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敬拜導論
基督教敬拜導論
Audio Course Purchase

Search Course

Type at least 3 characters to search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results found

Lesson 5: 教會歷史中的敬拜

1 min read

by Randall McElwain


課程目標

  1. 尊重不同敬拜傳統的區別。
  2. 理解敬拜原則的不變和敬拜實踐的變化。
  3. 理解敬拜既反映神學信仰,也影響信仰。
  4. 將各種教會敬拜傳統中的功課應用在今天的敬拜。

課程準備工作

背誦詩篇一百篇1–5節

介紹

詹姆斯重視傳統的敬拜。在他們每月的聚會上,領導當代敬拜服事的以諾問道,「你們為什麼不在你們的服事中嘗試一些新的元素呢?」

詹姆斯說,「我們是合乎聖經的。如果聖經沒有要求我們做某種特定的敬拜活動,我們就不能隨意地再在早期教會的敬拜活動之外添加什麼。我們憑什麼改變聖經所闡述的敬拜?在我們的教會裡,我們只唱聖詩。這些歌曲是早期教會的歌曲;它們對我們來說已經夠好了!」[1]

以諾回答說,「在我看來,你認為歷史在啟示錄的結尾就停止了。我們怎能以有兩千年的歷史的敬拜方式來限制我們自己?只要聖經沒有禁止一種行為,只要這種行為沒有分裂教會,我們就應該使敬拜適應我們這一代人的需要。在我的教會裡,我們唱許多新歌。如果神想禁止新歌,聖經也會明確禁止。」[2]

傑森的回答很實際。「我們已經學習了聖經關於敬拜的說法。我們從聖經中知道敬拜的原則。我們需要看看其他基督徒如何在每一代中應用這些原則。在教會的歷史中,敬拜是什麼樣子的?」

在討論敬拜時,傑森明白一個重要的原則。雖然聖經中敬拜的原則是不變的,但聖經中每一次敬拜的經歷都是不同的。細節有所不同;敬拜的基本要素是不變的。在前兩節課中,我們已經看到敬拜的基本原則,但細節有所改變。考慮以下幾點:

  • 在敬拜時,亞伯拉罕會出現在他帳篷的門口。有人可能會讀到這些內容,然後說,「真正的敬拜在你在家時發生。」但是……

  • 當以賽亞看見主被高舉時,他在聖殿中。有些人可能會讀到這些內容,然後說,「當你在教會時,真正的敬拜就發生。」但是……

  • 當約伯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42:5)時,他渾身都長瘡。有些人可能會讀到這些內容,然後說,「啊哈!真正的敬拜在你痛苦時發生。」

你明白了嗎?敬拜發生在許多不同的情況下、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呈現、遵循許多不同的模式。我們常常把不斷變化的敬拜環境和不變的原則混為一談。

在這一課中,我們將看到教會在歷史上如何應用敬拜的原則。這將使你瞭解神的子民敬拜的不同方式。希望這將幫助你看到,沒有一個單一的敬拜模式是所有人在所有情況下都必須遵循的。相反,我們必須尋求聖靈的指引,決定如何將聖經的敬拜原則應用於我們的處境。

在這一課中,我們也會看到我們敬拜的方式反映了我們的信仰。我們的敬拜行為受到我們對神的信仰以及我們如何接近神而影響。

當你作敬拜的決定時,這種認識是至關重要的。你的敬拜方式是傳達你的信仰,還是只是照著其他教會的模式?如果你正在照著另一個教會所做的來做,你必須確保你跟那個教會對神有著一樣的信仰,以及針對如何接近神有一樣的看法。我們的敬拜表明我們的信仰。

► 在繼續這一課之前,討論一下你目前的敬拜。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你的教義,你的敬拜方式會對他傳達什麼?他們會從你的敬拜中學習到有關你對神的看法、你對我們與神的關係的看法,以及你對傳福音的看法是什麼?


[1]這被稱為敬拜的「規範原則」。它由約翰加爾文教導,禁止任何不是在聖經中規定的敬拜活動。最初,這禁止任何樂器(因為在新約敬拜中沒有提到樂器)或使用詩篇以外的任何歌曲。今天,一些遵循這一原則的教會增加了樂器和聖詩;但他們繼續避免用新的敬拜方式。
[2]這被稱為敬拜的「標準原則」。這種方法教導我們,只要不破壞教會的和平與合一,聖經中沒有禁止的任何敬拜行為都是被允許的。

對第二世紀敬拜的描繪

新約之後,我們得到關於敬拜最早的描述來自於西元113年的一封信。庇推尼總督普林尼在給圖拉真皇帝的一封信中描述了基督教的敬拜。[1] 他寫道,基督徒「在指定的一天黎明前聚集在一起,輪流唱聖詩給基督,就像對神一樣,並且他們發誓……不偷盜、不欺詐、不通姦....他們的習慣是解散後再回來一起吃頓飯。」

根據普林尼的說法,基督徒在周日日出之前聚集在一起唱聖詩,並宣誓遵守道德行為,這可能是對聖經閱讀的回應。當天晚些時候,他們吃了一頓飯,其中可能包括領聖餐。

四十年後,殉道士猶斯丁對敬拜作了更詳細的描述。[2] 猶斯丁寫信向懷疑基督徒不道德和對帝國不忠的羅馬皇帝捍衛基督教敬拜。猶斯丁向皇帝保證,基督教敬拜不會對羅馬構成威脅。據猶斯丁說,基督徒的敬拜包括以下要素:

  1. 讀經。
  2. 教會領袖講一篇道。
  3. 禱告。人們默默地禱告;然後,領袖帶領正式的禱告,人們回應道,「阿門。」禱告結束時,信徒們以神聖的親吻相互問候,象徵著聖靈的存在。
  4. 禮拜以聖餐結束。儀式結束後,兩位執事把剩下的麵包和酒送給生病或在獄中等待殉道的基督徒。
  5. 在儀式結束時,那些有錢或食物的人把他們的禮物帶到教會領袖面前。這些禮物是送給「孤兒寡婦,和那些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而需要的人,以及我們中間被擄的人和寄居的人」。

第二世紀敬拜的長處之一是會眾參與。普林尼和殉道者猶斯丁都描述了一種簡單的儀式,與羅馬異教神秘宗教中常見的複雜儀式完全不同。禮拜是親密的,小團體聚集在私人家中。

另一個長處是敬拜和生活之間的明確聯繫。普林尼在信中提到基督徒對道德行為的承諾;殉道士猶斯丁提到用禮物幫助窮人。敬拜涉及生命的一切。

► 第二世紀的敬拜的哪些方面可能對你的敬拜有益?你在第二世紀的敬拜中看見了哪些危險?


[1]普林尼,書信集 10.96–97, 2023年1月26日摘自 https://faculty.georgetown.edu/jod/texts/pliny.html
[2]殉道者遊斯丁,(Marcus Dods譯), 殉道者遊斯丁護教書第一卷第67章。2023年1月26日摘自https://en.wikisource.org/wiki/Ante–Nicene_Christian_Library/The_First_Apology_of_Justin_Martyr#Chapter_67

對中世紀敬拜的描繪

關於對敬拜的第二方面的描繪,我們來看12世紀。在這期間,基督教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官方宗教。西元313年君士坦丁頒佈米蘭敕令後,教會開始建造越來越宏偉的教會建築。許多偉大的歐洲大教會都是在這1000年間建成的。

在中世紀,敬拜變得越來越隆重。從正面思考,教堂敬拜顯示了神的威嚴。彩色玻璃窗向那些不識字的人描繪了聖經中的事件。唱詩班唱著優美的聖詩。敬拜是戲劇性和美麗的。

中世紀敬拜的弱點

美感比屬靈更重要。

他們強調使用美麗的東西來敬拜:香、由受過訓練的歌手演唱的精緻的音樂、鐘,以及神父的特殊服裝。藝術感變得比屬靈更重要。

信眾無法理解教會的禮拜。

禮拜用的是拉丁語,幾乎沒有人懂這種語言。許多當地的神父缺乏訓練,無法佈道。這些祈禱文是由許多不同來源的文章拼湊而成的,經常無法清晰地組合在一起。

信眾成了旁觀者,並非活躍的敬拜者。

會眾幾乎沒有參與。他們只是一群圍觀群眾,他們正在觀看一部戲劇,即彌撒。祭司們在觀眾的注視下表演禮拜儀式。禮拜的重點是聖餐而不是聖經。

羅馬天主教教會教導說,麵包和酒被轉化為基督的身體和血液(這被稱為變質說)。大多數俗人只在復活節領受聖餐。神父喝了酒,只把麵包分給會眾。

福音被儀式取代。

我們的敬拜會塑造我們的信仰。我們在中世紀看到了這個原則;羅馬天主教的敬拜塑造了他們的神學。人們認為神遠離人類所關注的東西。俗人覺得他們無法接近神;相反,他們只能通過神父與神對話。神父成了神與人之間的中保。

中世紀敬拜的力量在於它在神面前的威嚴和敬畏感。通過建築、音樂、戲劇和美麗的藝術,敬拜描繪了神的榮耀。

然而,中世紀敬拜的弱點超過了它的優點。普通的基督徒只是敬拜儀式的旁觀者。在許多方面,中世紀的敬拜與新約的敬拜相差甚遠。

敬拜的危險:無意義的敬拜

我們必須花時間來教導會眾我們為什麼這樣敬拜,否則有意義的傳統對敬拜者來說就會顯得沒有意義。

一個新信徒問他的牧師,「為什麼我們在禱告結束時說「阿門」?「阿門」是一個神奇的詞,能讓神按照我們的要求去做嗎? 」牧師意識到他應該解釋敬拜的細節。如果我們不教導會眾敬拜,像「阿門」這樣簡單的話語會變得沒有意義。

我們沒有必要從敬拜中除去象徵和奧秘。解決辦法是教導會眾我們敬拜的意義。他們應該要知道我們為什麼使用我們所使用的語言;他們應該知道為什麼會眾歌唱對會眾很重要;他們應該知道聖經的意思。

► 中世紀敬拜的哪些方面可能有益於你的敬拜?你在中世紀的敬拜中看見了哪些危險?

對宗教改革時代敬拜的描繪

改教家深知我們的敬拜塑造了我們的神學。因此,他們知道宗教改革的神學真理會丟失,除非敬拜反映宗教改革的神學。

改教者的一個主要神學關注是信徒的祭司身份。這意味著信徒直接敬拜神;我們不需要通過神父來敬拜。改教家們也堅信,神的話語必須是每個信徒都能得到的。

宗教改革時期的敬拜尋求每一個敬拜者的參與。敬拜用的是當地人的語言,而不是拉丁語。聖經被誦讀和傳講,這樣所有的敬拜者都能用他們自己的語言理解神的話語。會眾形式的音樂讓每個信徒都能參與敬拜。馬丁·路德是一位聖詩作家,他的聖詩被認為有助於宗教改革的傳播。

在這些共同的認知之外,改教家在敬拜上還有許多分歧。路德教徒和聖公會教徒保留了許多羅馬天主教會的儀式。路德認為,除非聖經禁止或在教會中引起衝突,否則應該允許新的敬拜活動。

加爾文和他的追隨者保留了一些儀式,但拒絕了經文中沒有特別討論的任何敬拜活動。加爾文鼓勵會眾唱詩,但僅限於唱詩篇。他相信「只有神的話語才配被唱出來讚美神。」[1] 他回到了會眾參與聖餐的方式,建議每個月至少舉行一次聖餐,最好是每個主日都舉行。

重禮派和清教徒拒絕了大多數儀式,回到了一種簡單的敬拜形式。這些團體有時只在私人家中敬拜,他們認為自己是唯一真正信奉一世紀敬拜的人。

宗教改革敬拜的力量在於它對會眾參與的回歸。雖然宗教改革的不同教會之間存在差異,但所有的改教家都試圖在敬拜中效法信徒的祭司職任。

► 宗教改革時代敬拜的哪些方面可能有益於你的敬拜?你在宗教改革時期的敬拜中看見了哪些危險?


[1]摘自Donald P. Hustad, Jubilate II(Carol Stream: Hope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194頁。

對自由教會敬拜的描繪

宗教改革之後,一些教會拒絕國家控制。這些被稱為「自由教會」的教會包括重禮派、清教徒、不從國教者、分離主義者和持不同政見者。他們中的許多人還拒絕固定的禮拜儀式和傳統儀式。

自由教會敬拜的特徵:

(1) 講道為重點。

(2) 會眾的參與很重要。

會眾參與的特徵在每個教會都不同。

  • 在一些教會中,會眾唱聖詩。在其他教會中,在公開敬拜中沒有音樂。

  • 在一些教會中,會眾大聲禱告。在其他教會中,牧師代表會眾禱告。

平信徒與神職人員間的區分很少。大多數自由教會的神職人員沒有特別服裝。

(3) 敬拜以會眾的語言進行。

1608年出版的敬拜大綱包括了下列內容(禮拜持續四個小時):

  • 禱告

  • 讀經(讀1–2章,附帶解釋)

  • 禱告

  • 講道(一小時或更長)

  • 平信徒的口頭貢獻

  • 禱告

  • 禮物

敬拜不再由聖餐和神父主導。自由教會的敬拜儀式看起來更像新約教會的敬拜。

這種敬拜方式是有一些危險。雖然自由教會教導信徒皆祭司,但在實踐中,傳道人有時像是神父成為敬拜的焦點。在一些教會,很少有會眾參與。

也許自由敬拜的最大危險之一是極端個人主義。如果信徒皆祭司的教義沒有伴隨教會的合一的教義,教會就變成個人的集合,而不是在敬拜中合一的基督的身體。當敬拜只是關於「耶穌和我」,而沒有教會作為一個整體的意識時,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 自由教會的敬拜的哪些方面可能有益於你的敬拜?你在自由教會的敬拜中看見了哪些危險?

對衛斯理復興時期敬拜的描繪

[1]約翰·衛斯理受到兩方面的影響,一是他從聖公會接受的集體敬拜傳統,二是他通過與重禮派傳統接觸而獲得的對個人靈命體驗的強調。當英國國教的敬拜效仿中世紀的羅馬天主教會變成空洞的儀式時,衛斯理兄弟和他們的追隨者(稱為循道會信徒)復興了真實的敬拜,把信徒帶到神面前。

早期循道會敬拜強調的要點:

  1. 講道。約翰·衛斯理的講道被出版,成為循道會敬拜者教義的基石。
  2. 頻繁的聖餐。約翰·衛斯理平均每週領五次聖餐。他鼓勵他的跟隨者每週至少領受一次聖餐。
  3. 唱聖詩。查爾斯·衛斯理的聖詩將循道會的信仰傳遍英倫群島,並傳到新世界。
  4. 小組。小組聚會在循道會門徒培訓中佔有中心地位。
  5. 聚集敬拜。循道會教徒經常聚會,甚至在許多聖公會牧師拒絕循道會信徒之後,衛斯理鼓勵他的信徒參加聖公會的禮拜。
  6. 傳福音。當循道會的復興傳遍英格蘭和其他地方時,他們為基督贏得許多新的歸信者。

循道會的敬拜包括榮耀神的聖詩、造就成熟信徒的門徒訓練,以及向教會和有需要的世界宣講真理的講道。

► 衛斯理復興時期的敬拜中的哪些方面可能有益於你的敬拜?你在衛斯理復興時期的敬拜中看見了哪些危險?


[1]

循道會與十八世紀的敬拜

循道會的產生是為回應十八世紀敬拜的失敗。

「當聖禮處於教會生活的邊緣時,早期的循道會把它們放在了中心;當宗教狂熱聲名狼藉時,循道會派使狂熱變得必不可少;當宗教僅限於教會時,循道會把它帶到了田野和街道上。」

羅伯特·韋伯引述詹姆斯·懷特

《二十世紀基督教敬拜》

對早期美洲教會敬拜的描繪

英國人最初定居在現在被稱為美利堅合眾國的東海岸。在18世紀末及以後,人們繼續向西遷移到未開墾的地區尋找土地和建造房屋。隨著教會、學校和執法部門的逐步發展,人們面臨著許多挑戰。在歷史上,這塊逐漸有人定居的領土被稱為美國邊疆。

研究美國早期歷史上的敬拜的目的不是要把美國的敬拜模式作為所有敬拜的模式,而是要把它與其他地方年輕教會發展起來的敬拜進行比較。許多國家新成立的教會也面臨同樣的挑戰。

早期美洲教會敬拜的特徵:

  1. 獨立於宗派和正式的敬拜形式。美國邊境地區的教會往往不受宗派控制。他們很少關注儀式和固定的敬拜順序(儘管約翰·衛斯理調整了他的敬拜模式以供殖民地的教會使用)。教會建築和禮拜儀式簡單樸素。
  2. 聖餐機會少有。在英國,衛斯理兄弟一直強調定期聖餐的重要性。在美國邊疆地區,由於缺乏被任命的神職人員,信徒們幾乎沒有機會舉行聖餐。
  3. 傳講聖言。講道仍然是敬拜的主要重點。即使是未經訓練的牧師也會讀衛斯理兄弟和其他牧師的講道。教會的焦點是佈道,而不是聖餐。主要的重點是宣揚神的道。
  4. 活潑的歌唱。歌聲很活潑。美國教會唱查理斯·衛斯理的聖詩和簡單的見證歌曲,這種風格對沒有受過教育的會眾來說很容易學會。
  5. 禱告、傳福音和復興。祈禱是非正式的,通常由平信徒主持。傳福音很重要,美國的復興時期見證了成千上萬人的歸信。在佈道之後,通常會邀請未歸信的人走上前來,做悔改的禱告。隨著對基督教神聖性的強調在美國傳播開來,這種邀請請不信的人歸信,請信徒完全獻身。

和其他傳統一樣,這種敬拜也有長處和危險。長處包括個人委身和激情。危險包括強調個人經驗而不強調教義。錯誤的教義很容易在邊疆地區傳播,因為幾乎沒有問責機制。

► 美國邊境的敬拜的哪些方面可能有益於你的敬拜?你在美國邊境教會的敬拜中看見了哪些危險?

敬拜的危險:將變化的實踐與不變的原則混淆

我們常把變化的實踐與聖經敬拜不變的原則做混淆。考慮以下幾點:

  • 在一些教會裡,做禮拜的人在禱告時屈膝以表示謙卑。在其他教會,禮拜者在祈禱時舉起神聖的雙手。

  • 在一些教會裡,當人們禱告時,管風琴會輕柔地演奏。在其他的教會裡,當牧師帶領禱告時,人們會保持沉默。在其他教會,每個人都大聲祈禱。

  • 在一些教會裡,所唱的歌詞會投影在會眾頭上。在其他教會裡,信徒拿聖詩本唱歌。

  • 在一些教會裡,牧師在講道開始時誦讀經文。在其他的教會裡,在牧師講道之前,一個平信徒先讀聖經。在其他教會,有兩到三次經文誦讀。

這些都是正確的;這是實踐問題,不是原則問題。我們不應該認為我們的實踐是唯一符合聖經的方法。真正的敬拜不是風格的問題;是神的同在。

有些原則是不變的。我們已經在聖經中關於敬拜的教導中看到這些原則。這些原則不是選擇性的。作為基督徒,這些原則指導我們接近神。

在接下來的幾課中,我們要看敬拜的實踐。原則不會改變;不同的地方和時代的做法各不相同。因此,我們應該對那些與我們敬拜不同的人把持寬容的態度。這並不是說實踐不重要;但這意味著實踐比原則有著更多的靈活性。

關於在我們的生命中為神留空間,奧斯瓦爾德·錢伯斯寫過一些內容。這些內容也適用於敬拜:

作為神的僕人,我們必須學會為祂騰出空間……我們作計劃,但我們忘記了為神的到來騰出空間。如果神以一種我們從未預料到的方式進入我們的聚會或講道,我們會感到驚訝嗎?不要期待神以某種特定的方式降臨,而要期待祂。為祂騰出空間的方法是期待祂來,但不是期待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到來....

讓你的生命經常與神保持聯繫,祂那驚人的大能會在任何時候產生突破。生活在持續的期待中,為神的到來留下空間。[1]


[1]奧斯瓦爾德·錢伯斯,《我的全部獻給祂的至高》(1月25日查詢)。2020年7月20日摘自https://utmost.org/leave–room–for–god/。

結論:對今日敬拜的描繪

21世紀的敬拜是什麼樣子?這不是一個能輕易回答的問題。21世紀的敬拜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一些教會重視儀式和傳統;其他教會拒絕儀式,支持敬拜中的個人自由。

與其試圖描述今天的敬拜,不如花點時間自己來描述。在你的教會裡敬拜是什麼樣子的?如果你在一個小組中學習,討論小組中教會敬拜的異同。

以目前的課程教導,這個描述的目的不是評估。問題不是「我們是對還是錯?」問題很簡單,
「我們在敬拜中要做什麼?」

做出描述的原因是為了給接下來的課程打下基礎。一旦你對自己目前在敬拜中所做的事有了描述,你就可以開始問自己,「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我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有關敬拜的決定反映了神學信仰。我們敬拜的元素顯示了關於神我們相信什麼,以及我們與神的關係;我們敬拜的元素顯示了關於教會我們相信什麼,以及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我們敬拜的元素顯示了關於失喪者我們相信什麼,以及敬拜如何能觸及他們。

我們來舉個例子——會眾唱歌。

  • 羅馬天主教會缺乏會眾唱歌,這反映了人們認為平信徒無法理解經文(包括唱出來的經文)。正如平信徒不被允許自己讀聖經一樣,平信徒也不被允許唱敬拜之歌。禮拜是由神父來完成的。

  • 宗教改革對會眾唱歌的強調反映了路德所相信的,即每個基督徒都可以作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來敬拜。

  • 加爾文僅僅允許使用詩篇的想法反應出他所相信的,即在敬拜中只允許神的話出現。

  • 循道會強調會眾歌唱和通過聖詩來教導教義,這反映了衛斯理所相信的,即每個信徒都應該歌唱,我們所唱的影響我們所信的。

  • 拓荒者的簡單歌聲顯示了循道會信徒所相信的,即拯救屬於所有人。由於這種信念,他們讓每個人都熱情地唱歌。

當我們繼續這門課程時,我們會看到敬拜的許多要素。關於敬拜,你的第一個問題可能是,「我喜歡嗎?」這不是重要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的敬拜如何反映出我的信仰?這是否顯示了對神的正確理解,以及對人與神之間的關係的正確理解?」

我們的敬拜塑造我們所相信的,但與之相反的說法也對:我們的信仰塑造我們敬拜的方式。

第五課回顧

(1) 在初期教會:

  • 敬拜非正式,但顯示出親密關係。

  • 敬拜強調平信徒參與。

  • 敬拜包括整個生命。

(2) 在中世紀的敬拜中:

  • 美感比屬靈更重要。

  • 信眾無法理解教會的禮拜。

  • 信眾只是旁觀者,而非活躍的敬拜者。

  • 福音被儀式取代。

(3) 在宗教改革時期:

  • 敬拜體現出信徒皆祭司。

  • 敬拜使用信徒的語言。

  • 路德、加爾文,和清教徒對敬拜中儀式的角色沒有一致意見。

(4) 在宗教改革後的自由教會中:

  • 講道居中心地位。

  • 會眾參與很重要。

  • 信徒皆祭司的教義很重要。

  • 所有的敬拜都以會眾的語言進行。

  • 極端個人主義是個危險。

(5) 早期循道會敬拜的標誌是:

  • 強調講道

  • 強調頻繁的聖餐

  • 強調唱聖詩

  • 強調小組

  • 強調聚集敬拜

  • 強調傳福音

(6) 早期美洲教會的敬拜:

  • 強調個人參與與傳福音的熱忱

  • 有時為了強調個人經驗而犧牲教義完整性

(7) 我們今天的敬拜反映出我們相信哪些關於神的事,以及我們與祂的關係。

第五課作業

  1. 殉道者猶斯丁用幾段話描述了二世紀教會的敬拜。他寫信給一個從未見過基督教禮拜的人。用2–3段話對一個從未參加過基督教會的人描述你教會的敬拜。仔細思考你的敬拜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你如何解釋你的禮拜,以使人明白基督徒敬拜的核心是什麼?
    如果你是透過小組學習,請在下次上課時進行討論。
  2. 在下節課開始前,你會針對這節課進行一次測試。認真預習測試問題。

第五課測試

(1) 列出殉道者游斯丁描述的第二世紀敬拜的三種元素。

(2) 列出中世紀敬拜的三個弱點。

(3) 宗教改革時關於信徒皆祭司觀點的兩項重點是什麼?

(4) 將宗教改革時代的這些群體與它們的描述相匹配。

  • 允許聖經中沒有明文禁止的各樣敬拜: _______________
  • 不允許聖經中未曾描述的敬拜行為存在: _______________
  • 拒絕絕大多數的儀式。有時在自己家裡敬拜: _______________

(5) 列出自由教會敬拜的三種特徵。

(6) 列出早期循道會敬拜的三種特徵。

(7) 列出早期美洲教會敬拜的三種特徵。

(8) 憑藉記憶寫下詩篇一百篇1–5節。

Next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