9; 17:1)。每一個例子都顯示了一個人通過花時間與神建立關係。正確的敬拜是建立在與神正確的關係之上。

創世紀三章8節表明敬拜是基於關係。這也表明,只有神的恩典,敬拜才能成為可能。異教徒的神希望人類能找到一種合適的崇拜方式來安撫神。相反地,耶和華仁慈地提供適當的敬拜方式。
三個例子說明了這一點。

神使敬拜對亞當和夏娃而言成為可能

人墮落之後,神沒有義務尋求甚至悅納亞當和夏娃的敬拜。他們違背了神的律法;他們敗壞了祂的創造物;他們理應受到審判。

在他們犯罪之後,亞當和夏娃逃離神的面(創3:8)。亞當和夏娃沒有別的行動;他們只能等待死亡。他們所知道的唯一反應就是躲避立法者,但神在恩典中召喚亞當。神的恩典使敬拜成為可能。如果我們只靠自己,就沒有辦法接近聖潔的神。只有藉著祂的恩典,我們才被呼召去敬拜。

神使敬拜對亞伯拉罕而言成為可能

► 讀創世紀十八章1–8節。

在第一課中,我們看到希伯來語中一個表示敬拜的詞(Shachah)的意思是「跪拜」或「敬拜」。這個詞第一次出現是在創世紀十八章2節。亞伯蘭坐在帳棚門口的時候,耶和華和兩個天使顯現。亞伯蘭從帳棚門口跑出來迎接他們,俯伏在地。亞伯拉罕屈身敬拜。

注意,神在這個故事中是主動的一方;祂來見亞伯拉罕。神使敬拜成為可能。在舊約和新約中,敬拜只有靠著恩典才可能。舊約中的獻祭不是用來安撫憤怒又不希望與人建立關係的神的;它們是神親自設計的,作為神與罪人和解的方法。即使在舊約中,敬拜也只有通過神的恩典才能成為可能。在我們自己裡面,我們沒有獻上合宜敬拜的能力。

神使敬拜對雅各而言成為可能

► 讀創世紀二八章10–22節。這個故事揭示神在敬拜中的什麼角色?

聖經中最令人驚訝的敬拜畫面之一出現在創世紀二八章10–22節。雅各的過去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是一個敬拜者。他不符合詩篇第十五篇的條件。他不是在尋求神;事實上,他是在逃避他自己的欺騙行為所造成的問題。沒有一本論敬拜的書說,「可悅納的敬拜,是出於那些逃避自己罪後果的騙子。」

[1]然而,儘管雅各不配,神卻向他顯明祂自己。神的恩典使像雅各這樣不配的人也能敬拜神。沃倫·威爾斯比(Warren Wiersbe)寫道,「神仁慈地在我們最意想不到的時候——甚至在我們最不配的時候——闖來見我們。當敬拜不再是體驗恩典,也就不再是體驗榮耀。[2]

只有藉著恩典,神才邀請我們到祂面前。我們的敬拜是對祂恩典的回應。我們在敬拜上所做的,沒有一樣配得上祂;只有祂的恩典才能使我們敬拜。

雅各的故事證明了敬拜耶和華和敬拜假神之間的一個巨大區別。假神的敬拜者建造祭壇,試圖贏得他們神的青睞。在迦密山有巴力的先知,「從早晨到午間,求告巴力的名說,「巴力啊,求你應允我們!」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的。他們在所築的壇四圍踴跳(王上18:26)。

► 讀列王記上十八章20–39節來看真假敬拜的差異。

巴力的先知試圖說服巴力向他們顯現。這種模式在偶像崇拜中反覆出現。祭壇和祭祀是為了贏得偶像的青睞。

與此完全相反,神仁慈地在敬拜中向祂的子民顯現祂自己。以利亞滿懷他所服事的神會回應祂禱告的信心修建祭壇。

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耶和華啊,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又知道我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王上18:36)

在創世紀中,先祖們建造祭壇不是為了獲得神的注意,而是為了紀念神顯現自己的地方。祭壇並沒有得到神的喜悅;它頌揚了祂的恩典。雅各告訴我們,敬拜只有藉著恩典才有可能。我們絕不能認為我們的敬拜使我們配得神的青睞;我們因恩典而敬拜。

當神使敬拜成為可能時,會發生什麼事?雅各變了。這一轉變在30年後才完成,但轉變是從伯特利開始的。敬拜(即使是由像雅各這樣不完美的人給出的不完美的敬拜)改變了我們,為我們做了我們自己永遠不能做的事。

自我檢討

問問你自己,「我是因敬拜而改變,還是只是跟著習慣做事?我上一次因為在敬拜中與神相遇而改變我的行為、信仰或態度是什麼時候?」


[1]

在虛假的敬拜中,一個人修築祭壇來獲取偶像的青睞(行為)。

在真實的敬拜中,一個人修築祭壇來頌讚神的恩寵(恩典)。

[2]威爾斯比,《真正的敬拜》(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2000), 72頁

亞伯拉罕:敬拜要求人順服

► 讀創世紀二二章1–19節。這故事中對敬拜的要求是什麼?

亞伯拉罕犧牲他的兒子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敬拜行為。在這個故事中,強調了亞伯拉罕的順服。神說,「我帶著你的兒子……去……把他獻上……」,三條命令。亞伯拉罕「帶著他的兒子以撒.....就起來去……拿刀要殺他的兒子。」亞伯拉罕遵守每一條命令。

亞伯拉罕犧牲以撒表明真正的敬拜需要完全的順服。敬拜不僅僅是感覺或情感;敬拜不只是聽歌手唱歌或講員講道;敬拜是對神的積極回應。

回到創世紀十八章,亞伯拉罕的故事。在故事的開頭,我們看到敬拜是順服的服事。亞伯拉罕看見三個陌生人向他的營地走來。他跪倒在地。他敬拜。

然後我們看到亞伯拉罕忙著服事。他給他們水洗腳;就急忙進帳棚叫撒拉做餅。他準備好食物擺在他們面前。他扮成侍從的樣子,在他們吃飯的時候站在樹下。這都是僕人向主人盡心盡力的言語。真正的敬拜者有一種樂意服事的態度。

在敬拜中順服的必要性貫穿舊約全書。亞伯的獻祭被悅納,因為它符合神獻祭的要求。亞伯帶來了他羊群中頭生的和他們的肥肉(創4:4)。亞伯以順服的心將他最好的帶來獻祭。相比之下,該隱想以最容易的方式履行他的職責。

從掃羅的生平可以看出敬拜中順服的必要性。當掃羅違背神的命令,沒滅絕亞瑪力人所有的牲畜時,他試圖為自己開脫,聲稱最好的牲畜都被留下要作祭物。撒母耳回答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

► 讀撒母耳記上十五章1–23節。

神不悅納帶著悖逆的心的敬拜。

真正的敬拜能加深人與神的關係。再看看亞伯拉罕的故事。創世紀十八章以亞伯拉罕侍奉神開始;這一章以關係結束。耶和華說,「我所要做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亞伯拉罕聽到神的意圖後,就大膽地與神商議所多瑪的命運。發生了什麼事?神的僕人也是神的朋友。

只有在敬拜中,我們才能真正認識神。只有在敬拜中,我們才能學習神的心,大膽地去求問。正是在順服的敬拜中,我們與神的關係才會加深。可悅納的敬拜包括順服(服事)和關係。敬拜神的亞伯拉罕既是神的僕人,也是神的朋友。

今日符合聖經的敬拜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參加禮拜就被帶到神的同在中,而另一些人參加同樣的禮拜卻怎麼也不見神?有人獻上禮物,就蒙福;其他人付出了,卻不快樂。不同的是一顆順從的心。

無論我們的敬拜多麼美好,無論樂師多麼有才華,無論講道多麼有力,如果敬拜不是出於順從的心,那就是該隱的敬拜。該隱的敬拜說,「我可以用我自己的方式獻上我自己的祭物。
這就夠了。」真正的敬拜來自順從的心。

自我檢討

問你自己,「我是否是一位順服的敬拜者?我的敬拜是在像亞伯的心還是該隱的心?」

獻祭:敬拜作為儀式

在人類墮落之前,敬拜只存在於神與人之間的簡單關係中。罪敗壞了人的本性之後,人需要一個進入神面前的過程。在恩典中,神建立了獻祭的制度。當神在花園裡殺死一隻動物,用它的皮為亞當和夏娃做衣服時,就有了獻祭的開始。利未記為以色列人的敬拜組織了祭祀制度(利未記1–7章、16章)。

當我們讀出埃及記和利未記的時候,我們清楚地看到敬拜的細節對神來說很重要。對於那些認為
「只要我們敬拜,神就不在乎我們如何敬拜」的人,出埃及記和利未記告訴我們,我們敬拜的方式對神來說很重要!神給了敬拜的明確指示。這就像神在亞當和夏娃墮落後對他們的啟示一樣,是神恩典的記號。耶和華明確指示說,「你們要這樣親近我。」這是一種恩典的行為。

對以色列人來說,敬拜在他們進入神的殿之前就開始了。準備敬拜的過程顯示了他們對神和祂的家的敬畏。上行之詩顯示,即使是去耶路撒冷的旅程也是在敬拜(詩篇120–134篇)。敬拜的儀式不是虛空的;獻祭的每一方面都提醒敬拜者真敬拜的重要性。

獻祭展現對神完全的順服

一些基督徒誤解了舊約的祭祀制度。他們想像了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以色列人故意違反神的律法,帶來毫無意義的祭物,然後立即回到同樣的罪惡中,沒有改變心意。

在某些情況下這是真的。神回應道,「我厭惡你們的節期,也不喜悅你們的嚴肅會。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納,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摩5:21–22)。

然而,這是人的失敗,不是神的失敗。當人沒有遵行神的命令時,祭祀制度就失敗了。神的計劃是讓人用犧牲和獻祭來反映內心的悔改。

與節期相關的儀式向以色列人顯示了敬拜行為的重要性。每個細節都傳達了以色列人對耶和華的敬畏。以色列人的敬拜不是空洞的儀式;這些儀式象徵著他們降伏和順服的現實。敬拜者把他的手放在動物的頭上,表明自己與祭物的死亡聯繫。他這麼做是在承認,「這本來該是我,我犯了該死的罪」(見利1:4)。

神以祂的同在尊榮真的敬拜

以色列人的敬拜隨著聖殿的建造而進一步組織起來。與會幕一樣,聖殿的每一個細節都表明以色列人對神的虔誠服從(歷代志下1–7章)。獻祭的莊嚴和聖殿敬拜的正式使以色列人想起耶和華的威嚴和必須以謙卑的心接近祂。

為聖殿敬拜精心規劃的敬拜儀式並沒有妨礙神的同在。歷史上最有組織的儀式之一一定是聖殿的獻殿儀式。大衛多年前就計劃建造聖殿。聖殿建成後,所羅門主持了一個美麗的獻殿儀式,這在歷代志下五章中有描述。音樂家們演奏鈸、豎琴和七弦琴。120名祭司吹響了號角。唱詩班唱讚美詩。他們唱著歌,「那時,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神的殿」(代下 5:13–14)。

今日符合聖經的敬拜

有些人反對任何敬拜的結構和形式。他們認為任何有計劃的禮拜儀式都會阻礙衷心的敬拜。然而,聖經敬拜是有結構的。

如果我們決心要把最好的事奉給神,敬拜祂就值得我們仔細計劃。我們為事奉計劃的用意不是要用我們美麗的事奉來吸引人,而是要把我們最好的敬拜獻給神。

在聖經中,無論是精心安排的敬拜(如聖殿的獻殿儀式),還是組織較不嚴密的敬拜(如西元一世紀的家庭教會聚會),都蒙神同在的祝福。而且,無論是結構嚴謹的敬拜(如耶利米時代的聖殿敬拜)還是結構鬆散的敬拜(如在哥林多混亂的敬拜),都可以在沒有神在場的情況下進行。問題不在於結構;問題是順服神,渴望神的同在。

自我檢討

問問你自己,「我的公開敬拜(不論多麼正式或多麼不正式的場合)是否來自順服的心?」

詩篇:敬拜作為讚美

詩篇是以色列人的敬拜之書。這是一本讚美詩;這是一部祈禱集;它是正確敬拜的嚮導;這是一本正直生活的手冊。詩篇是以色列人敬拜的中心。

在敬拜中讚美

[1]詩篇顯示真正的敬拜非常強調讚美。除了詩篇88篇,每篇詩篇都包含一些讚美的陳述。利未記的儀式提醒我們聖經崇拜的莊嚴;詩篇提醒我們在符合聖經敬拜裡的喜樂。詩篇120–134篇顯示了猶太朝聖者前往耶路撒冷敬拜時的喜悅。讚美是敬拜的核心。

詩篇中的讚美反映了真正敬拜的喜樂。讚美顯示我們對神的喜悅。真正的敬拜包括讚美神和祂的作為。

在敬拜中的哀歌

哀歌的詩篇顯示了符合聖經敬拜的另一個面向;敬拜使敬拜者與神完全誠實。在哀歌的詩篇中,詩篇作者表達了對這個世界不公的沮喪。在詩篇十篇1節,詩篇作者說,「耶和華啊,你為什麼站在遠處呢?在急難的時候,為什麼隱藏呢?」為什麼神允許惡人在叛逆和驕傲中行事。因為敬拜是建立在與神的關係上,所以敬拜者可以誠實和開放地說話。

詩篇十篇以宣告信靠神結尾。

耶和華永永遠遠為王;外邦人從他的地已經滅絕了。耶和華啊,謙卑人的心願,你早已知道(原文是聽見)。你必預備他們的心,也必側耳聽他們的祈求, 要給孤兒和受欺壓的人伸冤,使強橫的人不再威嚇他們(詩10:16–18)。

這個宣告基於信靠神。雖然作惡的人繼續行不公義的事,詩篇作者確信神會做對的事。

我們在約伯記中也看到了同樣的誠實。這樣的誠實是建立在與神親密的關係之上的。這才是真正的敬拜,是神所悅納的敬拜。


[1]

「確保持續以神為樂。」

理查·巴克斯特

今日符合聖經的敬拜

詩篇包括兩種類型的讚美。有些詩篇陳述讚美的理由;還有一些詩篇沒有明確的理由,只是命令人去讚美。對神的屬性和大能作為的讚美被稱為「描述性讚美」;沒有特定內容的讚美被稱為
「宣告性讚美」。描述性讚美的例子包括詩篇,如詩篇19、105和136篇。陳述性讚美的例子包括詩篇148–150篇。

在今天的敬拜中,這兩種類型的讚美通常由讚美合唱(宣告性讚美)和讚美詩(描述性讚美)來代表。兩者都應該是敬拜的一部分。合唱的簡約吸引著敬拜者敬拜神。讚美詩的深度教導了關於神本質的深刻真理。

宣告性讚美

哦,千萬張口都歌唱讚美我救贖主,

我神我王的榮耀,

祂恩典的得勝![1]

描述類讚美

我們的神是堅固的保障,

是永不斷絕的保障。祂是我們的幫助者,

在氾濫的人間病魔中,因為我們的宿敵仍想要給我們製造禍患;

祂有大能大力,而且,懷著恨惡,

在地球上沒有祂的對手。[2]

自我檢討

詩篇作者的敬拜顯示祂以神為樂。問問你自己,「我是否真的以神為樂?」

 

[1]           查爾斯·衛斯理《哦,萬口都讚美》,2023年1月12日瀏覽。https://library.timelesstruths.org/music/Oh_for_a_Thousand_Tongues_to_Sing/

[2]           馬丁路德《神是我們堅固保障》,2023年1月12日瀏覽。https://library.timelesstruths.org/music/A_Mighty_Fortress_Is_Our_God/

先知:敬拜作為宣講

獻祭、會幕和聖殿的律法顯示了敬拜儀式的價值。然而,先知們指出,沒有心靈崇拜的儀式是空虛的。當以色列人開始遵循儀式,心不順服的時候,先知帶來了神審判的訊息。他們宣告神不再悅納一個悖逆民族的祭物。

先知表明,宣揚神的訊息就是敬拜。在我們的服事中,我們不應該把敬拜和講道分開。神的道是真理的敬拜。宣講肯定了神在我們之上的權柄和祂在我們生命中的智慧。這就是敬拜;這是對神的榮耀。

先知的訊息

沒有實際意義的儀式不是敬拜。

阿摩司宣佈神拒絕了以色列人的祭物。為什麼?因為敬拜者的生活方式是罪惡的(摩5:21–22)。以賽亞說明以色列人的節期是神的累贅。為什麼?因為她的雙手沾滿了鮮血。

在敬拜前,神命令敬拜者,「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行,要止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賽1:13–17)。

神對不反映內心真實情況的儀式沒有好印象。

真正的敬拜要求我們獻上最好的。

亞伯拉罕將自己的兒子獻給神。他盡了最大努力。亞伯把他羊群中頭生的帶來;他盡了最大努力。利未記要求用最好的動物作祭物。大衛拒絕獻上一份免費的禮物(撒下24:24)。在每一種情況下,敬拜都需要我們竭盡全力。

這訊息在先知書上也有記載。瑪拉基警告不要帶劣等動物來做祭物(瑪1:6–8)。哈該警告審判,因為人們更關心自己的房子,而不是神的殿(哈1:8–11)。真正的敬拜需要我們竭盡全力。

真正的敬拜包括我們整個人生。

阿摩司對以色列的背道給出回應。解決方案不是更多的獻祭;而是公義的生活,「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摩5:24)。[1] 先知並不反對聖殿崇拜和獻祭。他們反對不伴隨公義生活的敬拜。

在聖經中,我們看到真正的敬拜涉及生命的方方面面。在摩西五經中,關於敬拜的律法與關於道德行為的律法並列;他們之間沒有分離。在歷史書中,以色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不順服導致了以色列人敬拜的地方——聖殿的毀滅。先知們宣告,由於以色列人的不順服,神已經拒絕了他們的崇拜。在新約中,耶穌提醒法利賽人,如果沒有憐憫的生活,諸如安息日之類的敬拜活動就毫無意義(太12:7)。

先知的例子:講道和宣告就是敬拜

先知們表明,宣講神的話語就是敬拜。想像一下耶利米荒謬地站在聖殿前說,「進聖殿去唱讚美詩,獻上你的祭物。那就是敬拜。等你完成了,我就把神的道傳給你。」不!耶利米的宣告本身就是一種敬拜的行為。耶利米宣講神拒絕了以色列人的敬拜,因為他們過著罪惡的生活。這就是敬拜,承認神聖的神的純潔和承認神的價值。


[1]一些學者說,先知拒絕聖殿制度。然而,許多先知都與聖殿密切相關。以賽亞在聖殿裡看見了主。以西結預言了一個充滿神榮耀的重建聖殿。哈該鼓勵所羅巴伯重建聖殿。先知並沒有棄絕祭物;他們拒絕濫用祭物。

今日符合聖經的敬拜

有些教會把敬拜和講道分開。他們說,「我們將從敬拜開始。」敬拜結束後,他們開始講道。這有兩個危險。

  1. 這意味著敬拜被限於音樂。這類對敬拜的觀點僅僅著重於情感。真正的敬拜不僅僅是音樂和歌曲。
  2. 它把宣告和敬拜分開。我們在教會所做的一切都應該是敬拜。音樂、禱告、經文、講道,甚至奉獻都是敬拜的一部分。

自我檢討

問問你自己,「我的講道是敬拜的一部分嗎?在我講道的時候,我是否是以尊崇神價值的信使的角色來傳講?」

敬拜危險:不平衡的敬拜

(1) 過度隨意的敬拜

當我們忘記敬拜聖經需要順服時,我們就可能開始把神當作一個不受尊重的朋友。過度隨意的敬拜方式會助長這種態度。我們絕不能忘記,神是一位可畏的神,祂要求我們完全順服。祂是「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神」(提前1:17)。有些教會忘記了神的威嚴,把敬拜當成與老朋友喝一杯咖啡。

(2) 過度正式的敬拜

當我們忘記聖經中的敬拜是敬拜一位想要與我們建立關係的神時,我們就可能開始把神當作一個遙遠的神。過於正式的敬拜方式會助長這種態度。有些教會不允許信徒有機會體驗與神的親密關係;而把重點完全放在祂的威嚴和偉大上。

在敬拜中,我們需要體驗神對祂的創造那威嚴的權柄和祂與祂的兒女的親密關係。

自我檢討

回想一下你最近的敬拜。問問你自己,「敬拜的哪些部分能鼓勵敬拜者尊榮神的威嚴?敬拜者離開時,對我們偉大的神有感覺嗎?」然後問問你自己,「敬拜的哪些部分能鼓勵敬拜者體驗神的親密關係?他們離開聚會時,知道神深愛他們嗎?」

結論:一位目睹聖殿獻殿人的見證

聖殿獻殿是什麼樣的呢?或許可以這樣來描述:

「我在聖殿獻殿的現場。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我們期待那樣的敬拜很多年。」

「好多年?是的,好多年!大衛王已經制定了建造聖殿的計劃,並在他死前交給了所羅門。現在聖殿完工了,等待已久的獻殿儀式正在舉行。」

「這是很美麗的設計,是戲劇般的服事。想像一下……」

  • 獻祭二萬二千頭牛和十二萬隻羊

  • 上百人的詩班唱大衛的讚美詩

  • 樂隊擁有數不清的鈸、琴,和絲弦的樂器,和一百二十個號角

  • 祭司和利未人穿著最好的白細麻布衣服

  • 有史以來人所建造的最美的建築之一

  • 敬拜的每一個環節都有金銀器具

「這是一項美妙的服事,但在我的記憶中,這個活動的美妙並不是最重要的。我記得最清楚的是,當樂師們開始演奏和歌唱時,『耶和華的榮耀充滿了神的殿。』神的同在充滿了聖殿,直到祭司們不能履行他們的職責。對神的服侍被神接管了!」

「那次難忘的場景已經過去很多年了。我並不是說,從那天起,我參加的每一場敬拜都有同樣明顯的神同在的跡象;那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然而,在我參加的每一項儀式中,我都期待著神的同在。」

「有時,祂的存在是戲劇般的;有時,卻很安靜。有時,在歌聲中可以感受到祂的同在;有時,祂透過講道說話。有時,我的情緒被觸動;有時,祂的真理會打動我的心靈和意志。有時,我滿懷鼓舞地離開;有時,我覺得自己有罪。」

「不管神選擇如何出現,我都珍惜祂的存在。我可能再也見不到如此戲劇般的神的同在了,但我每次敬拜都能進入祂的同在。」

小組討論

► 作為這堂課的應用,討論下面的問題:

以斯帖是一個真誠的基督徒,喜歡參加她村子裡的敬拜。充滿活力的音樂和團契使我們從日常生活的困難中得到可喜的改變。當她全心全意地敬拜神時,她愛她所經歷的感覺和情緒。然而,以斯帖發現她很難把精力投入到她的婚姻和日常生活的職責中,就像她投入到周日早上的敬拜中一樣。你會怎麼勸以斯帖?

第三課回顧

(1) 神在意我們如何敬拜,因為:

  • 我們的敬拜會影響我們對神的認識。

  • 我們如何敬拜常常反映出我們為什麼敬拜。

(2) 敬拜就是關係——與神同行。

  • 神為亞當和夏娃提供了敬拜的方式。

  • 神採取主動使敬拜對亞伯拉罕而言成為可能。

  • 神的恩典使敬拜對雅各而言成為可能。

  • 當我們與神同行時,我們的生命被轉變。

(3) 敬拜以順服開始。

  • 敬拜不僅僅是情感或感受。

  • 敬拜是對神的命令主動順服。

  • 順服神加深我們和祂的關係。

(4) 敬拜包含儀式(舊約獻祭)。

  • 獻祭代表完全順服神。(羅12:1)

  • 神以祂的同在尊榮真正的敬拜。(歷代志下第五章)

  • 公開的儀式必須來自順服的心。

(5) 敬拜包括讚美(詩篇)。

  • 詩篇顯示敬拜包括讚美。

  • 詩篇顯示敬拜包括哀歌。

(6) 敬拜包括宣講(先知書)。

  • 敬拜不僅是讚美;也包括對真理的宣講。講道就是敬拜。

  • 先知教導沒有實際意義的儀式不是敬拜。

  • 先知教導真正的敬拜要求我們獻上最好的。

  • 先知教導真正的敬拜包括我們整個人生。

第三課作業

  1. 列出你從這一課舊約敬拜中學到的三個敬拜原則。用一頁紙的篇幅討論在你的教會敬拜中應用每一項原則的實際方法。
  2. 在下節課開始時,你會針對這節課的內容接受測試。認真預習測試問題。

第三課測試

  1. 根據這節課的內容,列出兩個聖經中所提到的神所拒絕的敬拜的例子。

  2. 「與神同行」這個詞顯示敬拜包括與神的_____。

  3. 根據這節課的內容,列出神開恩,使之可以敬拜神的三個不配的人。

  4. 亞伯拉罕獻以撒表明真正的敬拜要求人完全____。

  5. 亞伯和該隱的敬拜的區別是什麼?

  6. 敬拜者將他的手按在祭牲的頭上的意義是什麼?

  7. 在詩篇中,有兩種讚美。____的讚美是對神的屬性和大能的作為的讚美。____的讚美沒有特定的內容。

  8. 先知們表明,____神的話語就是敬拜。

  9. 列出先知所說關於敬拜的三種層面。

  10. 列出關於敬拜兩種危險的不平衡。

  11. 憑藉記憶寫下彌迦書六章6–8節。

Next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