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敬拜導論
基督教敬拜導論
Audio Course Purchase

Search Course

Type at least 3 characters to search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results found

Lesson 2: 神與敬拜者

1 min read

by Randall McElwain


課程目標

  1. 認識聖經如何描繪神和祂在我們敬拜中的角色。

  2. 理解神對敬拜者的要求。

  3. 努力達到神對敬拜者的要求。

  4. 感激神那允許人進入祂的同在中敬拜祂的恩典。

課程準備工作

背誦啟示錄五章9–14節。

介紹

有一個小組正圍坐著討論本周的聖經學習主題。討論的主題是,「神是怎麼樣的?我們該如何敬拜祂?」

撒拉先開口,「當我想到神的時候,我就會想到一個留著長長的白鬍子的祖父。祂視我們為孫輩。當我們犯罪時,祂會難過,但祂愛我們,明白我們在盡力做。我不認為神在乎我們怎樣敬拜,只要我們表現出我們愛祂。」

漢娜回答,「我認為神就像一位苛刻的父親。祂不跟祂的孩子們走得很近,但祂會觀察我們是否聽話。在敬拜中,我們要表現出我們順服。我不喜歡那些把神當作我們朋友的歌;我們必須記住,祂是我們天上的主人,我們是祂的僕人!我去教會是為了瞭解神希望我做些什麼。」

阿比蓋爾對這些答案都不滿意,「我把神當成朋友。聖經上說,神喜歡給祂的孩子好的禮物。我去教會是為了知道神要為我做什麼。我禱告,告訴祂我需要什麼。我聽講道和音樂來學習神將如何祝福我的生命。神要賜下美好的禮物;我去教會接受這些禮物。」

這些女孩對神的看法各不相同。因此,每位女孩對敬拜有不同的期望。

撒拉期待神是一個慈祥的神,不太關心我們敬拜的細節。在她理想的服事中,每個人都會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敬拜。撒拉會對會幕中的敬拜感到驚訝。她會發現神關心敬拜的每一個細節。

漢娜認為神遙遠而令人生畏。她會對詩篇中親密的語言和約伯對神真實的抱怨感到不舒服。她理想的敬拜是敬拜者與神保持一定的距離。禱告要是正式而有條理的。音樂要是宏大的,但沒有人情味。漢娜不會享受一世紀家庭教會的親密團契。

在阿比蓋爾的心目中,神是一個僕人,在那裡滿足人類的需要。當阿比蓋爾離開聚會時,她會問,「我從中得到了什麼?」聚會中音樂必須符合她個人的喜好。禱告內容必須專注於個人的需要。講道必須是實際的,必須回應她自我感覺的需要。阿比蓋爾會對聖殿式的敬拜感到失望。聖殿式的敬拜是要把祭物獻給神,而不是神把禮物帶給人。

每一位女孩都在尋找能反映她對神理解的敬拜儀式。我們對神的認識對我們的敬拜有很大的影響。

► 討論你對神的認識。你對神的認識如何影響你的敬拜。

在這節課中我們會探討兩個問題:

(1) 我們所敬拜的是誰?

既然敬拜是將應得的榮耀歸給神,我們對神瞭解得越多,我們就越有能力去敬拜真正的神。對神形象的扭曲理解會帶來扭曲的敬拜。

聖經中對偶像崇拜的描述說明了這一原則。巴力是生育之神,是不受控的無度之神。巴力的先知是如何敬拜的?無度的情緒和極端的表達,「他們大聲求告,按著他們的規矩,用刀槍自割、自刺,直到身體流血」(王上18:28)。

(2) 神對敬拜者的要求是什麼?

因為神是聖潔的,我們如何進入祂的同在中?神對那些敬拜祂的人的要求是什麼?

假神如巴力和摩洛是不聖潔的;他們的崇拜者不需要是聖潔的。拜巴力的人變得像巴力一樣,道德上不潔。我們崇拜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

真神是聖潔的。因此,祂需要聖潔的子民。敬拜耶和華的,就像耶和華一樣;他們是聖潔的百姓,敬拜聖潔的神。

我們所敬拜的是誰?

[1]想像你正在欣賞美麗的日落。[2] 突然,你停止看日落,給自己拍一張照片:「看日落的我。」這就是所謂的「自拍」,一張你自己的照片。你的注意力已經從日落轉移到了你自己身上。自拍的人對自己的存在,而不是他們所觀看的事物感興趣。

神配得我們最好的敬拜。但當我們專注於我們敬拜的品質,而不是我們所敬拜的神,我們就創造了一張宗教自拍(「我敬拜神」)。我們絕不能讓我們對敬拜卓越程度的關注,取代我們對我們所敬拜的神的關注!

C.S.路易斯寫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敬拜服事而不是神身上便是偶像崇拜。更近期的D.A.卡森警告說,我們可能會被誘惑「去敬拜敬拜,而不是敬拜神」。[3]

敬拜不能成為真正的敬拜,直到我在對神的敬拜中迷失自己。在真正的敬拜中,我更關注神,而不是我努力敬拜的品質。真正的敬拜專注於神,而不是自己敬拜經歷的品質。

正如我們在第一節課中所提到的,第一條誡命告訴我們我們所敬拜的是誰,「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20:2–3)。既然敬拜意味著給神祂應得的榮耀,那麼敬拜的探討應該從問神是誰開始。啟示錄中的四首讚美詩對這個問題給出了部分答案。

我們敬拜創造主(啟示錄第四章)

► 請大聲讀啟示錄第四章。花點時間想像一下天堂般的景象。關於我們所敬拜的神,這一章告訴我們什麼?

有了開向天堂的天窗,啟示錄第四章讓我們一瞥我們所敬拜的創造主。

創造主掌握主權。

神坐在世界之上。「寶座」一詞在本章中使用了14次。祂是耶和華全能的神;祂掌握主權。敬拜必須始終承認神的主權。在敬拜中,我們表達對至高主宰神的順服。祂是慈愛的父,但祂是至高無上的。

創造主是聖潔的。

根據聖經全文的教導,神是聖潔的神。

  • 神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神是聖潔的」(利19:2)。

  • 人們讚美神,說,「但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詩22:3)。

  • 先知以賽亞看見天使在寶座周圍敬拜,「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賽6:3)!

  • 使徒約翰看到在天堂裡,長老們在呼喊,「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4:8)」。

我們敬拜一位聖潔的神

創造主是永恆的。

祂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啟4:8)。

大衛指出欣賞被造物之美便能撇見神的榮耀,「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
(詩19:1)。」創世記的第一章以神作為造物主開始;聖經的最後一卷書再次提醒我們,神是造物主,祂將永遠統治祂所創造的一切。

這顯示了正確的敬拜焦點。我們受造之物敬拜造物主。敬拜應該是關於祂,而不是關於我們。當我們沉浸在對造物主的崇拜中,天堂再次宣告祂的榮耀。

我們敬拜救贖主(啟示錄第五章)

► 請大聲讀啟示錄第五章。這些莊嚴的場景告訴我們哪些關於我們所敬拜的神的事?

作為基督徒,當我們記起宇宙之王已經為我們預備了救贖時,我們絕不能失去對這救贖的驚奇感受。在啟示錄第五章,我們看到神的羔羊,也就是世界的救贖主,被人敬拜。耶穌在啟示錄中被稱為「羔羊」28次。這是啟示錄的中心異象之一。

我們因為救贖主的本質而敬拜祂。

祂是猶大支派的獅子。祂是大衛的根。祂是被殺的羔羊。祂是羔羊,有七隻角和七隻眼睛(啟5:6),是完美的象徵。在敬拜中,我們因耶穌的本性而尊榮祂。敬拜是「基督榮耀完美的盛宴」(約翰·派伯)。

我們因為救贖主存在的地方而敬拜祂。

在啟示錄五章6節中,耶穌是天上敬拜的中心。祂在寶座和四活物中間,在眾長老中間。希伯來書的作者給出了一個奇妙的承諾,我們的保惠師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12:2)。

我們因為救贖主所做的而敬拜祂。

為了強調神的價值,一些教師錯誤地建議我們應該只因為神是誰,而不是因為祂為我們做了什麼而敬拜祂。啟示者約翰表明,屬天的敬拜因羔羊所做的事而讚美祂。「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啟5:12)。

這種模式在詩篇中可以看到。詩篇第一三四篇命令我們讚美主。它沒有給出理由;我們讚美祂,因為祂是神。接著是詩篇一三五一三六篇,讚頌神在以色列歷史上所做的一切。神的品格,以及祂大能的作為,都值得讚美。我們應該讚美神的本性和祂所做的一切。

我們敬拜君王(啟11:15–18)

啟示錄十一章對在天堂的敬拜給出了另一個視角。在這個場景中,長老們崇拜已經獲得合法王位的君王。雖然地上的各個國家反抗祂,但他們最終必須降服於祂的權威。「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11:15)。

在這首讚美詩中,君王因祂對世界的公義審判而受到讚美。這首讚美詩提醒我們,神以大能掌權。列國雖然發怒,神卻按公義審判他們。

敬拜就是在真理中敬拜。真正的敬拜不會輕視神可畏的審判。再者,啟示錄中的崇拜與詩篇中的崇拜是一致的。詩篇九六篇是獻給耶和華的新歌。在這首歌中,神在列國中被讚美。祂比萬神更令人敬畏。祂受人稱讚,因祂按公義審判百姓。真正的敬拜知道我們必須敬畏神;我們把祂當作君王來敬拜祂。

我們敬拜得勝的新郎(啟19:1–9)

在一次聖經綜覽課上,教師問,「你們當中有多少人喜歡啟示錄?」很少有學生舉手。當老師問,「你為什麼不喜歡啟示錄?」一個學生回答說,「太可怕了!」

這些學生覺得啟示錄可怕的原因是他們忽略了書中最好的部分。他們專注於對那些背叛神的人的審判。這當然是啟示錄中一個重要的訊息。但對基督徒來說,啟示的主要訊息是我們神的最終勝利!

啟示錄十九章傳遞了這個訊息。這一章包括了硫磺燃燒的火湖(啟19:20)和吃君王、首領和勇士肉的鳥……(啟19:18),這是那些背叛國王的人的命運。對那些恭敬順服敬拜王的人來說,啟示錄十九章是歡樂的歌。以淫亂敗壞大地的大淫婦(啟19:2)被毀滅。新郎戰勝了祂的敵人,並歡迎祂聖潔的新娘參加羔羊的婚筵(啟19:9)

針對這個勝利,約翰説:「我聽見好像群眾的聲音,眾水的聲音,大雷的聲音,說: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神、全能者作王了。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啟19:6–7)

在敬拜中,我們讚美得勝的新郎。我們的敬拜是在期待耶穌為祂的新婦所預備的未來。敬拜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敬拜能使我們在敵對的世界中過得勝的基督徒生活。在敬拜中,我們要記住這一點「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他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腓3:20–21)。

啟示錄中的這四首讚美詩讓我們瞥見了我們所敬拜的神。在敬拜中,我們關注的不是自己,而是神。在敬拜中,我們向造物主跪拜;在敬拜中,我們讚美救贖主;我們敬拜君王基督;在敬拜中,我們在得勝的新郎面前期待永恆。

這就是我們所敬拜的神。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誰能敬拜?神對那些來到祂面前的人有什麼要求?」


[1]

「神啊,你是……

至高者、最出眾的;

最有憐憫、最公義的;

最隱密,也是最接近的;

最美麗,也是最強大的;

一直在工作,也一直在休息的;

收取一切,但一無所缺的;

支撐和保護一切的;

創造萬物又滋養全地的;

一直在尋找,卻擁有一切的。」

改編自奧古斯丁的一段話

[2]許多內容均改編自沃倫·威爾斯比《真正的敬拜》(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2000),第五章。
[3]改編自D.A.卡森,《照著聖經敬拜》,(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2), 31頁。

神對敬拜者有什麼要求?

在與撒瑪利亞婦人的談話中,[1] 耶穌說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耶穌告訴她真正的敬拜者會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父,祂說父正在尋找這樣的人敬拜祂(約4:23)。神正在尋找一種特別的敬拜者,就是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的人。神尋找敬拜祂的人。

神在敬拜祂的人身上尋找什麼特質?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禮拜;任何人都能唱讚美詩;任何人都可以祈禱。然而,神已經給了一個真正敬拜者的特徵具體的指引。在詩篇第十五篇可以看到這一點。

► 讀詩篇十五篇。關於敬拜者的生命,這首詩篇講了什麼?

詩篇第十五篇是禮拜詩篇。它描述了一位牧師和一位信徒在聖殿入口處的對話。敬拜者尋求進入神的聖殿。在回答禮拜者的問題「誰可以進入」這個問題的時候,祭司列出了進入的要求。詩篇二四篇3–6節和彌迦書六章6–8節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詩篇十五篇分為三個部分:

  1. 問題:誰可以來參與敬拜?

  2. 回答:對敬拜者的描述

  3. 結尾:對敬拜者的應許

問題:誰可以來參與敬拜?(詩15:1)

在聖殿門口,一個敬拜者問,「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這些問題體現了敬拜者的三個特質。

一個真正的敬拜者對神敬虔。

這篇詩篇表明,進入神的同在絕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一個真正的敬拜者明白神是聖潔的,我們是與祂分離的。

縱觀聖經,有一種恐懼與神的存在有關。在西奈山,人們被警告要遠離神與摩西談話的山
(出19:7–25)。在變相山上,門徒們非常害怕(太17:6)。

對信徒來說,敬虔的恐懼不是把人從神面前趕出去的恐懼。相反地,是使敬拜者謙卑地接近神的尊重。敬拜者不可毫無準備地走進神的面前。

一個真正的敬拜者在謙卑中敬拜。

敬拜者問說,「誰要住在你的帳棚裡呢?」寄居者是指居住在另一個國家的外國人。他們是客人,沒有公民應有的權利。

詩篇十五篇要求敬拜者體悟到在神面前我們是客人。因為神是聖潔的,祂的家也是聖潔的,所以我們不配住在那裡。無論我們在生活中處於什麼地位,我們都必須以謙卑的態度進入神的面前。我們是祂的客人。

一個真正的敬拜者頌揚神的恩典。

因為我們承認神的聖潔,所以當祂歡迎我們進入祂的家時,我們就頌揚神的恩典。那問「誰能住在你的聖山上呢?」的敬拜者是滿懷信心地問了這個問題,相信他們會被邀請進入神的殿。神與以色列人建立了關係;猶太崇拜頌揚這種帶著感激的關係。

詩篇一零三篇邀請我們敬拜,「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詩篇一零三篇內含了一個美好的提醒,那恩典使我們得以進入神的面前。[2]

「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103:13–14)。從塵土中創造我們的神,仁慈地呼召我們去敬拜祂!當我們進入敬拜的時候,我們要記得神的恩典。這是恩典,允許塵埃進入宇宙的創造者的同在中。

真正的敬拜包括敬虔的畏懼、謙卑和恩典。這些敬拜的每一個方面都可以在聖殿敬拜中看到。猶太信徒尊重聖殿,因為它是神聖神的居所。[3] 他們仔細為敬拜做準備,以便在神面前顯出合宜的謙卑。他們也在敬拜中慶祝。猶太人的敬拜充滿了歌唱、樂器、濃郁的香氣,以及頌揚神對祂子民的恩典的氛圍。

今天,我們應該帶著敬畏神的心進入神的殿。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們在神面前是不配的。但我們的敬拜也應該慶祝神的恩典,祂歡迎我們來到祂的面前。一個古老的聖餐禮儀說,「我們來不是因為我們有價值,而是因為我們被邀請。」這是讚美神恩典的敬拜。

回答:對敬拜者的描述(詩15:2–5)

在回答「誰能進入神的殿?」時,祭司對敬拜者進行了描述。敬拜者在神面前是無可指摘的。他對待別人很謹慎。他棄絕那棄絕神的人,但榮耀那敬畏神的人。他力圖以神的品格為榜樣。真正敬拜神的人,就會越來越像神。

這個回答提醒我們,敬拜影響所有的生命。進入神的面前需要完全的順服。大衛無法想像有人說,「我是神的兒子,但我活著不順服神的律法。」聖經不允許一個人說,「耶穌是我的救主,但祂不是我生命的主。」進入神的面前需要順服於神的權柄。

真正的敬拜者過敬虔的生活

詩篇十五篇2節對敬拜者作了大致的描述。凡進到神面前的,行事要無可指摘;這意味著在所有領域都要正直。他們必須堅持做正確的事。他們必須說誠實的心裡話。這些短語描述了敬拜者持續過著的生活。所有的生命都受到敬拜的影響。

真正的敬拜者與社群有正確的關係。

大衛無法想像有人說,「我是神的兒子,卻不遵守神的律法。」同樣,他也無法想像有人說,「我在神面前是義人,但我不按公義待我的鄰舍。」

進入神同在的人應該是一個與社群有正確關係的人。他:

  • 不毀謗他人。

  • 不對鄰舍做惡事。

  • 不惡待朋友;不傳流言蜚語。

  • 反對拒絕神的人。

  • 尊崇那敬畏神的人。

  • 誠實守信。

  • 不用不義的貸款傷害貧民。

  • 不接受賄賂而傷害無辜的人。

住在神帳棚裡的人,內外都是義人。真正的信徒是一個正直的人。真正的敬拜者不允許敬拜的儀式取代日常的順服生活。

結尾:對敬拜者的應許(詩15:5c)

詩篇十五篇以對敬拜者的應許來結尾:「行這些事的人必永不動搖」(詩15:5)。遵守神誡命而活的人,就被應許能得到神的保護。詩篇十五篇與詩篇一篇相呼應,皆描寫敬虔的人,並應許神會賜福敬虔的人。

詩篇十五篇顯示了神對敬拜他的人的要求。詩篇十五篇既應視為命令(「這是神的要求」),也應視為應許(「神必為求祂的人成就」)。根據以賽亞書六章,我們明白是神賜給敬拜者順服的能力;洗淨污穢嘴唇的是神。是神使詩篇十五篇的要求成為可能。真正的敬拜仰賴神的恩典。這不是靠我們微弱的努力,而是靠神在那些尋求敬拜祂的人生命中的恩典。在敬拜中不要忘記神的恩典;父尋找真敬拜祂的人,父也使敬拜成為可能。

自我檢討

問問你自己,「我有真正敬拜者的心和手嗎?」閱讀詩篇十五篇作為對照。在每句話之後,問「這是在描述我嗎?我準備好敬拜了嗎?」

再讀一遍詩篇十五篇,作為個人的禱告。「主啊,求你賜我力量,使我行事正直……求你賜我恩典,使我遠離流言蜚語和譭謗……」。最後要聽神的應許,「行這些事的人必永不動搖。」


[1]大量內容均改編自羅納德·E·馬納罕(Ronald E. Manahan)的《敬拜者接近神》, 該文出現在《真實敬拜》的第二章,由赫伯特·貝特曼(Herbert Bateman)編寫(Grand Rapids: Kregel Books, 2002)。
[2]這段觀察來自理查德·阿福貝克理查德·阿福貝克(Richard Averbeck)的《在靈裡敬拜神》。
[3]到了耶穌的時代,這種尊重已經喪失,聖殿的入口變成了市場。耶穌趕走了使聖殿蒙羞的貨幣兌換商,他們使聖殿成為「賊窩」(馬21:12–13)。

敬拜的危險:假冒偽善

耶穌對那些自認為是敬拜專家的人說話。文士和法利賽人小心地遵守敬拜的每一個細節,包括聖經的誡命和猶太傳統。他們很快就譴責任何不遵守他們儀式每一個細節的人。然而,耶穌譴責他們的敬拜,因為他們是假冒為善的人。

法利賽人抱怨耶穌的門徒不遵守洗手的儀式。耶穌回答說,「假冒為善的人哪,以賽亞指著你們說的預言是不錯的。他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15:7–9)。因著兩項失敗,法利賽人就像以賽亞時代虛假的敬拜者一樣,被耶穌稱為偽善者:

  1. 他們的敬拜是外在的,不是發自內心的(太15:8)。

  2. 他們的敬拜基於人的傳統,而非神的命令(太15:9)。

我們必須小心避免虛偽崇拜的危險。我們的敬拜必須發自內心,我們的敬拜必須由神引導,而不是被那些被提升到與神的話語同等地位的傳統所引導。

結論:敬拜者的見證

如果我們在閱讀詩篇十五篇時不記得恩典在基督徒生活中的角色,我們可能會產生錯誤的想法,認為我們必須贏得敬拜的權利。然而,詩篇十五篇顯示的是那些神所為我們所做而使我們得已進入祂家的事,而不是我們所做的事。

誰被邀請去敬拜?來聽一些令人驚訝的敬拜者的見證。他們表明敬拜不是因著自己配得;敬拜是謙卑地來到神面前,因著祂的恩典而改變。

一個法利賽人說:

「我相信你能理解為什麼我對耶穌的教導感到生氣。我是個好人。我不違背誡命。我禁食並交納十分之一。如果有人值得神的青睞,那應該是我!我來到神的家是為了表明我是一個好人。神怎能拒絕我的敬拜呢?」

一個稅吏說:

「說實話,我和那個法利賽人一樣驚訝!我甚至不確定我能不能進入聖殿。我儘量遠離那些好人。我希望沒有人會注意到我。我尋求神的憐憫,儘管我不值得憐憫。令我驚訝的是,我回家時竟然心安理得。我的生命在敬拜中改變了。」

一個財主說:

「我給聖殿捐了很多錢。我覺得耶穌應該對我的奉獻印象深刻。這是我的敬拜。當我把我的奉獻投入奉獻箱時,每個人都知道這是筆可觀的金額。我希望神注意到我獻上了多少!」

一個貧窮的寡婦說:

「我不好意思把奉獻放進奉獻箱裡。我只有兩個小硬幣。其他人都在大筆捐款;我幾乎一無所有。但是敬拜就是把你最好的獻給神。它並不多;但我付出了所有。我希望沒有人會注意到我的小錢,但有人注意到了。耶穌看到了我所付出的!祂說我付出的比任何人都多。我不知道耶穌這話是什麼意思,但我很高興我盡力了!」

小組討論

► 作為這堂課的應用,討論下面的問題:

約翰成為基督徒已有好幾年了。他知道去教會、讀聖經和禱告很重要,但他很難在這些活動中感受到神的存在。它們似乎是形式而已。你能如何幫助約翰在敬拜中看見神?

第二課回顧

(1) 我們對神的理解對敬拜來說很重要,因為對神形象的扭曲會帶來扭曲的敬拜。

(2) 敬拜必須以神,而非我們敬拜體驗的品質為焦點。

(3) 啟示錄描繪了在天堂裡敬拜的畫面:

  • 在天堂裡的敬拜是敬拜掌握主權、聖潔,和永生的創造主。

  • 在天堂裡的敬拜是在敬拜救贖主。

  • 在天堂裡的敬拜是在敬拜君王。

  • 在天堂裡的敬拜是在敬拜得勝的新郎。

(4) 詩篇十五篇是一篇總結了神對敬拜者要求的敬拜詩篇。真正的敬拜者:

  • 知道敬虔的畏懼。

  • 以謙卑敬拜。

  • 頌讚神的恩典。

  • 過敬虔生活。

  • 與社群有正確的關係。

  • 接受神保護和祝福的應許。

第二課作業

(1) 詩篇一二零到一三四篇是為前往耶路撒冷的朝聖者準備的詩篇合集。這些詩篇教導在不同情況下的敬拜。當你回答下面表格中的問題時,閱讀這些詩篇。

詩篇 問題
120 米設和基達在哪裡?在耶路撒冷敬拜為什麼對生活在米設和基達的朝聖者很重要?
122 關於敬拜的態度,這篇詩篇教導我們什麼?
123 關於敬拜者和神的關係,第二節教導了什麼?
124 關於在困難環境下讚美,你從這篇詩篇學到了什麼?
126 敬拜與在各國宣教的關係是什麼?請留意第二節。
130 關於認罪在敬拜中扮演的角色,這篇詩篇教導些什麼?
131 詩篇的作者是如何為敬拜預備自己?你可以採用哪些實用的步驟來遵行這個預備模式。
133 詩篇一三三篇、約翰福音十七章20–23節和以弗所書四章1–16節都談到了合一,也都在某種程度上與教會生活做出連結。合一與敬拜和教會生活有什麼關連?
134 詩篇一三四篇如何是這一系列敬拜詩篇的合適結尾。

(2) 在下節課開始時,你會針對這節課的內容接受測試。認真預習測試問題。

第二課測試

  1. 列出在啟示錄第四章的讚美詩中,關於創造的神我們能學到的三件事。

  2. 根據啟示錄第五章,列出敬拜救贖主的三個原因。

  3. 啟示錄要傳遞基督徒的首要訊息是什麼?

  4. 詩篇十五篇是一首用於敬拜儀式的詩篇,分為三個部分。請列出那三個部分。

  5. 明白他在神面前是個客人的敬拜者應有什麼態度?

  6. 根據詩篇十五篇2–5節,真正的敬拜者有哪兩樣重要的特徵?

  7. 耶穌為什麼稱法利賽人是假冒偽善的?

  8. 憑記憶寫下啟示錄五章9–14節。

Next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