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敬拜生活导论
基督徒敬拜生活导论
Audio Course Purchase

Search Course

Type at least 3 characters to search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results found

Lesson 5: 教会历史中的敬拜

1 min read

by Randall McElwain


课程目标

在本课结束时,学生应该:

(1) 尊重不同敬拜传统之间的差异。

(2) 理解敬拜原则的不变性和敬拜实践的可变性,并对此加以区分。

(3) 认识敬拜既能反映又能影响我们的信仰。

(4) 将从各教会的敬拜传统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应用于今天的敬拜中。

课程准备

背诵诗篇100:1-5。

介绍

在几位牧师的每月聚会上,以现代方式带领敬拜的伊诺克问重视传统敬拜的詹姆斯说:“你们为何不在敬拜中做一些新的尝试呢?”

“我们严格遵循圣经”,詹姆斯回答道。“如果圣经中未规定某种特定的敬拜方式,我们就不能在早期教会敬拜实践的基础上随意地添加。我们是谁呢?怎么能更改圣经中的敬拜呢?在我们教会,我们只唱诗篇,因为早期教会也是唱这些诗歌。对我们来说,唱这些歌就挺好!”[1]

伊诺克回答说:“你的话听起来就像历史在启示录结束后就停止了。我们怎能将自己的敬拜风格定格于2000年前呢?只要圣经中未禁止某种敬拜行为,只要这种行为不会导致教会分裂,我们都会予以采纳,以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在我们教会,我们会唱很多新的诗歌。如果神想禁止我们唱新诗歌,圣经会明令禁止的。”[2]

杰森的回答很实际。“我们查考了圣经中关于敬拜的教导,了解了圣经中的敬拜原则。我们需要知道每一代的基督徒都是如何应用这些原则的。在教会的历史中,敬拜是什么样子的?”

杰森理解关于敬拜的一个重要原则。虽然圣经中敬拜的原则不变,但圣经中每一次敬拜的经历都是不同的。细节各不相同,但敬拜的基本要素却保持不变。在前两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敬拜的基本原则,但敬拜的具体细节会发生变化。想想看:

亚伯拉罕在帐棚门口敬拜。有人读到这里可能会说:“真实的敬拜发生在家里。”但是…

  • 以赛亚在圣殿里看见主被高举。有人读到这里可能会说:“真实的敬拜发生在教会里。”但是…

  • 约伯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约伯记42:5)。时,他从头到脚都长满了疮。有人读到这里可能会说:“啊哈!真实的敬拜发生在你痛苦的时候。”

  •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敬拜会以不同的方式,遵循不同的模式,发生在许多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常常把变化的的敬拜方法和不变的敬拜原则混淆在一起。

在本课中,通过回顾教会历史,我们将看到不同阶段的教会如何应用敬拜原则,了解神的子民敬拜祂的各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让你知道,不存在一种所有人在所有情况下都必须遵循的敬拜模式。相反,我们必须寻求圣灵的带领,以决定如何将圣经中的敬拜原则应用于我们自身的情况。

在本课中,我们也会看到敬拜方式能够反映我们的信仰。我们对神的信仰和来到神面前的方式能够影响我们的敬拜行为。

理解这一点对于做出敬拜决定很重要。你的敬拜方式能否表明你的信仰,还是你只是在复制另一所教会的敬拜模式?如果是在模仿另一所教会,你必须确保在对神的信仰和来到神面前的方式方面,你和那所教会相似。我们的敬拜能够反映我们的信仰。

► 在继续本课之前,请对你们教会目前的敬拜情况进行讨论。如果一个人对你们教会的教义一无所知,你们的敬拜方式会向他们传达怎样的信息?通过你们的敬拜,他们对你们对神的看法、对你们与神关系的看法以及对传福音的看法会有怎样的认识?


[1]这就是约翰·加尔文所主张的敬拜的“规范性原则”,该原则禁止任何圣经以外的敬拜方法。最初,该原则禁止任何器乐(因为乐器在新约敬拜中未提到)或使用诗篇以外的任何诗歌。今天,部分遵循这一原则的教会开始使用乐器和赞美诗,但他们仍然拒绝使用新的敬拜方法。
[2]这就是敬拜的“基准性原则”,该原则允许采用圣经中未禁止的敬拜方法,只要这些方法不破坏教会的和平和合一。

第二世纪的敬拜图景

新约之后,我们最早可从写于公元113年的一封信来了解教会的敬拜。比提尼亚总督普林尼在写给图拉真皇帝的一封信中描述了基督徒的敬拜。[1]他在信中写道:基督徒“会在约定日期的黎明前聚集在一起,轮流唱诗赞美耶稣,像赞美神一样。他们会宣誓…不偷窃、不欺诈、不通奸…。之后他们会各自离开,并在晚些时候回来一起吃饭。”

根据普林尼的说法,基督徒会在周日黎明前齐聚一堂,唱赞美诗,并在道德行为方面宣誓,或许是作为对所读某处经文的回应。当天晚些时候,他们会一起吃饭,可能包括吃圣餐。

四十年后,殉道者游斯丁对敬拜做了更加详细的描述。[2]游斯丁曾写信给罗马皇帝,为基督徒的敬拜辩护,因为罗马皇帝当时怀疑基督徒道德败坏,对罗马帝国不忠。游斯丁向皇帝保证,基督徒的敬拜对罗马没有威胁。根据游斯丁的说法,基督徒的敬拜包括以下几个元素:

1. 读经。

2. 教会领袖布道。

3. 祷告。个人先默默祷告,然后教会领袖带领做正式的祷告,众人答“阿门”。祷告结束后,众信徒以圣洁之吻相互问候,表明圣灵的同在。

4. 敬拜以圣餐礼结束。圣餐礼结束后,两名执事把剩下的饼和酒送给生病或在监狱里等待殉道的基督徒。

5. 敬拜结束后,有钱或有食物的信徒会奉献财物,用来帮助“孤儿寡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而需要帮助的人以及在我们中间的俘虏和陌生人。”

第二世纪敬拜的一个优点是会众广泛参与。在普林尼和殉道者游斯丁的描述中,信徒的敬拜很简单,完全不像罗马神秘主义宗教那样拥有复杂的仪式,而是一小群人聚集在家庭中敬拜,彼此间非常亲密。

另一个优点是敬拜和生活之间彼此联系。普林尼在信中提到基督徒在道德行为方面宣誓,殉道者游斯丁则提到了基督徒奉献财物帮助有需要的人。敬拜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 第二世纪敬拜的哪些方面对你的敬拜有帮助?在你看来,第二世纪的敬拜存在哪些危机?


[1]普林尼《书信10.96-97》,于2023年1月26日检索自https://faculty.georgetown.edu/jod/texts/pliny.html
[2]殉道者游斯丁《护教书第一册》(第67章)(由马库斯·多德翻译),于2023年1月26日检索自https://en.wikisource.org/wiki/Ante-Nicene_Christian_Library/The_First_Apology_of_Justin_Martyr#Chapter_67

中世纪的敬拜图景

关于敬拜的第二幅图画是在12世纪。在此期间,基督教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君士坦丁于公元313年颁布米兰敕令后,教会开始建造越来越宏伟的教堂建筑,许多欧洲的大教堂都是在这1000年间建成。

在中世纪,敬拜变得越来越隆重。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大教堂里的敬拜显示了神的威严。彩绘玻璃窗上记载了圣经事件,让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懂;唱诗班唱着优美的圣歌;敬拜场景宏大而壮观。

中世纪敬拜的缺点

外在比灵性更重要。

这一时期的敬拜注重使用各种美物:香、钟、神父的特殊服装以及由训练有素的歌者演唱的精心制作的音乐。艺术性变得比灵性更重要。

会众不能理解敬拜仪式的含义。

仪式上使用的是拉丁语,很少有人能听懂。许多当地的神父未受过良好的训练,无法布道。祷告是东拼西凑而成,放在一起牛头不对马嘴,让人难以理解。

会众是旁观者,而非积极的敬拜者。

会众的参与感很少,他们是一群观看弥撒剧的旁观者。神父在众人的注视下完成敬拜仪式,整个仪式的焦点是圣餐礼而非圣经。

罗马天主教认为,饼和酒经过圣餐礼后能变成基督的身体和宝血,这就是所谓的变体论。大多数普通信徒只能在复活节领受圣餐,且祭司会将酒喝掉,只与会众分享面包。

福音被仪式代替。

我们的敬拜会塑造我们的信仰,中世纪的敬拜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罗马天主教的敬拜塑造了他们的神学观。神对人而言遥不可及,普通信徒觉得他们无法靠近神。相反,他们只能通过神父与神交谈,神父成了神与人之间的中保。

中世纪敬拜的优点是给人一种神是威严可畏的感觉。通过建筑、音乐、戏剧和美丽的艺术,中世纪的敬拜能够彰显神的荣耀。

然而,中世纪敬拜的缺点远远超过其优点,普通基督徒在敬拜仪式中只是一个旁观者。在许多方面,中世纪的敬拜都与新约敬拜相背离。

敬拜危机:毫无意义的敬拜

我们必须要告诉会众为何要这样敬拜,否则原本有意义的传统对敬拜者而言可能毫无意义。

一位新信徒问他的牧师:“为什么我们在祷告结束时要说‘阿门’?说了‘阿门’之后神就能照着我们祷告的做吗?”这位牧师认识到他应该对敬拜的细节加以解释。如果我们不向会众讲解敬拜的细节,像“阿门”这样简单的话可能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

我们不必非得去除敬拜中的象征和神秘感,解决的方法是告诉会众我们如此敬拜的意义。他们应该知道我们为何使用这种语言,为何会众集体唱诗很重要,他们应该知道经文的意思。

► 中世纪敬拜的哪些方面对你的敬拜有帮助?在你看来,中世纪的敬拜存在哪些危机?

宗教改革时期的敬拜图景

宗教改革家们很清楚,我们的敬拜能够塑造我们的神学观。正因为如此,他们知道,除非敬拜能够真正反映宗教改革的信仰和理论,否则宗教改革的神学真理就会丢失。

改革家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信徒的祭司身份,即信徒可以直接敬拜神,无需通过神父。改革家们还坚信,每位信徒都有权利读神的话语。

宗教改革时期的敬拜力求让每一位敬拜者参与其中。敬拜采用人们说话的语言,而非拉丁语。敬拜中会宣读和讲解圣经,以便所有敬拜者都能以自己的语言明白神的话语。会众音乐使每一位敬拜者都能参与敬拜。马丁·路德是一位赞美诗作者,他的赞美诗被认为有助于传播宗教改革思想。

除了这些共同点之外,改革家们在敬拜方面还有很多分歧。路德宗和英国圣公会保留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大部分仪式。路德认为,除非圣经中禁止某种敬拜做法,或该做法会在教会中引起冲突,否则应允许新的敬拜方式存在。

加尔文和他的追随者沿用了部分仪式,但拒绝采用任何圣经中未提及的敬拜做法。加尔文鼓励会众一起唱诗赞美,但仅限于诗篇。他认为“只有神的话才配得赞美神。”[1]他还提倡会众共同参与圣餐礼,建议每月至少举行一次,最好是每个主日举行一次。

再洗礼派和清教徒弃绝了大部分仪式,转而采用简单的敬拜形式。他们有时只在私人家中敬拜,认为自己是唯一效法第一世纪敬拜的人。

宗教改革时期敬拜的优点是重新让会众参与到敬拜中。虽然改革之下的不同教会之间仍然存在差异,但所有的改革家都试图在敬拜中恢复信徒作为祭司的身份。

► 宗教改革时期敬拜的哪些方面对你的敬拜有帮助?在你看来,宗教改革时期的敬拜存在哪些危机?


[1]引用自赫士德的《当代圣乐与敬拜》一书 (Carol Stream: Hope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194。

自由教会的敬拜图景

在宗教改革之后,一些教会拒绝接受国家控制。这些教会被称为“自由教会”,包括再洗礼派、清教徒、不从国教者、分离派和异议者,他们中有很多人拒绝固定的礼仪和仪式。

自由教会敬拜的特点:

(1) 以讲道为中心。

(2) 会众参与很重要。

会众参与的性质因教会而异。

  • 在一些教会中,会众一起唱赞美诗。在其他教会中,集体敬拜不包含音乐这一元素。

  • 在一些教会中,会众大声祷告。在其他教会中,牧师带领众人祷告。

普通信徒和神职人员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大多数自由教会没有为神职人员提供特殊的服装。

(3) 所有敬拜都采用众人说话的语言。

1608年的一份礼拜大纲中包括以下内容(整个过程持续了四个小时):

  • 祷告

  • 读经(讲解1-2章圣经)

  • 祷告

  • 布道(一小时或以上)

  • 普通信徒发言

  • 祷告

  • 奉献

敬拜不再由圣餐和神父主导,自由教会的敬拜看起来更像新约教会的敬拜。

这种敬拜方式存在几个问题。虽然自由教会认为每个信徒都是祭司,但在实践中,讲道者往往容易取代众人成为焦点。在一些教会中,会众的参与感很少。

自由敬拜的一个最大的危机或许就是极端个人主义。如果不将每个信徒都是祭司这种思想与教会的合一相结合,教会就会变成一群个体的集合,而非在敬拜中联合起来的基督的身体。如果我们认为敬拜只关乎“耶稣和我”,而没有教会作为一个身体的感觉,就是犯了这种错误。

► 自由教会敬拜的哪些方面对你的敬拜有帮助?在你看来,自由教会的敬拜存在哪些危机?

卫斯理大复兴时期的敬拜图景

约翰·卫斯理既受英国圣公会的集体敬拜传统的影响,又受再洗礼派注重个人属灵经历的影响。英国圣公会日益效法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使敬拜变成了空洞的仪式。在此背景下,卫斯理及其追随者(称为卫理公会成员)开始恢复敬拜的实际,使敬拜者能够再次来到神的面前。

早期卫理公会的敬拜注重:

[1]1. 讲道。约翰·卫斯理的布道内容现已出版,成为卫理公会成员的理论基础。

2. 经常领受圣餐。约翰·卫斯理平均每周领受五次圣餐,他鼓励其追随者每周至少领受一次圣餐。

3. 唱赞美诗。查尔斯·卫斯理的赞美诗将卫理公会的教义传播到不列颠群岛和新大陆。

4. 小组聚集。卫理公会的成员注重开展小组聚集。

5. 集体敬拜。卫理公会的成员经常聚集敬拜,即便在许多圣公会牧师拒绝卫理公会成员参与敬拜之后,卫斯理也鼓励他们继续参加圣公会的敬拜。

6. 传福音。随着卫理公会的复兴传遍英格兰和其他地方,成千上万的新信徒被带领归向主。

卫理公会的敬拜内容包括能荣耀神的赞美诗、能建立成熟信徒的门徒训练以及向教会和世界宣告真理的讲道。

► 卫斯理大复兴时期的敬拜的哪些方面对你的敬拜有帮助?在你看来,这一时期的敬拜存在哪些危机?


[1]

循道宗和十八世纪的敬拜

在十八世纪的敬拜失落的背景下,循道宗应运而生。

“当圣礼在教会中处于边缘地位时,早期的循道宗将其置于核心地位;当宗教热情名誉扫地时,循道宗使之成为必要;当宗教信仰仅限于教堂时,循道宗将其带到了田野和街道。”

Robert Webber引自James White

Twenty Centuries of Christian Worship

美国早期的敬拜图景

英国人最早定居在新大陆(美利坚合众国)的东海岸。从18世纪后期开始,人们继续向西迁移,寻找土地并建造家园。随着教会、学校和法律的逐步发展,人们面临诸多挑战。在历史上,这片逐渐有人定居的区域被称为美国旧西部。

研究美国早期敬拜历史的目的不是要将其作为敬拜的典范,而是要将其与其他地方年轻教会的敬拜作比较,因为很多国家新成立的教会也都面临同样的挑战。

美国早期敬拜的特点:

1. 独立于教派和正式的敬拜形式。美国旧西部的教会往往独立于教派控制,他们极少关注仪式和固定的敬拜顺序(尽管约翰·卫斯理调整了他的敬拜模式并将其用于殖民地)。教堂建筑和礼拜仪式都很简朴。

2. 很少有机会领受圣餐。在英国,卫斯理强调了定期领受圣餐的重要性。在美国旧西部,由于缺少神职人员,信徒很少有机会领受圣餐。

3. 讲道。讲道仍然是敬拜的主要内容,即使是未经训练的讲道者也可以宣读卫斯理兄弟和其他牧师的布道内容。教会的焦点是讲坛而非圣餐桌,主要内容是讲道。

4. 唱诗。唱诗时,众人全情投入。美国教会通常会唱查尔斯·卫斯理的赞美诗和见证诗歌,诗歌简单易学,没有受过教育的会众也很容易学会。

5. 祷告、传福音、复兴。祷告是非正式的,通常由普通信徒带领。传福音很重要,在美国的复兴时期,成千上万的人得救归主。布道之后,讲道者通常会邀请还未信主的人上前来做悔改的祷告。当时的美国教会特别强调基督徒的圣洁,讲道者常常邀请未信主的人悔改信主,邀请信主的人奉献自己。

与其他传统一样,这种敬拜方式也有优缺点。其优点是鼓励个人参与和热情,缺点是注重个人体验,很少强调教义。错误的教导很容易在美国旧西部地区传播,因为这里几乎没有问责制。

► 美国西部拓荒时期的敬拜的哪些方面对你的敬拜有帮助?在你看来,这一时期的敬拜存在哪些危机?

敬拜危机:混淆敬拜实践的可变性和敬拜原则的不变性

我们常常会混淆敬拜实践的可变性和敬拜原则的不变性。想想看:

  • 在一些教会,敬拜者在祷告时会双膝跪地,以示谦卑;在其他教会,敬拜者在祷告时会举起圣洁的双手。

  • 在一些教会,祷告时会演奏管风琴;在另一些教会,牧师带领祷告时,众人保持沉默;在其他教会,每个人都大声祷告。

  • 在一些教会,诗歌的歌词会投射在屏幕上;在其他教会,众人照着诗歌本唱赞美诗。

  • 在一些教会,牧师会在布道开始时读经文;在另一些教会,一位普通信徒会在牧师讲道前读经文;其他教会则会读两三处经文。

所有这些敬拜方式都是对的,它们只是敬拜实践,而非敬拜原则。我们不能认为我们的敬拜方式是唯一符合圣经的方式。真实的敬拜跟风格无关,而是要有神的同在。

有些敬拜原则是不变的,我们已经在之前的课程中学过这些原则。这些原则不是可有可无的。作为基督徒,这些原则能指导我们靠近神。

在接下来的几课中,我们将探讨不同的敬拜实践。敬拜的原则不变,敬拜实践则会随着时间和地点而发生变化。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对那些敬拜方式与我们不同的人表示宽容。这并不是说敬拜实践不重要,而是说敬拜实践比敬拜原则更为灵活。

奥斯瓦尔德·章伯斯曾写道,我们要在生活中为神腾出空间。这也同样适用于敬拜:

作为神的仆人,我们必须学会为祂腾出空间…我们常常做计划,但却忘了为神腾出空间,让祂能够随己意来到我们中间。如果神以一种我们从未预料到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聚会或讲道,我们会感到惊讶吗?我们要渴求神来到我们中间,但不要期待神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到我们中间,这样我们才能为祂腾出空间。

在生活中时刻连于神,让祂的能力能够随时临到我们。心中常常充满期待,为神腾出空间,让祂能够随己意来到我们中间。[1]


[1]奥斯瓦尔德·章伯斯《竭诚为主》(1月25日条目)。于2020年7月22日检索自https://utmost.org/leave-room-for-god

结论:今日敬拜的图景

21世纪的敬拜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不能简单回答的问题。21世纪的敬拜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有的教会重视仪式和传统,有的教会则反对宗教仪式,支持个人自由敬拜。

不要试图对当今的敬拜进行描述,而要花时间描述自己所在教会的敬拜。在你的教会里敬拜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是在小组中学习,请小组成员相互讨论自己所在教会的敬拜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在此,我们描述的目的不是评估,不是要问“我们是对还是错?”,而是要问“我们在敬拜中会做些什么?”

我们之所以做这样的描述,是要为后面的课程打下基础。一旦你能够描述出教会目前在敬拜中所做的事,你就可以开始问:“我们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关于敬拜的决定能够反映出我们的神学信仰。敬拜内容能够表明我们对神的信仰以及我们如何与祂相处;敬拜内容能够表明我们对教会的看法以及我们如何彼此相处;敬拜内容能够表明我们对失丧的人的看法以及敬拜如何能将他们寻回。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会众歌唱。

  • 在罗马天主教会中,会众不会一起唱诗赞美神。这反映出一种思想,即普通信徒无法理解圣经(包括圣经中的诗歌)。正如普通信徒不允许自己读经一样,普通信徒也不允许唱敬拜诗歌。敬拜由神父完成。

  • 宗教改革时期强调会众一起唱诗,这反映了路德的信念,即每个基督徒都可以作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来敬拜。

  • 加尔文不接受诗篇以外的其他诗歌,这反映了他的信念,即只有神的话语才适合用于敬拜。

  • 卫理公会注重会众歌唱和通过赞美诗来传讲教义,这反映了卫斯理的信念,即每位信徒都应该唱诗,且唱诗能够影响我们的信仰。

  • 在美国西部拓荒时期,敬拜诗歌简单易懂。这反映了卫理公会的信念,即神要拯救所有的人。基于这种信念,公会让所有人都参与唱诗。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将探讨多种不同的敬拜活动。关于敬拜,你所问的第一个问题很可能是:“我喜欢这种敬拜方式吗?”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更重要的问题是“我的敬拜表明我有怎样的信仰?我的敬拜能否表明我对神以及人与神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的敬拜能够塑造我们的信仰,反之亦然:我们的信仰能够塑造我们的敬拜。

第5课复习

(1) 在早期教会中:

  • 敬拜是非正式的、亲密的。

  • 敬拜强调普通信徒的参与。

  • 敬拜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在中世纪的敬拜中:

  • 外在比灵性更重要。

  • 会众不能理解敬拜仪式的含义。

  • 会众是旁观者,而非积极的敬拜者。

  • 福音被仪式所取代。

(3) 在宗教改革时期:

  • 敬拜表明了信徒的祭司身份。

  • 所有敬拜都采用众人说话的语言。

  • 路德、加尔文和清教徒在敬拜仪式的角色方面存在分歧。

(4) 在宗教改革后的自由教会中:

  • 讲道是中心。

  • 会众参与很重要。

  • 强调每个信徒都是祭司。

  • 所有敬拜均采用会众说话的语言。

  • 存在极端个人主义危机。

(5) 早期卫理公会敬拜的特点是:

  • 注重讲道

  • 注重经常领受圣餐

  • 注重唱诗

  • 注重小组聚集

  • 注重集体敬拜

  • 注重传福音

(6) 美国早期的敬拜:

  • 注重个人参与和传福音

  • 有时过于注重个人体验而忽略了教义的完整性

(7) 我们今日的敬拜能够反映我们对神的信仰和如何与祂相处。

第5课作业

(1) 殉道者游斯丁曾写信给从未见过基督徒敬拜仪式的人,用几段话描述了第二世纪的敬拜场景。请用2-3段话向从未去过教会的人描述你的教会的敬拜过程。仔细考虑你在教会敬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如何能够将基督徒敬拜中的核心要素表达出来?

如果是以小组的形式学习,请在下次课上讨论每位小组成员的答案。

(2) 在下一课开始时,你将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参加测试,请认真研究试题以做好准备。

第5课测试

(1) 请列出殉道者游斯丁所描述的第二世纪敬拜的三个要素。

(2) 请列出中世纪敬拜的三个缺点。

(3) 宗教改革中与信徒的祭司身份有关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

(4) 请填写最符合每一项描述的宗教改革群体。

  • 允许圣经中未禁止的任何敬拜做法:

  • 不允许圣经中未提及的敬拜做法:

  • 拒绝大部分仪式,敬拜有时在私人家中进行:

(5) 请列出自由教会敬拜的三个特点。

(6) 请列出早期卫理公会敬拜的三个重点。

(7) 请列出美国早期敬拜的三个特点。

(8) 请默写诗篇100:1-5。

Next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