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目標
本課結束時,學生應:
(1) 瞭解巴勒斯坦的地理,及其在新約中的重要性。
(2) 理解新約的歷史背景。
(3) 認識到新約當中羅馬人、希臘人和猶太人的影響。
(4) 認識新約中的古代風俗習慣。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1 min read
by Randall McElwain
本課結束時,學生應:
(1) 瞭解巴勒斯坦的地理,及其在新約中的重要性。
(2) 理解新約的歷史背景。
(3) 認識到新約當中羅馬人、希臘人和猶太人的影響。
(4) 認識新約中的古代風俗習慣。
► 閱讀馬太福音 一章 1-7 節;路加福音 一 章 1-5 節;二 章 1-5 節
► 背誦加拉太書四章 4-5 節。
► 關於聖經的歷史真相對基督徒的信仰是否重要?為什麼?
基督徒的信仰是建基於歷史事實的。 我們的信仰根植於神在人類歷史中的作為,也根植於耶穌的生命,他「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 [1] 正因如此,基督教的歷史背景對於新約來說尤為重要。從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選讀的的章節表明作者強調耶穌生平的歷史背景。
基督教與其它世界宗教大不相同。 研究東方宗教的學生指出:沒有佛陀,佛教基本上沒什麼不一樣;至於印度教,排除許多神祗,它在很大程度上也還是一樣。 然而,若沒有拿撒勒的耶穌的生命、受死、和復活,基督教就是一個空殼。 「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 」[2]
基督教是歷史性的信仰;聖經是歷史性的書卷。 它沒有涉及任何神話傳說;它是對歷史事件的記載。 有些當代學者宣稱,聖經是用前科學時代的神話為例證的偉大的倫理教導集。 然而,聖經並沒有給我們這個選項;經文清楚的表明,它所記載的是歷史真相。
新約是有其具體時間、地點和文化為基礎的。 時間是西元一世紀;地點是巴勒斯坦和羅馬世界;文化背景是猶太、希臘和羅馬的文化。 因為歷史和地理環境很重要,我們就先概括介紹一下耶穌和早期教會所處的世界,以此開始我們這個課程的學習。
巴勒斯坦這塊土地在以色列歷史上處於核心地位,對於耶穌在地上的服事也是如此。 甚至「拿撒勒的耶穌」這個稱呼也表明,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在他的生命中很重要。
巴勒斯坦大約75公里寬,235公里長。 [1] 這片區域看似狹小,卻在古代歷史的諸多事件中有極高的戰略地位。 巴勒斯坦西南面與埃及接壤,北面是敘利亞,東北面是亞述,東面是巴比倫。 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貿易路線的交叉路口,在軍事上也是戰略要地。
東西向地貌
假如有一位旅行者從西向東(從地中海岸向約旦河)橫跨巴勒斯坦,他會遇到三種不同的地形。 首先要穿越的是地中海沿岸的海岸平原,隨後,地勢走高,最高處大約可達海拔800公尺[2],這就是中央高地。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最高點。 是地理上也是屬靈上的最高點。
中部高原的東面是猶大曠野。 這塊地方是凸凹不平的荒蕪山地,不適合居住,就是來這裡旅行也要倍加小心。
從這片山地再往東,就是地勢極低的約旦河谷,最低處可低於海平面415公尺[3],這是地球的最低點了。 約旦河發源於加利利海以北的山地,一路蜿蜒向南流去,注入死海,全長100公里。[4] 西元66年,曾有一隊羅馬兵團進攻猶大,在此期間,一個被稱作愛色尼人的猶太教教派把他們的文庫藏到死海周圍的山洞中。這些死海古卷於 1946年被發現並且為我們提供了最古老的舊約抄本。
在耶穌一生的服事中,他旅途最遠也沒有越過東邊的約旦河。 然而,有幾次,他渡過加利利海,來到約旦河外的地方。 這個地區包括低加波利(是希臘統治期間建立起的「十城」)和比利亞。 耶穌願意服事這個地區的外邦人,讓他的門徒頗感驚訝。 在低加波利和比利亞,耶穌的門徒看到了耶穌大使命的端倪,就是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 [5] 去傳講福音。
南北向地貌
假如這位旅行者從北部的加利利出發,向南穿越撒瑪利亞,來到巴勒斯坦的宗教和政治中心猶太,他就會經過如下這些地方:加利利是環繞淡水湖加利利海的一片商業地區。 在這片美麗的地區有許多小村莊,拿撒勒就是其中之一。 加利利物產豐富,加利利海盛產魚,在加利利海西北邊界氣候溫暖的革尼撒勒平原一年四季都出產水果和蔬菜。
撒瑪利亞地區把北部的猶太人同耶路撒冷的聖殿隔離開來。 撒瑪利亞人不是純種的猶太人。 西元前722年,亞述人入侵以色列,此後,當地猶太人與異族通婚,他們的後裔就是撒瑪利亞人。 撒瑪利亞人遵循舊約律法、行割禮、慶祝律法中規定的節期、並且盼望那將臨的彌賽亞。 然而,撒瑪利亞人在基利心山上有他們自己敬拜神的地方,因而被猶太人看為不潔淨。 有許多猶太人寧願度過約旦河並且沿約旦河東岸旅行,也不願穿過撒瑪利亞。 可是耶穌為了向井邊的婦人傳道特意穿過撒瑪利亞旅行。 耶穌第一次明確宣稱自己是彌賽亞,就是向這位撒瑪利亞婦人。 [6]
猶太及其中心城市耶路撒冷位於巴勒斯坦南部。 錫安山是猶太教信仰的宗教中心,人們在幾英里以外就可望見它。 每年逾越節,猶太人會到聖殿。 耶穌年少時就曾來過。 他的父母就是在「父的家裡」找到他的,那時,他正坐在教師中間和他們對答。[7]
西元前586年,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從那時起,巴勒斯坦的歷史就充滿著混亂與巨變。 猶大再也沒有恢復昔日的輝煌。
從此,巴比倫帝國控制著巴勒斯坦,一直到西元前 539 年波斯皇帝塞魯士攻陷巴比倫為止。 塞魯士允許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接下去的一百年間,在以斯拉、所羅巴伯和尼希米的帶領下,城市得到重建。 然而,耶路撒冷仍在波斯帝國的掌控下,因著波斯文化的影響,普通百姓講波斯帝國的語言亞蘭語,一直到耶穌的時代仍是這樣。
西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巴勒斯坦於是成為希臘帝國的一部分。 西元前323年,亞歷山大死亡,他的帝國隨即被四位將軍瓜分。巴勒斯坦成了其中兩位將軍多利買和西流古乃至他們的後繼者之間爭戰的戰場。 這是猶太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之一。 在這段時間,安提阿.以比凡尼(Antiochus Epiphanes)(希臘西流古王朝的一位統治者)在聖殿內為希臘神祗宙斯建了一座壇,褻瀆了聖殿。
安提阿.以比凡尼的獨裁統治激起了一場由馬加比家族領導的起義。馬加比家族重獲猶太的控制權,並且建立了哈斯摩尼王朝。西元前166-63年巴勒斯坦被馬加比家族及其繼任者統治。可惜,這段時間猶太內部並不穩定,馬加比家族內部彼此傾軋,宗教上背離信仰。到了西元前67年,家族之爭演變成內戰。
猶太統治者之間的這種內部衝突旋即被羅馬利用,羅馬於是掌握了巴勒斯坦的統治權。 西元前63年,羅馬將軍龐培(General Pompey)征服了耶路撒冷。 龐培任命他的代表許爾堪二世(Hyrcanus II)作大祭司,讓他作猶太實際上的統治者。 到基督在世的時候,巴勒斯坦是由羅馬統治的。
西元前 37 年,大希律被羅馬參議院任命為猶太王。 希律是以東人的後裔以土買人。 以東是以色列的宿敵。 他們曾在以色列人從埃及去迦南的路上不讓他們過境。 [1] 以東曾在巴比倫摧毀耶路撒冷時與巴比倫合作,導致俄巴底亞預言以東將受審判。 [2]
到西元前30年的時候,希律已征服了敵對勢力,成為猶太唯一的統治者。 希律的人品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 他一方面尊重猶太人——重建聖殿,並樂於遵從猶太人的飲食規定。 另一方面,他又嫉妒心極強,幾近瘋狂。 他有幾個兒子,剛到可能篡奪王權的年齡就被他一一殺害。 對於希律來說,伯利恆的那場屠殺只是他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所付出的一點點代價而已。 因為有天使警告約瑟,讓他逃到埃及,耶穌才倖免於難。
西元前 4 年,大希律死去。 隨後,他的國被他的三個兒子瓜分了。 這幾位統治者直接影響了新約歷史和耶穌的工作。
希律亞基老得到了猶太的控制權。 亞基老殘忍成性,人盡皆知。 因此,約瑟和馬利亞沒有回到伯利恆,而是回到拿撒勒。[3] 也是由於亞基老殘忍成性,曾有一個猶太人的代表團向羅馬上訴,要求罷免亞基老。 亞基老被放逐,猶太於是由羅馬任命的巡撫來統治。
耶穌受審的時候,本丟彼拉多是羅馬派駐猶太的巡撫。 他當時住在凱撒利亞,遇有重要節期才去耶路撒冷。[4] 巡撫有著一個不可推卸的責任,就是調和羅馬和猶太人領導階層的關係。 彼拉多既要強力執行羅馬的要求,又不能激起猶太人的反叛。 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允許猶太人公會在宗教和文化領域的決策上有很大的自由度。 大祭司該亞法擔心,如果耶穌的行為激怒了羅馬,羅馬很可能會剝奪這個自由。 [5]
在希律的幾個兒子中,希律腓力算是最慷慨的了。 他統治著加利利東北面的那片地方。 為了避免在耶路撒冷被宗教領袖抓捕,耶穌曾在這片地方住過一段時間。 他將要在神所定的時間為我們的罪獻上生命,但不是在聖殿領袖所定的時間。
希律腓力重建了帕尼亞城,並給這座城市重新命名為凱撒利亞腓立比。 彼得就是在這裡做出了如下這個偉大的宣告:「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6]
西元前4年至西元 39 年,希律安提帕統治加利利和比利亞。 安提帕把施洗的約翰關進監獄,並殺害了他。[7] 由於希律安提帕有權統治加利利,彼拉多就為了開脫責任把耶穌押解到安提帕那裡,想要讓他來審判耶穌。 [8] 然而,安提帕不肯做出審判,又把耶穌押解回彼拉多那裡,要他做出判決。
新約的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一樣重要。神差派耶穌來到的世界被三種獨特的文化所影響。每一種都對新約成書時的世界造成了重要影響。
希臘文化背景下的新約
西元前 323 年,亞歷山大大帝去世,他的影響卻持續到很久以後。或許他對新約最為持久的貢獻就是希臘文本身了。希臘文為福音廣傳提供了一個通用語言。
新約聖經是以一世紀時在地中海週邊世界通用的希臘文寫成的。亞蘭語(巴勒斯坦人所講的口語)和希伯來文(舊約的語言)只限於在猶太人中間使用,而希臘文卻是羅馬帝國各地的通用語言。使徒的信息無論在哪裡傳講,都有人聽得懂。
希臘文表達準確,最適於像保羅書信那種深刻的神學概念。希伯來文有著詩意的美感,適合於記載舊約詩人和先知的豐富的意象。希臘文更為精確,保羅使用希臘文能夠更好地引導歸信之人,使他們明白稱義和成聖這樣深奧的教義。
七十士譯本是西元前三世紀的舊約希臘文譯本。有了這個譯本,講希臘文的猶太人也有機會讀到聖經。 此外,七十士譯本也讓外邦的歸信者容易取得舊約(早期教會的聖經)。
羅馬文化背景下的新約
新約中幾乎每一卷書都表現出羅馬文化的影響。耶穌和他的使徒是生活在羅馬人的世界當中。
四福音書
耶穌ㄧ出生就受到羅馬文化的影響。神使用一位外邦的皇帝推行的一場人口普查,應驗了彌迦所說的彌賽亞要在伯利恆出生的預言。[1]正如古波斯統治者塞魯士成了神的工具把他的百姓帶回故土,神也用凱撒奧古士督把約瑟和馬利亞從拿撒勒帶到伯利恆。
普查人口有兩種方法。羅馬人更喜歡到居民的居住地登記人口。可是猶太人卻喜歡把家庭的支派記錄保留在祖籍地。羅馬或許是為了討好猶太人就允許猶太地方按照他們傳統方式來普查人口。這樣一來,約瑟和馬利亞就必須從家鄉拿撒勒啟程,回到一百公里[2]以外的伯利恆。
四部福音書展現出耶穌和羅馬統治者之間的衝突,因為羅馬統治者感受到耶穌所講關於新國度的信息對他們有威脅。從希律王屠殺嬰兒,到彼拉多在十字架上安上牌子(上面寫著「猶太人的王」),耶穌在世上服事的期間,神的國與凱撒的國之間的衝突隨處可見。雖然耶穌很少談及羅馬和羅馬的政治,講神國的信息卻對這世界的國成了挑戰。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讓我們看到神是如何使用羅馬帝國來傳揚福音的。Pax Romana 指的是羅馬帝國憑藉暴力強制執行的「和平」。[3] 儘管羅馬在使用武力上常常有不公正之處(例如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但也保護了旅行者不受蠻夷的侵害、統一帝國,並使得使徒有可能到各處宣教。羅馬修建了八萬五千公里[4]的道路,東起幼發拉底河,西至蘇格蘭,又在地中海地區開闢了海上航線。正是因為羅馬開闢的陸路與海線,保羅到各處宣教才成為可能。
傳統的猶太文化是圍繞著小市鎮和鄉村成長起來的,但羅馬卻不是這樣,羅馬是大城市的帝國。 這些城市在傳福音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我們可以跟著保羅的宣教之旅連結於羅馬帝國主要城市之間。保羅每到一處,就先在這地區的主要城市傳福音,以便能接觸到最多的人。保羅在羅馬帝國的各大城市傳講福音,心裡懷的目標,就是有一天能在羅馬城當地傳福音,那裡是一世紀時的世界中心。[5]
保羅在傳福音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他的羅馬公民權。他在腓利比受到不公對待時曾以羅馬公民的身份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6] 後來他也曾上告於凱撒, [7] 在這一切事上,他將自己的公民身份用於基督的聖工。
保羅書信
我們從保羅書信可以看出,他對羅馬世界是瞭若指掌的。腓利比書用「公民」的說法來提醒讀者他們是「天上的公民」。[8] 保羅在寫給腓利門的信中為他帶領信主的逃亡奴隸阿尼西母求情,因為他知道,依照羅馬的法律,逃亡的奴隸該被處死。 在羅馬書、加拉太書和以弗所書中,保羅使用羅馬的法律用語來解釋稱義和赦免等神學概念。
甚至保羅的關於收養的比喻在羅馬人看來更為熟悉一些,而在猶太人看來則未必。[9] 收養在古羅馬是很常見的。羅馬人明白,收養包括免除被收養人的舊債、給予財產繼承權和新生活的開始。保羅用這些羅馬法律的概念來解釋信徒被收養進入神的家庭會帶來哪些變化。
啟示錄
羅馬對其他宗教信仰持寬容態度,並引以為榮。 然而,羅馬要求所有人承認皇帝的神性。 無論是猶太教的教導,還是基督教的教導,羅馬都予以許可,只要這些宗教的信徒聲明「凱撒是主」。 然而,基督教的「耶穌基督是主」信息在羅馬政府看來是不可接受的。[10] 教會不久就與羅馬發生衝突。
人雖懷有惡意,然而,「神的意思原是好的。 」[11] 逼迫成了神推展大使命的主要工具。 因為有逼迫,基督徒都「分散在猶大和撒瑪利亞各處。 」「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這也是在神的計畫中。 [12]
啟示錄這卷書就是在教會受羅馬逼迫的背景下寫成的。約翰的異象讓受苦的基督徒確信,羅馬(或任何與神為敵的權勢)都將失敗。 掌管人類歷史的是神,而不是凱撒。
猶太文化背景下的新約
對彌賽亞的期待
希臘文中的「基督」與希伯來文中的「彌賽亞」是對等的。跟隨耶穌的眾人是在尋求彌賽亞。保羅也宣告說:「我所傳與你們的這位耶穌就是基督。 」 [13] 正是因為期待彌賽亞,他們才願意對耶穌的講道洗耳恭聽。
會堂
西元前 586 年,聖殿被毀。此後,會堂就為猶太人敬拜神提供了場所。任何社區只要有十個猶太男人,就有一處會堂。會堂既是敬拜場所,也是學校、宗教和民事法庭以及社會活動場所。 記載中耶穌的第一篇講道是在會堂裡講的,他也曾在會堂裡醫治病人,在會堂裡教導人。 [14]
即使在塞魯士王允許猶太人回歸故土之後,仍有許多猶太人留在巴比倫和埃及的亞歷山大城; 包括耶路撒冷陷落後,許多猶太人逃到了其他城市,他們就在這些城市定居下來。 這對於福音廣傳有著重要作用。 凡使徒傳道過的城市,幾乎每一座都有猶太人在會堂裡聚會。
保羅每到一座城市,就先到會堂裡講道。 那裡既有敬拜神的猶太人,也有尋求真理的外邦人,即敬虔的「敬畏神之人」。[15] 這些外邦人很容易接受福音信息。
猶太人的宗教派別
在耶穌時代,最為著名的宗教群體就是法利賽人了。 雖然人數不多(大約六千人),但卻在普通民眾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這些「分別為聖之人」謹慎遵行摩西律法,因而受到人們的尊敬。 法利賽人的許多信仰和基督徒頗為相似:他們相信復活、天使、禱告,他們也尊重舊約。 然而,他們也在摩西律法之外加上許多口頭流傳下來的傳統。 許多法利賽人最終拒絕承認耶穌是彌賽亞。
在耶穌時代,撒都該人把持著政治權力。 他們和羅馬合作,因而掌控了大祭司的職位和猶太人公會。 撒都該人只接受妥拉(Torah)為有權威的經卷。[16] 他們不承認先知書,也不承認口頭流傳下來的傳統。 因此他們不信天使、靈,也不信復活。 由於他們的權威集中在聖殿政治利益,西元70年聖殿被毀,撒都該人就不復存在了。
新約世界的風俗習慣
我們對新約世界的風俗習慣瞭解得越多,就會越理解新約的信息。近年來,有學者對古代猶太的風俗禮儀進行了研究。下面列出幾個實例,來說明研究新約時代的風俗到底有什麼價值。
大多數猶太人家都住在一個房間的屋子裡。牲口通常住在屋子外面的一個空間,裡面放置著餵牲口的馬槽。當年馬利亞和約瑟來到伯利恆時,最後住在這樣的外屋可能是因為客棧老闆的客房(客棧)已經住滿了前來報名上冊的人。在這個繁忙的時間裡,客棧老闆能提供的最好的款待而非無禮。[17]
猶太的牧羊人通常讓好幾群羊混雜在一處。等到要把羊群分開時,每一位牧羊人就會發出呼喊,他的羊群就會聚集到他身邊。 羊認得它們牧人的聲音。耶穌說他的羊「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 」[18]
耶穌在最後晚餐上對猶大的反應常常被誤解。彼得問耶穌說誰會是出賣耶穌的人,耶穌回答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 」[19] 約翰記載說耶穌隨後把蘸過的餅給了加略人猶大。許多讀者因此以為,耶穌這是在指出猶大是出賣他的人。但是約翰在後文中卻記載說其他門徒不知道猶大是出賣耶穌的人。在新約時代,每個人都從一個盤子裡取東西吃。耶穌只不過是在說,「今晚在這裡吃飯的某個人要出賣我。 」耶穌在試煉的時刻仍是以愛心對待猶大。
您若想更加瞭解新約世界的風俗,請參閱(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Bible)[20]
[1]保羅的說法讓人聯想到一位懷孕的母親在等候孩子出生。 神在歷史上的一個最佳時機差派他的兒子來到他親自預備好的世界。 這世界已準備好了......
地理上:巴勒斯坦是古代文化交匯處的一小片土地。 這個地理位置為向全球各處傳揚福音提供了一個發射平台。
歷史上:羅馬帝國的崛起為福音廣傳提供了一個媒介。
文化上:希臘的語言、羅馬的政治制度和猶太的宗教傳統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融合,這是神為基督教會的出現所預備的大環境。
神不遺餘力地預備這個世界,使其接受福音。學完這一課的當下,請你禱告:「神啊,為了你賜給我的事工,你現在是如何預備我的世界呢? 」
及至時候滿足, 神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加四 4)。
進行課堂測驗。測驗將包括經文背誦。
(1) 請從西向東列出巴勒斯坦的三個地理區域。
(2) 撒瑪利亞對耶穌的事工有什麼重要之處?
(3) 請描述大希律和猶太人之間的關係。
(4) 希律的哪一個兒子參與耶穌受審和被釘十字架的事件中?
(5) 請列出希臘文對早期教會的三個貢獻。
(6) 請定義羅馬和平。
(7) 請列出會堂在猶太人社區當中的四個功能。
(8) 法利賽人和基督徒有什麼相同的教導?
(9) 法利賽人的哪些問題遭到耶穌的譴責?
(10) 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有什麼主要差別?
SGC exists to equip rising Christian leaders around the world by providing free, high-quality theological resources. We gladly grant permission for you to print and distribute our courses under these simple guidelines:
All materials remain the copyrighted property of Shepherds Global Classroom. We simply ask that you honor the integrity of the content and mission.
Questions? Reach out to us anytime at info@shepherdsglobal.org
Total
$21.99By submitting your contact info, you agree to receive occasional email updates about this ministry.
Download audio files for offline listening
No audio files are available for this course yet.
Check back soon or visit our audio courses page.
Share this free course with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