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 生平与事工
耶稣的 生平与事工
Audio Course Purchase

Search Course

Type at least 3 characters to search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results found

Lesson 5: 像耶稣一样讲道

1 min read

by Randall McElwain


课程目标

在本课结束时,学生应该:

(1)认识使耶稣成为优秀讲道者的品质。

(2)理解圣灵在讲道中的作用。

(3)立志做一名注重牧养信徒的牧师。

(4)效法耶稣的榜样准备一篇讲章。

事工原则

有效的讲道不是单靠人的努力就能实现;有效的讲道需要来自圣灵的大能。

介绍

让我们来看看众人对耶稣讲道的反应。

  • “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众人都稀奇他的教训”(马太福音7:28-29)。

  • “众人都稀奇他的教训”(马可福音11:18)。

  • “众人都喜欢听他”(马可福音12:37)。

耶稣的讲道很有能力,成千上万的人聚在一起听他讲道。他的讲道风格当然应该成为我们效法的榜样。请记住,耶稣在地上是以他的人性来服事。不要想:“耶稣当然是一位有能力的讲道者,因为他就是神”。相反,我们要想:“作为人,耶稣以一种带有权柄和能力的方式讲道。他的讲道将听众引向真理。我能从耶稣身上学到什么?我如何能成为更有效的讲道者?”

►假如你生活在公元30年,并且能够听到耶稣讲道。你希望看到和听到什么样的信息?

耶稣带着权柄讲道

► 阅读哥林多后书4:1-6。

耶稣在迦百农传道时,众人对他的教训感到希奇,因为他的话带有权柄(路加福音4:32)。在登山宝训之后,“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马太福音7:28-29)。文士引用其他拉比的话来支持他们的理论,但耶稣的讲道带有权柄。

作为牧师,我们必须带着权柄讲道。我们的权柄不同于耶稣的权柄。耶稣的权柄是与生俱来的,而我们的权柄是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的。我们的权柄来自我们所传讲的信息。

作为耶稣基督的代表,我们能够带着权柄讲道

耶稣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在接下来的经文中,他命令门徒:“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马太福音28:18-20)。我们有权柄,因为我们受命成为耶稣的代表。

1783年,美国代表和乔治三世国王的代表举行会议,签署了结束美国革命战争的《巴黎条约》。乔治三世并没有前往巴黎签署条约,乔治华盛顿也没有签署条约。各国代表有权以统治者的名义签署条约。

同样,我们作为耶稣基督的代表传道。保罗写道:“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哥林多后书4:5)。保罗的权柄不是他自己的。他是基督的仆人,同时也是耶稣基督的代表。

因着所领受的信息,我们能够带着权柄讲道

我们的权柄来自我们所传讲的经文信息。保罗写道:“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哥林多后书4:2)。保罗拒绝做任何不诚实的事,也拒绝做任何会削弱神话语信息的事。

有些牧师曾在大学里学习,而大学教导他们不要相信圣经。他们不再带着权柄讲道,而是满心怀疑。为什么?因为他们怀疑圣经的权威,只依靠人的智慧。作为神的仆人,我们的权柄必须植根于神的话语。

如果你不相信神的话语,就没有理由传讲神的信息。只有当我们相信神话语的信息时,才能带着权柄讲道。

作为牧师,我们需要明白我们的权柄来自耶稣和我们所传讲的信息,这能帮助我们避免两种危险。

(1)第一种危险是骄傲,认为:“我是牧师,我是老板!没有人可以质疑我”。

这种傲慢会使人远离福音。保罗说:“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哥林多后书4:5)。我们的权柄来自耶稣和神的话语。

我们必须谦卑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一位牧师曾说:“如果犯了错,我从不告诉教会,因为他们会对我的权柄失去信心”。这位牧师忘了我们的权柄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绝对正确上,而是建立在神的话语上。我们应该将会众指向神话语的最终权威。我们的话不重要,神的话语最重要。

(2)第二种危险是虚假的谦卑,认为:“我只是一个牧师,没有权柄。专业心理咨询师更懂心理学;科学家更了解地球的起源;社会学家更了解人类的性欲。我不能谈论情感需求,地球起源或道德问题,因为我不是专家”。

保罗说:“我们是仆人,但我们有权柄作耶稣基督的代表”。作为仆人,我们必须谦卑地生活。但作为耶稣基督的代表,我们必须带着信心讲道。当我们准确传讲神的话语时,我们就带着从神而来的权柄服事。

耶稣的讲道为有需要的人带来好消息

耶稣的讲道关注众人的需要。当耶稣走遍加利利宣讲天国的福音时,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马太福音9:35-36)。犹太人当时受罗马帝国的奴役。穷人摆脱贫困的希望渺茫,麻风病人被遗弃,税吏被社会所排斥。耶稣为每一个人带来了希望。

当你针对众人的需要讲道时,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果我生活在沙漠,而你说:“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生命的活水”,那我会认真倾听!如果我年老体弱,而你说:“今天我要传讲赐我们力量让我们如鹰翱翔的神”,那么我也会认真听!

耶稣始终知道,福音的意思是“好消息”。他来是为了给那些需要希望的人带来好消息。有效的讲道必须给听众带来希望。像耶稣一样,我们必须问自己:“我在向谁讲道?他们需要什么?”

想象一下,你遭遇了一场车祸,因失血过多存在生命危险。在医院里,医生向你展示了一张有关车祸统计数据的全彩图表,并向你介绍了听诊器的发展历程。最后,他警告你不要粗心驾驶。

这位医生说的都是事实,但却不能满足你的需要。你需要有人为你包扎伤口,给你吃止痛药。讲道不仅仅要陈述事实,还必须针对听众的需要。

堕落的世界处处充斥着各种坏消息,但福音能给这个破碎的世界带来希望。耶稣总能给他的听众带来希望。他在真理上从不妥协,我们在真理上也绝不能妥协。耶稣知道,真理只要传讲得当,就会带来希望。一位老传道人曾说:“你必须去挠人们感到痒的地方”。你的讲道必须针对听众的需要。

耶稣的讲道能让人知罪

耶稣从听众的需要出发,但他不仅仅是暂时为他们包扎伤口,而是有更为深远的目的。耶稣的讲道能使听众的良心受到谴责,从而改变他们的生命。

耶稣并不惮于传讲因罪受审判的信息。耶稣对犯奸淫被抓的妇人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翰福音8:11)。

约翰记载了耶稣医治毕士大池边一位瘫痪病人的故事。耶稣治好他后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 (约翰福音5:14)。耶稣并不害怕面对罪。

当耶稣讲道时,众人都认识到自己的罪。与当代很多传道人不同,耶稣传讲公义生活的道。耶稣从没有说:“我父不指望你们守他的诫命”。相反,耶稣说:“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马太福音5:20)。耶稣的讲道使每一个听他讲道的人都认识到自己的罪。

耶稣的讲道能改变生命

[1]美国内战期间,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参加了Phineas Gurleyh牧师所在的教会。一次礼拜结束后,朋友问:“你觉得讲道怎么样?”林肯回答说:“讲得很好,思想也很美”。

朋友说:“那你喜欢这篇讲道?”林肯先生犹豫了一下,说:“不,我觉得Gurley牧师今晚没讲好”。朋友大吃一惊:“为什么这么说?”林肯回答说:“他并没有要求我们去做什么好事”。林肯总统认为,讲道应该呼吁听众进行回应。他认为讲道应该改变信徒的生命。

► 阅读马太福音第18章。

耶稣讲道的目的是改变生命,他的讲道切合实际。马太福音第18章记载了耶稣关于“天国里谁为大”的讲道。耶稣的教导涉及:

  • 谦卑的重要性(18:2-6)

  • 如何应对试探(18:7-9)

  • 如何对待失丧的人(18:10-14)

  • 如何对待那些犯罪得罪你的人(18:15-20)

  • 饶恕的必要性(18:21-35)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耶稣的讲道针对听众的实际需要,他讲道是为了改变生命。

对一个生来瞎眼的人,耶稣医治了他,并向他传讲了将改变他一生的信息。

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出去,后来遇见他,就说:「你信神的儿子吗?」他回答说:「主啊,谁是神的儿子,叫我信他呢?」耶稣说:「你已经看见他,现在和你说话的就是他。」他说:「主啊,我信!」就拜耶稣。(约翰福音9:35-38)。

对那些饥饿的人,耶稣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并向他们传讲了将永远改变他们生命的真理。“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翰福音6:35)。

改变生命的讲道会将神话语的真理和人们的需要相结合。有效的讲道能够将神的真理传达给有需要的人。

耶稣的讲道关注听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这三者对于真正的改变缺一不可。

耶稣关注听者的思想

当你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18章中的讲道时,你读到的是有史以来关于人际关系最智慧的教导。想象一下,在一个人与人之间彼此谦让,饶恕成为一种准则的社会里,生活是何等美好!耶稣向听众的思想传讲智慧的真理。

耶稣关注听者的情感

福音书中34次提到听众对耶稣的话感到惊讶,希奇,惊叹。在通往以马忤斯的路上,门徒们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路加福音24:32)。那些听到耶稣恩典话语的人心中喜乐,为自己的罪感到忧伤。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耶稣关注听者的意志

耶稣不满足于仅仅有听众,他还呼召跟随者。耶稣不满足于单纯的外在改变,他还呼吁心灵和生命的改变。无论是有着罪恶过去的撒玛利亚妇人,还是认真遵守律法的年轻财主,耶稣都呼召他们放下自己的意思,一心遵行神的旨意。当我们像耶稣一样讲道时,就能呼召听者过一种全新的生活。


[1]“神赐下圣经不仅是要增加我们的知识,还要改变我们的生命。”
—改编自德怀特·莱曼·穆迪

深入探究: 你在传讲福音吗?

一位牧师根据罗马书第1章对同性恋的罪进行了谴责。他传讲的是真理,但好像缺了点什么…会众中坐着一位年轻人,他有被同性吸引的趋向,并正在与此作斗争。这位年轻人知道同性恋是一种罪,并已经开始祷告求神拯救。他知道自己犯了罪,需要知道神能帮助他胜过试探。

一位牧师引用了耶稣关于离婚的教导,他对允许轻易离婚的法律表示遗憾。他传讲的是真理,但好像缺了点什么…那一周,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来找离婚律师,因为他们之间有无法解决的矛盾,以至于婚姻面临破裂。他们知道离婚是罪,需要知道耶稣能修复他们破碎的婚姻。

一位牧师大声疾呼:“堕胎就是在杀害无辜的婴儿”。他传讲的是真理,但好像缺了点什么…会众中有一位中年女士,当她回忆起自己作为未婚少女走进堕胎诊所的那一天时,不禁潸然泪下。二十年后,她仍然怀疑神是否会赦免她的罪。她知道堕胎是罪,需要知道神会赦免她过去所犯的罪。

耶稣在真理上从不妥协,但他也从不忘记带来希望。他知道福音能改变生命。对那位陷入同性恋挣扎中的年轻人,耶稣会说:“我的恩典足以让你胜过试探”。对那对婚姻破裂的夫妇,耶稣会说:“即使配偶看起来一点都不可爱,我也可以恢复你们起初的爱心”。对那位堕胎的中年女士,耶稣会说:“我会赦免堕胎的罪,就像赦免其他罪一样。去吧,不要再犯罪了。”

福音中包含了对罪施行审判的信息,我们必须带着权柄宣讲审判。然而,若想像耶稣一样讲道,我们绝不能忘记恩典改变生命的力量。我们必须向这个破碎的世界传讲神恩典的好消息。

福音包含两方面的好消息。首先,福音告诉我们神为我们做了什么,这能给绝望的世界带来希望。

其次,福音告诉我们,借着圣灵的大能,我们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福音不会让我们原地踏步,而是会促使我们更深地与神同行。

耶稣的讲道简单而令人难忘

耶稣从不让人对真理感到厌烦,他知道如何以简单直接的方式讲道。他所传讲的真理很深刻,但却能让听众中最没有文化的人也感兴趣。

优秀传道人的目标并非用渊博的知识打动听众,而是简单有力地传讲神的话语,让圣灵借着神话语的真理使听众信服。

耶稣如何使自己的讲道简单而有趣?

耶稣讲故事

那些听耶稣讲道的人经常听到他说:“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他的故事能吸引听众,让他们认真倾听他的信息。

相对于列明要点的提纲而言,大多数人对故事的记忆更为长久。好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讲道的要点,好的故事可以概括讲道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讨论你在讲道中听到的最后一个故事。它是否能有效传达讲道人的信息?你还记得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吗?如果没有这个故事,讲道会同样有效和令人难忘吗?

耶稣使用简单的语言

教师对一个概念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简单明了地向学生解释这个概念。教师如果用复杂的词语来教授概念,往往是在掩饰自己对概念缺乏理解。你对事物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简单明了地进行表达。

耶稣知道如何将真理转化为听众的语言。他对农民讲播种,对牧羊人讲牧羊,对渔夫讲捕鱼。很多人拒绝接受耶稣的信息,但没有人对他的讲道感到厌烦。

渔夫,农民和家庭主妇都能理解耶稣的信息。这信息同样也面向学者,宗教领袖和政治官员,面向社会的各个阶层。简单并不意味着肤浅。我们的讲道应该简洁明了地传达福音的伟大真理。

耶稣反复传讲

一位年轻牧师对会众感到沮丧。他说:“他们本应知道这一点,我两年前就讲过了”。朋友提醒他说:门徒在耶稣多次传讲同样的信息后才真正明白信息。

朋友问这位牧师:“你认为你的讲道比耶稣更好吗?”

“当然不是!”

“你认为你们教会的成员比门徒更有智慧吗?”

“不是!”

“那你就必须像耶稣一样反复传讲真理。”

耶稣反复传讲同样的真理。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诉门徒关于自己死和复活的事,并多次传讲国度的信息。耶稣知道这些真理至关重要,所以他尽可能多地反复传讲,以便听众真正领受。

耶稣的讲道很真实

耶稣的讲道很真实,他的生活与他的信息相吻合。耶稣不只是宣讲敬虔的生活,他自己就过着敬虔的生活。没有人能发现耶稣的信息和他的生活之间存在矛盾。耶稣活出了他所传讲的信息。

[1]假设你想学开车。你找到了两位提供驾驶课程的老师。一位老师从未开过车,但读过很多关于驾驶的书。另一位老师有多年的安全驾驶记录。你会选择哪位老师?

现在假设你想学习过基督徒的生活。你找到了两位牧师。一位牧师过着罪恶的生活,但他讲道很有水平。另一位牧师在生活中与神保持亲密的关系。你会选择哪位牧师?

我们的讲道必须真实,我们必须过我们所传讲的生活。很多讲道人发现自己能在一段时间内假装正直。人们可能会被一边传讲诚实生活一边从奉献中偷窃钱财的讲道人蒙骗,被一边传讲道德生活一边犯淫乱罪的讲道人误导,被一边宣扬爱一边殴打妻子的牧师愚弄。然而,真相终将大白。空虚的心将导致事工缺乏属灵能力。当我们允许神在我们里面做工时,神就会通过我们做工。

永远不要用讲道的光环掩盖罪恶的生活。有效的讲道始于一颗认识神的心。


[1]“耶稣从未说:‘你们要凭他们事工的规模来认识他们’,但说过:‘你们要凭他们的果子认出他们来’,即凭他们对天父旨意的顺服来认识他们。”
—基纳

应用:牧师作为牧人

► 阅读马可福音6:30-34。

牧人是最能代表牧师的形象之一。耶稣“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於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耶稣看到许多的人,就像看到一群需要牧人的羊。

►试着想象一下马可福音第6章中的5000人中会有些什么样的人,并列出一个名单。

  • 你的名单中包括欺骗百姓的税吏吗?他们在这五千人当中。我们很容易谴责那些不诚实的税吏,但耶稣看到的却是需要拯救的迷途羔羊。

  • 你的名单中包括那些希望抓住耶稣的法利赛人吗?他们也在其中。耶稣要想让他们在众人面前难堪很容易,但耶稣看到的是需要走在正确道路上的顽固羔羊。

  • 你的名单中包括因通奸而心灵受谴责的丈夫吗?他亦在其中。耶稣看到的是一只需要归正和医治的失足羔羊。

  • 你的名单中包括那些叛逆逃学加入不良分子的青少年吗?他们在其中。耶稣看到的是迷途的羔羊。在迷失得更远之前,他们需要被带回正路。

在讲道时,你看到的是谁?你只看到会众的缺点,还是能看到羊群内心深处的需要?你只看到愤怒的理事,还是能看到因受伤而伤害他人的羊?你只看到背道的人,还是能看到一只因罪而受苦的羊?耶稣看到的是有需要的羊。

► 阅读约翰福音10:1-18。

作为牧师,我们蒙召成为牧人。牧人如何服侍羊群?约翰福音第10章为我们提供了典范。

牧人带领羊群

如果你观察一个牧羊人,你不会看到他拿棍子赶羊。相反,他会带领羊群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耶稣说:“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约翰福音10:3-4)。

在读福音书时,可能有很多次我们都恨不得耶稣用棍棒敲打彼得,约翰或多马!他们一再陷入麻烦。然而,耶稣并没有打他们,而是用杖拉起这些软弱,挣扎的门徒,让他们走上正路。

作为牧人,你是带领羊群还是驱赶羊群?你是带领羊群的牧人还是命令羊群顺服的管理者?

牧人看顾羊群

你是否有时会想“我想找一份朝九晚五,周末双休,下午5点之后没人打我电话的工作”?这听起来很美好,但这不是牧人的生活。

牧人会在羊群需要帮助时照顾他们,而不仅仅是在上班时间工作。牧人不能对受伤的羊羔说:“在那里呆着,明天早上9点我会过来”。相反,牧人会在夜里去救小羊。

同样,当羊群需要帮助时,牧师也需要看顾他们。看顾属灵的羊群不仅要讲道,还要辅导,探望,倾听,祷告,有时只是静静地陪伴在受伤的小羊身边。

是的,作为牧师,你必须关爱自己。如果你身心灵俱疲,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耶稣会花时间独处,所以你也必须花时间独处。但有时,耶稣也知道他必须牺牲自己的舒适来照顾羊群。

要保持事工与休息之间的平衡可能会很难。作为一名智慧的牧者,你必须对圣灵的引导和周围人的建议保持敏感。当圣灵说“是时候停下来休息和恢复了”时,你要听从。当妻子或同事说“你需要修整一段时间”时,你要听从。待你修整归来,你将能带着满满的活力和热忱牧养神所托付给你的羊群。

牧人保护羊群

耶稣将看到危险就跑的雇工和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羊群的好牧人作了对比。雇工对羊毫不关心,而好牧人却为羊舍命(约翰福音10:13,10:15)。

即使在最后时刻,耶稣仍然关心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上,他预备门徒为即将到来的试炼做好准备。在客西马尼园,他不断教导彼得,雅各和约翰。在十字架上,他把马利亚交给约翰照顾。耶稣这位好牧人看顾他的羊,直到最后一刻。

保罗托付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作好牧人,牧养耶稣用宝血赎买回来的羊群。在接下来的经文中,保罗警告说,凶猛的豺狼会攻击羊群。牧人有责任保护羊群(使徒行传20:28-31)。

作为牧者,你会保护神安放在你教会中的羊吗?你会保护他们免受错误的教义,婚姻和家庭的攻击以及其他属灵攻击吗?你是好牧人还是雇工?

在下个主日讲道之前,求神让你看到羊群的需要,求神让你看到羊群中那些破碎的心灵。讲道时,看看那些绝望无助需要牧人关爱的羊。

深入探究:“有祸了!”

► 阅读马太福音23:1-39。

耶稣在责备拒绝他的城市(马太福音11:21),误导百姓的法利赛人和文士(马太福音23:13-29)以及背叛他的犹大(马可福音14:21)时,都用了“你们有祸了”这句话。我们有时在读这句话时会感受到话音中的愤怒,却忘记了耶稣的爱,这爱甚至面向那些拒绝他的人。

“有祸了”这一短语中有审判,但也有悲伤。“有祸了”既包含审判,也包含对受审判者的“悲伤和怜悯”。它表达了耶稣“对那些没有认识到自己悲惨处境之人的悲哀”[1]。“有祸了”既表达了深深的悲哀,又发出了警告。

耶稣在宣告对宗教领袖的审判后,为他所爱城市的命运而哭泣。“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耶稣为这座即将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城市的命运而哭泣(马太福音23:37和路加福音19:41)。

这应该成为我们宣告审判时效法的榜样。我们的讲道必须包含对罪的警告,并对那些拒绝悔改的人宣讲审判的信息。然而,我们的信息必须表现出对罪的忧伤,而非对罪人的愤怒。

一位叛逆的少年在听完关于地狱的讲道后回到家。他父亲问:“儿子,你觉得讲道怎么样?”他回答说:“我不喜欢,讲道内容让我很生气!”第二周,这位少年又听了另一位牧师关于地狱的讲道。他父亲又问:“你觉得讲道怎么样?”他回答说:“我必须侍奉耶稣。我永远不想去那个可怕的地方!”

父亲很惊讶。“上周,关于地狱的讲道让你很生气。这周,关于地狱的讲道能让你悔改。这两篇讲道有什么不同吗?”少年说:“这位讲道人在警告我地狱的刑罚时哭了”。

你在宣告审判时会哭吗?你在准备关于地狱的讲道时会流泪吗?即便你必须对一只小羊宣告审判的信息,你仍然会爱他吗?


[1]Martin H. Manser所著的Dictionary of Bible Themes一书(伦敦:Martin Manser,2009)。另见Joel B. Green和Scot McKnight所著的Dictionary of Jesus and the Gospels一书(伊利诺伊州韦斯特蒙特:InterVarsity Press,1992)。

结论:圣灵在讲道中的作用

作为讲道人,我们必须依靠圣灵的大能来让听众信服。如果我们仅仅通过人的技巧来产生情感诉求,可能会很快看到结果,但却会缺乏属灵的果效。只有圣灵才能给听众带来持久的改变。

► 阅读哥林多前书2:1-16。

保罗明白,只有通过圣灵的大能才能带来属灵的改变。他曾在雅典的亚略巴古与哲学家辩论。在离开雅典后,他来到了哥林多(使徒行传17:16-18:1)。在哥林多,他决定不再使用高言大智,而只传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他的讲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哥林多前书2:1-5)。

保罗知道,圣灵会向属灵的人解释属灵的真理(哥林多前书2:13)。保罗重视教育,他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他知道如何有效地公开演讲,也研究过伟大的希腊演说家。他知道如何进行逻辑论证,罗马书就是一卷逻辑缜密的杰作。然而,保罗最看重圣灵的大能。他知道,只有通过圣灵的做工才能使人真正信服。

保罗提醒哥林多信徒:“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们”(哥林多后书4:7)。瓦器本身不是宝贝。作为事工领袖,我们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但我们能够将福音这一宝贝带给我们所服事的人。

这是对事工领袖的有力警告。我们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瓦器上,而非瓦器里的宝贝上。我们会更多地关注信息的呈现方式,而非信息本身;我们会更多地关注瓦器,而非里面的宝贝。保罗提醒我们,神特意使用瓦器来表明能力属于他,而非我们。我们绝不能阻挡神的大能,绝不能夺取只属于神的荣耀。我们必须靠着圣灵的大能讲道。

第5课作业

可编辑的Word文档

可打印的PDF

(1)马太福音包括五篇主要讲道。阅读每篇讲道,找出使其成为有效讲道的一个特点,并将其写在下表中。这项作业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问问自己:“耶稣是如何使我信服,如何激励和帮助我记住并应用他的信息的?”

(2)在准备下一次讲道时,回顾你所总结的耶稣讲道的特点。将耶稣的讲道作为有效沟通的典范,并与班上其他同学分享这篇讲道。请用这个问题对讲道进行评估:“我的讲道是否效法了耶稣的榜样?”

讲道 特点
登山宝训
(马太福音5-7)
 
差派使徒
(马太福音10)
 
天国的比喻
(马太福音13)
 
天国的生活
(马太福音18)
 
橄榄山讲论
(马太福音24-25)
 

 

Next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