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敬拜生活导论
基督徒敬拜生活导论
Audio Course Purchase

Search Course

Type at least 3 characters to search

Search through all lessons and sections in this course

Searching...

No results found

No matches for ""

Try different keywords or check your spelling

results found

Lesson 4: 新约中的敬拜

1 min read

by Randall McElwain


课程目标

在本课结束时,学生应该:

(1) 了解耶稣如何成全了敬拜。

(2) 认识福音书、使徒行传和启示录中虚假的敬拜。

(3) 在敬拜和传福音方面立下心志。

(4) 从书信中,了解早期教会敬拜的主要元素。

(5) 体验以神为中心的敬拜。

课程准备

请背诵罗马书12:1-2。

介绍

[1]詹姆斯、伊诺克、吉迪恩和杰森几位牧师再次相聚,讨论他们从旧约中所学到的关于敬拜的内容。

重视传统敬拜的詹姆斯说:“我认为旧约证明了我们教会的敬拜方式是正确的。圣殿里的敬拜正式且具有组织性,这正是我们努力在做的。”

伊诺克笑道:“没错,但你没读过先知们所说的话吗?圣殿的敬拜毫无意义!神所喜悦的是发自内心的敬拜。我们教会的敬拜就是这样的,我们重视触动年轻基督徒的心灵。”

吉迪恩沮丧地说道:“我们跟一开始学习敬拜相比并没有多大进步。神为什么不直接说‘你们必须这样敬拜我?’”

杰森说道:“让我们不要放弃。我们是新约的基督徒,或许新约能回答我们的问题。让我们来学习新约中的敬拜,看看能从中学到什么。”

► 新约中的敬拜有哪些变化?早期教会的敬拜与会幕和圣殿里的敬拜有何不同?请对你所知道的新约敬拜进行概括。


[1]

“敬拜是基督教会中至高和唯一不可缺少的活动。当教会的所有其他活动都已消失,只有敬拜将留存下来…进入天堂。”

威廉姆·尼可斯

福音书:敬拜在耶稣基督里成全

新约中敬拜一词有一半出现在福音书中,福音书表明耶稣是对敬拜的终极实现。祂以两种方式成全了敬拜。

1. 在人性中,耶稣是敬拜的典范。

2. 在神性中,耶稣受人的敬拜。

在人性中,耶稣是敬拜的最高典范

耶稣是真实敬拜的典范。耶稣告诉撒玛利亚妇人,神寻求那些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祂的人(约翰福音4:24)。在祂自己的敬拜生活中(读经、祷告、参与会堂和圣殿的活动),耶稣向我们表明了什么是用心灵和诚实敬拜。

耶稣爱慕敬拜的场所。

在路加福音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对敬拜场所的爱慕。即便在孩提时代,耶稣就知道圣殿是祂父的家(路加福音2:41-49)。祂对圣殿敬拜的纯洁大发热心,两次赶走了那些亵渎圣殿的人。[1]

在祂公开传道的早期,耶稣按照惯例在安息日来到了拿撒勒的会堂(路加福音4:16)。在地上传道期间,耶稣会经常来到会堂。

耶稣拒绝敬拜神以外的任何人或任何事。

在旷野中,耶稣拒绝虚假敬拜的试探。

► 请阅读马太福音4:9-10。

人总是受到试探去敬拜受造之物而非造物主,这是贯穿圣经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旧约中偶像崇拜的根源。启示录向我们展示了崇拜龙和兽与敬拜神和羔羊之间的对比。耶稣拒绝敬拜受造之物。[2]

耶稣常常祷告。

祷告在耶稣的事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福音书中十五次记载了耶稣的祷告。有时,祂整晚独自与父在一起。在拣选十二使徒之前,祂整夜祷告神(路加福音6:12)。在与门徒在一起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耶稣为门徒和所有后来信祂的人祷告(约翰福音第17章)。面对十字架,祂前往客西马尼园祷告(马太福音26:36-42)。祷告在耶稣的敬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耶稣讲论何为真实的敬拜。

除了通过自己的行为来示范敬拜之外,耶稣还时常教导人如何敬拜。祂教导撒玛利亚妇人何为真实的敬拜,教门徒怎样祷告,并通过比喻教导人祷告(路加福音11:5-8、18:1-14)。

► 请阅读路加福音11:1-4。

从耶稣教给门徒的祷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祷告必须发自一颗敬拜之心。祷告的开头是:“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在祷告中,我们要承认神是圣洁的。

耶稣斥责虚假的敬拜。

如果说真实的敬拜是心灵和诚实里的敬拜,那么任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敬拜都是虚假的敬拜。耶稣拒绝:

(1) 假冒为善的敬拜

在登山宝训中,耶稣警告说,人虽然做了正确的事,但背后的动机却可能是错误的。帮助穷人、祷告和禁食都是敬拜,但如果做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高看,那这个人就是一个假冒为善的人(马太福音6:1-18)。真正的敬拜者做这些事的目的是为了敬拜神。

在马太福音第23章中,耶稣谴责了那些教导人的宗教领袖。虽然他们的教导正确,但他们的心却是错的,是远离神的,他们是假冒为善的人。

(2) 律法主义的敬拜

敬拜的一种危机是假冒伪善的敬拜,这种敬拜的目的是让别人高看,而非讨神的喜悦。另一种敬拜危机是律法主义,这种敬拜通过遵守某些要求来获得神的青睐。当我们试图通过敬拜行为来赢得神的青睐时,我们就失去了真正敬拜的实际。敬拜变成了一种工作,不是对神良善的一种喜乐的回应,而是为了获得神的赞许。

耶稣因打破以色列人的传统而得罪了他们的宗教领袖。[3]耶稣并未违背律法,也未违背律法的精神,祂违背的是多年来在法利赛律法主义中形成的人类传统。对于法利赛人而言,这些传统和律法本身同样重要,他们相信遵守律法会获得神的青睐。律法主义的定义正是如此:通过满足要求来赢得神的青睐。耶稣强烈反对律法主义,就像祂反对假冒为善一样。

在神性中,耶稣受人的敬拜

耶稣死而复活后,升上高天坐在父神的右边,理应受到敬拜(启示录5:12-14)。因为耶稣愿意降卑自己,祂得以被高举并受到敬拜。保罗在腓立比书第2章中对这种转变进行了描述。

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于父神(腓立比书2:9-11)。

在马太福音18:20中,耶稣表明祂配得敬拜。在犹太人的传统中,要在会堂祷告和敬拜,必须有10名男性成员在场。耶稣对门徒说:“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在教会敬拜中,重要的是神的同在,而非在场人数的多少。

通过所行的神迹,耶稣向众人表明祂配得敬拜。众人看到耶稣所行的神迹后,都将荣耀归给神,这是一种敬拜。在马可福音中我们看到,众人都对耶稣成功赶出污鬼感到惊奇(马可福音1:23-27)。

在耶稣与门徒在一起的最后一晚,祂吃了逾越节的晚餐。虽然晚餐遵循了犹太人吃逾越节晚餐的传统,但耶稣告诉门徒饼“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路加福音22:19-20),赋予了逾越节晚餐新的含义。

► 请阅读路加福音22:13-20。

耶稣吩咐他们以此来纪念祂。逾越节晚餐聚焦于基督,这是对逾越节晚餐含义的完美诠释。


[1]约翰福音2:13-16记载了耶稣第一次洁净圣殿,马太福音21:12-27、马可福音11:15-17和路加福音19:45-46则记载了耶稣在地上的最后一周里第二次洁净圣殿。
[2]耶稣不像罗马书1:25中所说的那些人。
[3]马太福音12:1-4、路加福音13:10-17、约翰福音5:8-18等。

圣经敬拜在今天的应用

耶稣斥责虚假的敬拜,并亲身示范何为真实的敬拜,这表明我们的敬拜必须真诚,不是为了让别人高看或讨人的喜悦,而是要讨神的喜悦。

这对教会领袖来说并不容易,因为他们是在公共场合带领讲道和敬拜,很容易把敬拜变成一场表演。当我们注重讨好会众过于荣耀神时,我们就是在表演,而非在敬拜。

对于教会领袖而言,他们在带领中会面临哪些试探,以致于使敬拜变成虚假的敬拜?

之所以选择某段讲道文本,是因为知道这段内容会在会众中很受欢迎

  • 祷告是对着人说话,而非向神说话

  • 奉献时故意吸引奉献者的注意力

  • 音乐将荣耀归于演奏者,而非归于神

  • 耶稣的教导和榜样提醒我们,真正的敬拜只属于神。我们敬拜的对象是神,而非我们自己。

自我反省

问问自己:“在我带领敬拜时,得荣耀的是谁?我讲道、唱诗、祷告和奉献是为了让神得荣耀还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认可?我的敬拜是真实的敬拜吗?”

使徒行传:敬拜和传福音

敬拜和传福音密切相关,不信耶稣的人在听到福音并对福音有所回应后,能变成敬拜者。在使徒行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敬拜和传福音之间的联系。

以赛亚书6:8表明,敬拜能够推动福音的广传。以赛亚对敬拜的回应是:“我在这里,请差遣我!”当我们真正地敬拜时,我们会有传福音的热心。在敬拜中,我们能看见神,并透过神的视角看见世界的需要。因此,真实的敬拜能够促使人去传福音。

敬拜能够激励教会去传福音。当教会带领不信的人归向基督时,新信徒也会成为敬拜者,新敬拜者也会再继续传福音。

我们从使徒行传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保罗在以弗所传道后,当地人就从敬拜狄安娜和人手所造之神转而敬拜独一的真神(使徒行传19:26-27)。当我们传讲基督时,新信徒会被吸引进入天国,变成敬拜者。因此,传福音能够产生更多的敬拜者。

真实的敬拜能够推动福音的广传

使徒行传以门徒的敬拜开始:他们“都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使徒行传1:14);以保罗在罗马传福音结束:他“放胆传讲神的国,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禁止”(使徒行传28:31)。

早期基督徒的敬拜使得福音被广传,保罗和巴拿巴也是在敬拜时被主呼召。

他们侍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保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于是禁食祷告,按手在他们头上,就打发他们去了(使徒行传13:2-3)。

因此,真实的敬拜能够推动福音的广传。

有效的福音能产生敬拜者

在整本使徒行传中,门徒们专心投身于敬拜。在五旬节,有3000人得救。这些新信徒后来也变成了敬拜者,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谈、擘饼、祈祷(使徒行传2:42)。

► 请阅读使徒行传2:42-46,了解早期教会敬拜的情景。

犹太基督徒继续在圣殿里敬拜。[1]部分犹太基督徒和外邦信徒也会在会堂聚集敬拜。在大多数城市,保罗会首先在会堂里传讲,宣告耶稣就是旧约里所应许的弥赛亚。[2]此外,敬拜还在家庭里进行,众信徒彼此联络,共同敬拜(使徒行传2:46)。[3]保罗书信中也包含向家庭聚会致以的问候。可以说,早期教会的福音传播创造了一个新的敬拜者群体。

在马尔斯山的传道

保罗在马尔斯山所传讲的信息很经典,表明了传福音和敬拜之间的关系(使徒行传17:16-34)。在雅典,保罗面对的是一种充满偶像崇拜的文化,他指出了对偶像的虚假崇拜和对耶和华的真实敬拜之间的差异。

雅典人非常虔诚(使徒行传17:22)

雅典人是敬拜者,但他们并未敬拜真神,他们的敬拜是假的。只有敬拜是不够的,敬拜必须要有正确的对象。

雅典人的敬拜是无知的敬拜(使徒行传17:23)。

他们不知道自己敬拜的是谁。保罗向他们传讲了这位他们一直以来都在寻求的神,并告诉他们神让万国都能寻求祂并寻得见,这表明他们仍在黑暗中摸索。人对神的饥渴能够为福音的传讲打开一扇窗户。

雅典人敬拜的是一位缺乏的神。

耶和华“也不用人手服侍,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使徒行传17:25)。雅典人的敬拜是虚假的,因为他们的神不能自足。真神能赐生命给万人,祂毫无缺乏。我们敬拜神,因为祂配得我们的敬拜,不是因为祂需要我们的敬拜。

保罗将偶像和真神进行对比。

1. 神是创造者。祂创造了宇宙和其中的万物…是天地的主(使徒行传17:24)。神与人手所造的偶像的不同之处在于,神创造了人,并非被人所造。祂不是外邦的神(使徒行传17:18),祂是宇宙的创造者。

2. 神就在我们身边。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使徒行传17:27)。虽然神具有超越性,但祂已进入这个世界,就在每位敬拜者的身边。

3. 神会审判那些拒绝悔改的人(使徒行传17:30-31)。真实的敬拜承认神是一位公义的审判者,祂不容忍悖逆之人。在我们的敬拜中,我们要顺服祂的主权。

4. 神使耶稣从死里复活,这表明耶稣配得敬拜(使徒行传17:31)。耶稣自愿降卑,以至于死,祂现在已经被父高举,“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于父神”(腓立比书2:10-11)。

保罗在雅典放胆传讲信息,以真正敬拜耶和华的福音对抗那些虚假的偶像崇拜。因此,有效的福音能够产生敬拜者。


[1]使徒行传2:46、3:1、3:11-26、4:2、5:12、5:42
[2]使徒行传13:14-15、14:1、17:1、17:10、18:4、18:19、19:8
[3]罗马书16:5、哥林多前书16:19、歌罗西书4:15、腓力门书1:2

敬拜危机:缺乏传福音的敬拜

许多教会将敬拜和传福音的大使命分开。有些教会说:“我们的任务是传福音,在寻找失散的羊方面,我们很有热心。”这些教会很少会注意敬拜,他们认为自己是福音派教会。其他教会则会说:“我们相信教会的主要目的是敬拜,其他教会可以去传福音,我们的目标是敬拜。”

使徒行传告诉我们,教会既要敬拜,又要传福音。真实的敬拜能够使我们对传福音充满热心,有效的福音传讲则会产生更多的敬拜者。

我们不可将敬拜与传福音分开。敬拜如果不能推动激励福音的广传,很可能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敬拜,这种敬拜的主要目的是自我激励。不能引人敬拜的福音只会培养无法真正遇见神的肤浅基督徒。

在合乎圣经的敬拜中,我们能够重获传福音的热心。像以赛亚一样,我们看见神之后,也会看见世界的需要;我们若立志敬拜神,我们心里就会愿意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自我反省

问问自己:“我的敬拜是否促使我向不信的人传福音?我是否有热心带领不信的人归向神?”

书信:早期教会的敬拜

旧约中具体规定了犹太人应该如何敬拜神。[1]与旧约不同,新约并未具体规定教会的敬拜方式,也没有关于敬拜的完整描述,但从书信中,我们可以了解新约基督徒敬拜的部分元素。

读经

读经是早期基督徒敬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歌罗西书4:16和帖撒罗尼迦前书5:27中,保罗告诉教会要公开阅读他写给教会的书信。在提摩太前书4:13中,保罗提醒提摩太要注重当众宣读经文。

歌罗西书3:16体现了读经的重要性:“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诗篇中也写道:“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篇1:2)。我们的集体敬拜能够体现出我们对圣经的重视程度。

讲道

除了读经之外,教会的领袖还会带领讲道(提摩太后书4:1-4、提多书2:15)。从以斯拉的时代起,文士就开始为百姓解经。以斯拉和其他文士在百姓面前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尼希米记8:8)。新约时代的犹太会堂也延续了这种做法(使徒行传13:14-15)。早期教会讲道的基础内容就是讲明经文的意思。

使徒行传中记载了早期教会讲道的内容,[2]讲道的主要内容包括:

  • 耶稣是旧约预言的应验。

  • 耶稣借着神的大能行了大能的事。

  • 耶稣被订十字架并死而复活。

  • 耶稣已被高举并成为主。

  • 所有听见信息的人都应悔改并受洗。

公开祷告

公开祷告是早期基督徒敬拜的一项重要内容(提摩太前书2:1-3)。许多学者认为,保罗书信中的祷告会被用于集体敬拜,会众答“阿门”表明他们同意祷告的内容。[3]

唱诗

唱诗不仅是圣殿敬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在早期基督徒的敬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继续沿用传统犹太敬拜中使用的诗篇,基督徒还会歌唱新的赞美诗,赞美耶稣为弥赛亚,以弗所书5:19和歌罗西书3:16对此有所描述。许多圣经学者认为腓立比书2:5-11是早期基督徒所唱的一首赞美诗。此外,路加福音1:46-55中玛丽亚对主的颂赞和路加福音2:29-32中西缅的祷告也可能被作为诗歌在敬拜中使用。

奉献

集体敬拜中有时还会包含奉献这一环节。在哥林多前书16:2和哥林多后书9:6-13中,保罗指示哥林多教会为在耶路撒冷受苦的基督徒奉献财物。

洗礼和圣餐

洗礼和圣餐也是敬拜的一部分。保罗曾写信责备哥林多人滥用圣餐的行为,圣餐本来是用于纪念主的死,他们却把它变成了一场筵席。保罗警告哥林多人吃圣餐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是基督徒最神圣的纪念活动,不能被轻率对待。[4]

除了以上敬拜活动外,我们对早期基督徒的敬拜知之甚少。书信中并未规定敬拜的特定顺序、敬拜场所或其他有关早期教会集体敬拜的细节。由于早期教会的宗教和文化背景具有多样性,各地的集体敬拜可能有所不同。犹太基督徒的敬拜可能与犹太会堂的敬拜类似,外邦基督徒由于不熟悉犹太人的敬拜方式,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敬拜。但有一点很清楚,早期教会非常重视传讲和教导圣经和神的话语。


[1]大部分内容改编自Franklin M.Segler和Randall Bradely所著的Christian Worship: Its Theology and Practice一书(纳什维尔:B&H Publishing,2006),第2章。
[2]使徒行传第2、7、10和17章中记载了重要的讲道内容。
[3]哥林多前书14:16便是以此为基础。
[4]马太福音28:18-20、使徒行传2:38-41、哥林多前书11:20-34

圣经敬拜在今天的应用

在许多教会里,公开宣读圣经已经变得很罕见。在福音派教会的集体敬拜中,只读几节经文已经司空见惯。在敬拜时,我们应将圣经置于优先地位。通过歌唱以圣经为基础的诗歌、读经或在讲道中仔细讲解经文,我们要做一班熟悉圣经的人。圣经必须作为我们敬拜的中心。

自我反省

问问自己:“我的敬拜包含了早期教会的每一项敬拜内容吗?”

启示录:仰慕的敬拜

敬拜是启示录的核心信息。

  • 在主日,约翰被圣灵感动,听见了神(阿拉法和俄梅戛)的声音(启示录1:10)。

  • 启示录的一个中心主题是敬拜坐在宝座上的耶和华的人与敬拜兽的人之间的对比。

  • 启示录应许我们,神会打败祂的仇敌,万民都要来敬拜祂(启示录15:4)。

[1]要理解启示录中的敬拜,我们首先要了解这卷书的历史背景。第一世纪的基督徒面临一种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他们知道耶稣基督是主(腓立比书2:11),他们要顺服耶稣基督的权柄和主权。另一方面,罗马帝国要求帝国权力下的每个人都要承认凯撒是他们的主和神。

基督徒永远不可能对神以外的任何人效忠。罗马帝国和第一世纪基督徒之间冲突的根源是:“谁配受我们的敬拜?”在这一背景下,启示录告诉我们耶稣是主。即便世界不认识祂的权柄,但耶稣是主,祂配得敬拜。启示录描绘了一幅真实敬拜的图画。

天上的敬拜与不合神心意的敬拜的对比

启示录开头记载了主给小亚细亚七个教会的信。小亚细亚是皇帝崇拜最强大的中心之一,在启示录里提起的各个城市都建有帝皇庙,对皇帝的崇拜几乎遍及全省。

神写给七个教会的信告诉我们,有几个教会的敬拜够不上神的心意。虽然所有七个教会都敬拜神,但其中有五个教会受到责备,表明他们的敬拜不合神的心意。

1. 缺乏对神的爱会阻碍真实的敬拜。以弗所教会做了许多好事,但他们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如果我们的敬拜很空洞,缺乏实际,那可能说明我们已经失去了对神的爱。

2. 虚假的教导会阻碍真实的敬拜。别迦摩教会和推雅推喇教会都对虚假的教导持容忍态度,这种危险可常在那些用神迹奇事代替圣经真理的教会中看到。

3. 死的工作阻碍真实的敬拜。撒狄城曾因守望城墙的人贪睡,未能看到逼近的大军,而两次被击败。[2]约翰警告撒狄教会她正处于昏睡状态,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善行。在敬拜中与神相遇会把撒狄教会从昏睡中唤醒。

4. 缺乏热心会阻碍真实的敬拜。老底嘉教会表现的不冷也不热,这在教会繁荣发展的时期非常常见。由于很富足,一样都不缺,老底嘉教会缺乏热心。真实的敬拜提醒我们要依靠神。

天上的敬拜以神为中心

启示录第4-5章告诉我们,天上的敬拜聚焦于神和祂的荣耀,天上的敬拜者敬拜的是永恒的君王和复活的羔羊。

想象一下天使对约翰说:“我们可以做出哪些改变让您的敬拜体验更舒服吗?”你觉得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敬拜的对象是神,而不是我们。敬拜者会因敬拜而蒙福,但那不是敬拜的主要目的,敬拜的目的是荣耀神。启示录第15章描述了神宝座周围的敬拜者如何歌唱赞美神:

主神,全能者啊,你的作为大哉,奇哉!万世之王啊,你的道途义哉,诚哉!主啊,谁敢不敬畏你,不将荣耀归于你的名呢?因为独有你是圣的。万民都要来在你面前敬拜,因你公义的作为已经显出来了(启示录15:3-4)。

天上的敬拜者在神面前敬拜祂。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人就与神分开了。在天上,敬拜将再次在神面前进行,不受任何邪恶势力的影响。

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做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做他们的神(启示录21:3)。

天上的敬拜代表真正的实际

约翰写启示录时,正被流放在拔摩的海岛上,整个罗马帝国的基督徒都在遭受迫害。从地上的角度看,未来一片黑暗。然而,启示录让我们能够以天上的视角来看待地上发生的事。[3]

在地上,我们只能看到历史的一面。我们总认为周围的世界才是终极现实,现实世界中的挣扎让敬拜和天堂变得虚无缥缈。然而,启示录第4、5和15章的描述让我们一睹天上敬拜的情景,告诉我们这才是真正的实际。

对于基督徒工人而言,启示录是一个重要的提醒,让我们知道地上的挣扎只是暂时的。敬拜并非一项每周用来逃离现实的活动。相反,通过敬拜,我们能从神的角度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实际。在启示录中,神说:“事情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形势并未失控,撒旦和邪恶力量也并未获胜。透过天上的大门,你会看到神坐在宝座之上。”[4]


[1]

“请完成祢的全新创造,

让我们纯洁无暇;

在祢里看见救恩大能,使我们得到完全恢复:

从荣耀到荣耀,直到我们在天家安享,唱颂并献上冠冕,

惊叹爱戴祢至高荣耀!”

查理·卫斯理

[2]这两次战争分别是公元前547年居鲁士攻打撒狄城和公元前214年安条克三世攻打撒狄城
[3]例如:6:1-7:8是在地上;7:9-8:6是在天上。8:7-11:14是在地上;11:15-19是在天上。
[4]大卫·耶利米《敬拜》(加利福尼亚州:转折点布道团契,1995),72

圣经敬拜在今天的应用

“祂复活了!”“祂是主!”这些宣告是敬拜的核心,耶稣基督的复活表明祂是主(罗马书1:4)。

早期教会在每个星期日都会庆祝耶稣的复活,每个星期日都是复活节。基督徒在星期日不禁食,因为这一天是值得庆祝的日子。

今天,我们的敬拜不可缺少庆祝。诚然,来到至高者的面前要有一种庄严感,但当我们庆祝复活的主时,也会充满喜乐。因此,我们要将庆祝纳入敬拜活动。

敬拜包括唱诗赞美和见证神在信徒生活中的恩典。尼日利亚的一间教会在奉献时会进行庆祝。教会在收取奉献时,会有一班人围绕教堂前行。这些敬拜者知道复活的喜乐。因着基督战胜了死亡,我们能够一步步得胜。在敬拜中,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庆祝。

自我反省

问问自己:“我的敬拜是一种庆祝还是仅仅是一种责任?我喜欢来到神面前敬拜,还是我参加敬拜仅仅是为了履行作为基督徒的义务?”

付诸实践

花时间思想我们所敬拜的这位神,想想圣经中对神有哪些描述。

圣经中对神的描述[1]
在创世志中 祂是宇宙的创造者
在出埃及记中 祂是逾越节的羔羊
在利未记中 祂是完美的祭物
在民数记中 祂是云柱
在申命记中 祂是唯一的真先知
在约书亚记中 祂是神军队的统帅
在路得记中 祂是至近的亲属
在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中 祂是先知
在历代志中 祂是天上的圣殿
在约伯记中 祂是中保
在诗篇中 祂是牧人
在以赛亚书中 祂是和平之君
在以西结书中 祂是人子
在何西阿书中 祂是医治背道之人的医生
在哈该书中 祂是列国所渴慕的对象
在玛拉基书中 祂是公义的太阳
在马太福音中 祂是神所应许的弥赛亚
在马可福音中 祂是仆人
在路加福音中 祂是人子
在约翰福音中 祂是道
在罗马书中 祂是使人称义的那一位
在腓立比书中 祂是我们的喜乐
在歌罗西书中 祂是神格的丰满体现
在希伯来书中 祂是大祭司
在彼得前后书中 祂是羊群的大牧者
在启示录中 祂是被杀的羔羊,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1]该部分内容改编自Vernon Whaley的Called to Worship一书。(纳什维尔:Thomas Nelson,2009),331-333。

结论:使徒约翰的见证

“我叫约翰,我的生命因敬拜而改变。从我第一次遇见拿撒勒人耶稣起,我就一直是一个敬拜者。”

“我当时在变化山上,我们听见了从天上来的声音,看见了祂的荣耀,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马太福音17:6)。我们的敬拜并不完美。我们在受难周的行为表明,我们并不明白我们在山上所看到的。”

“耶稣复活显现的时候,我在加利利的山上。我们敬拜祂,虽然还有人有疑惑(马太福音28:17)。我们的敬拜并不完美。我们知道祂复活了,但我们不明白这一切的意思。”

“我在楼上与众人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使徒行传1:14)。我们正敬拜时,圣灵就临到我们身上。通过敬拜,我们获得了传福音的能力。我们把福音传到耶路撒冷、犹大、撒玛利亚,直到地极。”

“在被流放拔摩的海岛期间,在一个主日,我被圣灵感动,听见在我后面有大声音如吹号,说话的是阿拉法和俄梅戛,首先的和末后的全能者”(启示录1:10-11)。

“神在那里为我打开了一扇天上的大门,让我能够看到神宝座周围的敬拜。”

“我将永远住在新耶路撒冷,这新耶路撒冷是由神那里从天而降(启示录21:2)。在那座城里,我们的敬拜最终变得完美,因为我们会看到我所敬拜的那一位的面容。在天上,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做祂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启示录21:3)。

“我是约翰,我要永永远远敬拜我的神和救赎主!”

付诸实践

在结束本课之前,请花时间敬拜神。阅读启示录第4、5和15章以及诗篇第19篇,唱一首诗歌赞美神,献上赞美的祷告,静静聆听神对着你的心说话,花时间真正地敬拜神。

小组讨论

► 请根据本课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蒂姆在一所热衷于传福音的教会担任牧师,教会每个月都会为新信徒受洗,每次受洗的场面都很激动人心。

然而,蒂姆担心教会不是在真正地敬拜,因为大部分讲道都是针对不信的人或新信徒。他很难使用一些非常好的赞美诗,因为这些人不熟悉这些诗歌。蒂姆担心他的教会规模虽大,但属灵深度却很浅。他想更专注于敬拜。请讨论蒂姆如何能保持对传福音的重视,同时又使教会的敬拜更加深入。

第4课复习

(1) 福音书告诉我们,敬拜在耶稣基督里得以成全:

  • 耶稣是敬拜的典范。

  • 耶稣拒绝虚假敬拜的试探。

  • 耶稣示范了祷告的重要性。

  • 耶稣将永远受到敬拜。

(2) 使徒行传表明了敬拜和传福音的关系。

  • 真实的敬拜能够推动福音的广传。

  • 有效的福音传讲能产生敬拜者。

  • 不能推动福音广传的敬拜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3) 书信中记载了早期教会敬拜的重要因素,包括:

  • 读经

  • 讲道

  • 公开祷告

  • 唱诗

  • 奉献

  • 洗礼

  • 圣餐

(4) 启示录告诉我们,敬拜是对神的仰慕。

  • 敬拜能使敬拜者蒙福,但这不是敬拜的主要目的。

  • 敬拜的主要目的是将荣耀归给神。

  • 天上的敬拜提醒我们,我们看到的世界不是终极的现实。

第4课作业

(1) 请列出你从本课中学到的三个敬拜原则。对于每一个原则,请用一段话概括如何在你的教会中实际应用这一原则。

(2) 在下一课开始时,你将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参加测试,请认真研究试题以做好准备。

第4课测试

(1) 请列出耶稣示范真实敬拜的三种方式。

(2) 关于真实的敬拜,耶稣的教导和榜样对我们有什么提醒?

(3) 哪两句话概括了敬拜和传福音之间的关系?

(4) 使徒行传第17章是如何描述雅典人的虚假敬拜的?

(5) 使徒行传第17章是如何描述真神的?

(6) 请列出书信中早期基督徒敬拜的五个元素。

(7) 请列出小亚细亚教会中阻碍敬拜的两个例子。

(8) 请默写罗马书12:1-2。

Next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