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目標
本課結束時,學生應:
(1) 理解新約正典是如何成型的。
(2) 知道將新約正典引導成型的標準有哪些。
(3) 拒絕接受不屬於新約正典的旁經。
(4) 信任承襲下來的聖經新約文本。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1 min read
by Randall McElwain
本課結束時,學生應:
(1) 理解新約正典是如何成型的。
(2) 知道將新約正典引導成型的標準有哪些。
(3) 拒絕接受不屬於新約正典的旁經。
(4) 信任承襲下來的聖經新約文本。
► 閱讀猶大書一章 1–25 節。
► 背誦猶大書一章 3–4 節。
教會面臨錯誤教導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一世紀,假教師就想要把教會引入歧途。有些假教師否認基督的神性,保羅以歌羅西書對此做了回應。有些假教師攻擊使徒的工作,保羅以哥林多後書對此做了回應。 有些假教師聲稱復活的事已經過了,保羅以提摩太後書二章 18 傑對此做出回應。約翰在一世紀晚期寫道:「...... 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了。」[1]
聖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這是關乎真理的核心問題。當今世界的一些最危險的錯誤教導出自那些否認聖經純全完備的人,或出自那些聲稱在聖經正典之外又找到新的啟示源頭的人。
在本課中,我們要究問與新約有關的三個問題。本課的目標就是要啟發讀者對新約權柄的信心。我們要究問的三個問題如下:
哪些書卷可以被納入神的話語中? 正典的問題
是否有些書卷該被納入神的話語中,卻「遺失」了? 旁經的問題
我們今天的新約文本和原來的內容一致嗎? 文本內容是否純全完整 (Textual Integrity)的問題
聖經正典對基督徒來說是個重要議題。它解答了這個問題:「哪些書卷是神給他百姓的話語?」我們如何知道新約聖經的書卷真的是神的話語?
正典這個詞語來自希臘文,意思是「尺規」或「標準」。被納入新約正典的書卷符合早期教會所用的標準,以衡量哪些篇章真是神的話語。新約正典的形成源於兩個問題。
錯誤的教導。早期教會如同現今,有假教師否認聖經中的部分書卷是神的啟示。例如,二世紀時馬吉安(Marcion)的教導主張,舊約中的神是邪惡的,為使其教導成立,馬吉安只認可保羅寫的書信和路加福音中的部分章節,其他書卷一概拒絕。接受正典極為重要,因為正典可以為教義提供堅實的基礎。教師也可以確定他們講道教導是根據神的話語。
逼迫。受逼迫的時候,基督徒可能會因為持有基督教經卷而被處決。 他們必須知道:「哪些經卷值得我為之付出生命? 」
到了四世紀,基督教會已經列出一致認可為神所默示的經卷。 若有人聲稱某些書卷是聖經,他們會採用三項標準來檢驗這些書卷。 某書卷必須符合下面三項標準才能被納入聖經正典:
作者。書卷作者一定是使徒或是與使徒有著緊密聯繫的人。 就福音書而論,馬太和約翰都是使徒。馬可曾與使徒彼得旅行同工;路加曾與使徒保羅旅行同工。
訊息。書卷的內容不能與舊約聖經的啟示相矛盾,而且與耶穌基督的福音無誤差。書卷一定要在屬靈上能造就信徒。
接受度。書卷一定要獲得整個教會的接受才能被納入聖經正典。早期教父曾大量廣泛地引用新約中的書卷內容。
現代懷疑論者主張,所謂正典,是早期教會的權貴人士為了攫取權力而炮製出來的。這等說辭忽視了正典乃是廣為教會普遍接受的標準,而不是出於一群野心勃勃的主教。新約正典是在西元 397 年在迦太基會議上正式確定的。然而,早在迦太基大公會議之前二百年,就有神學家把新約聖經的書卷列出來。
神學家巴刻曾寫道:「牛頓留給後世地心引力的定律;教會也留給後世新約的正典,不再有更多的正典可貢[1]獻了。」[2] 牛頓沒有發明地心引力,他只是發現神已創造的自然法則;教會沒有發明正典,只有發現神已默示的話語。
迦太基大公會議確認的正典已經普遍被各地教會所接受。正典包括歷世歷代基督徒都認可為神所默示之話語的書卷。
新約時代的旁經書卷是指那些被人聲稱是神聖的基督教作品,卻不被早期教會認可的書卷。
有此一說,即早期教會因為政治原因禁止某些福音書,即所謂「丟失的福音書」,學者圈與流行小說家也為此說推波助瀾。[1] 這些作者聲稱,有些書卷是被最早期的基督徒所認可的,後來卻被教會高層人士禁止,為了要遏制與教會的正式教導相左的聲音。按此推論,這些新近發現的「福音書」顯示早期教會有廣泛的分歧,關於耶穌為童女所生、耶穌的神性、復活的歷史真確性等核心基督教教義。 這些懷疑論者主張,四世紀以前並沒有公認的正典。
然而,所謂「丟失的福音書」在教會歷史的早期就已經廣為人知,並且是被否認的。二世紀的時候,像特土良和愛任紐這樣的作家就曾撰文抨擊異端。 二世紀時的穆拉多利新約經目就把部分書卷列為偽經。 新約猶大書表明,即便在一世紀時,「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爭辯」也是極為必要的,因為已經有假教師「偷著進來」了。[2]
旁經(或做「次經」)書卷內容從正統的到異端文字的都包括在內。些或許是有價值的,因為它們描《巴拿巴書》、《十二使徒遺訓》、和《黑馬牧人書》。這些書卷就其教導來說是正統的,但它們沒有被納入正典,因為不符合早期教會的正典標準。
異端教導的旁經包括《多馬福音》,是成書於二世紀時,以宣揚諾斯底主義為主,掛名作者為使徒多馬。還有《老底嘉書》和《彼得啟示錄》,後者也是宣揚諾斯底主義的,裡面甚至描繪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發笑的場景。這些書卷從未被教會所接納。不但不能說這些書卷被迦太基會議所拒絕,更精準的說法應是,教會在歷史上的任何時間都未曾考慮將這些書卷納入聖經。
對於基督徒而言,旁經書卷並不能提供真理。我們的信仰是建立在「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上。[3] 這個信仰未曾改變,以後也不會改變。神的話語才是我們信仰的堅實基礎。
懷疑論者對正統信仰的第三個攻擊是,新約文本不可靠。他們說,聖經在傳抄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這些批評者堅稱,就算原文是神所默示的,我們仍然沒有辦法知道如今擁有的聖經是否準確。
我們能否相信聖經文本內容是純全完備的呢(Textual Integrity)?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是!」的確,新約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下來,而且人工手抄免不了會有錯誤。然而,由於這是神所默示的真道,抄寫聖經的人都是以莫大的謹慎來從事這份工作的。古代聖經學者為了盡力準確地抄寫聖經獻上了全部生命的代價。
新約聖經有五千份抄本,有些是全本新約,有些是部分新約。因此我們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現今的新約文本與最早的新約抄本是一致的。還沒有哪一部古代文獻像新約這樣有這麼多的抄本證實其真實可信。
| 兩份古代文獻的對比 | |
|---|---|
| 新約 | 荷馬的《伊里亞德》(Illiad) |
| 有5000多份抄本 | 有643 份抄本 |
| 留存至今的最早抄本是新約原文寫成後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內抄寫成的。 | 最早的手稿是原始作品的500年後。 |
| 有不到0.5%的詞語有問題[1] | 有5%的詞語至今不能確定 |
| 你相信哪一份文獻呢? | |
[1]聖經若不值得我們信任,我們就失去了信仰的堅實基礎。然而,我們能夠有信心說,新約是神所啟示無謬誤的真道。
正典反映著早期教會普遍認可這二十七卷書是神所默示的話語。其他旁經書卷沒能符合納入正典的檢測標準,因而不被正統教會的基督徒所接納也是理所當然。最後,我們有把握現存的新約文本和原來文本是一致的。
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講解新約。「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我們可以帶著這樣的確據來傳講和教導新約聖經。[2]
進行課堂測驗,表示你已理解本課的內容。測驗將包括經文背誦(猶大書一 3–4)
(1) 對於新約而言,「正典」是什麼意思?
(2) 請說明哪兩個原因促成新約正典的成型。
(3) 請列出確立新約正典的三個標準。
(4) 請定義旁經。
(5) 請說明有哪兩位早期基督教作家寫文章抨擊異端?
(6) 「文本純正」(Textual Integrity) 這個術語要解決的是關於新約的哪一方面的問題?
(7) 請比較新約的抄本證據和荷馬的《伊里亞德》的抄本證據。
SGC exists to equip rising Christian leaders around the world by providing free, high-quality theological resources. We gladly grant permission for you to print and distribute our courses under these simple guidelines:
All materials remain the copyrighted property of Shepherds Global Classroom. We simply ask that you honor the integrity of the content and mission.
Questions? Reach out to us anytime at info@shepherdsglobal.org
Total
$21.99By submitting your contact info, you agree to receive occasional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ministry.
Download audio files for offline listening
No audio files are available for this course yet.
Check back soon or visit our audio courses page.
Share this free course with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