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以为,大凡圣洁之人,必有某种特别的个性。再回想一下本课一开始的那个问题:“想一想,若有那么一位堪称圣洁楷模的基督徒,你会从他的生命中看到天父的哪些品格?”你有否按个性特征来描述这样一个人呢?我们通常会这样做!
可我们在新约里却读到,第一个五旬节那天,到场的人什么个性都有。形形色色的人都被圣灵充满了。五旬节过后,门徒不是突然就变成了不同类型的人,倒是上帝在他们天然个性上动工,以全新的方式来成就他的旨意。
多马也不是突然一下子就变成了阳光、乐观的人。多马或许到死都是一位沉默寡言、反躬自省的人。西门彼得也不是突然变得沉稳了,乃至甘愿坐在角落里默默无闻。甚至在五旬节之后,他仍会不失自信地说出“主啊,这绝对不行!” [1]  这样的话来。
上帝创造我们时,他给每个人都赋予了独特的个性。成圣并没有毁掉这些特征。当我们降服于上帝,他的形象就通过我们的个性发出光来。
上帝的形象有可能会通过我们的个性发光吗? 
在日常生活中,这会是怎样的光景呢?假如“A型”人好胜、开朗,他完全降服于上帝之后仍是好胜、开朗的“A型”人的个性。不善与人交往的羞怯之人也仍会是羞怯之人。然而,不论是哪种个性,他们成圣后都会容让上帝“磨去”他们个性中不能反映上帝形象的棱角。
让我再举一个例子。格雷格牧师和马可牧师都个性很强。两位都固执己见。两位都有很好的口才和辩才。两位都是带领人。因为他们固执己见,两人都曾在言语上冒犯别人。
我是在格雷格牧师临终前不久认识他的。他对我说:“我从不道歉,我说了什么,别人怎么看无所谓。他们误解我,那是他们的错。我知道我的心是正的!”格雷格的心或许是真诚的,可他教会常常有人被他的言辞刺痛。他从未彻底学会让上帝的形象通过他的个性发光。
马可牧师也是一位个性很强的带领人。可是马可牧师学会了反映上帝的形象是什么意思。他学会说:“对不起,我说话太硬了。”他学会了在表现公正的时候也带着怜悯。马可牧师教会里的会员说:“我们的牧师就像耶稣一样待我们。”
圣洁并不会改变你的个性;圣洁却会使你敏感于圣灵的声音。当圣灵对你说:“你需要道歉。你太强硬了。”你就会顺服。
你若是不想被众人瞩目的那种个性,圣洁也不会把你变成爱站在镁光灯下的人,突然外向起来。然而,当上帝说:“我要你站出来,在这个时候来带领大家。”圣洁会使你愿意毫不犹豫地站出来。
为了说明撒但如何扭曲我们的天然倾向,使它们玷污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形象,埃弗雷特·卡特尔给出了三个例子。[2] 
例 1:吃 
饥饿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为“荣耀上帝”而吃也是可能的。[3]  谁也不应该寻求一种摧毁饥饿感的属灵经历。
然而,在许多人的生活中,撒但却腐化了这种天然的欲求,让它变成了贪吃。他们吃,不是为了满足自然正常的需要,而是变成了满足自私欲望一种途径。
解决贪吃的问题不是为了消除吃的愉悦。解决之道在于自律,避免把自然的欲求扭曲成危险、甚至有罪的贪得无厌。
例 2:敏感 
埃弗雷特·卡特尔接下去给了我们一个更难的实例。有着正常情感的任何人对伤害和痛苦都有某种程度的敏感。这是正常的,也不是罪。然而,我们若容让这种敏感演变成自怜,它就变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并进而限制了我们有效服侍上帝、向别人反映上帝形象的能力。
我再说,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为了消除一切情感上的敏感度,变得对别人的所说所做麻木不仁。而是要学会把这样的敏感交托给上帝,容让他来引导和掌控我们对伤害的反应。
例 3:舌头 
这或许是最难的例子了。我们都必须使用舌头。我们不能祷告说:“上帝啊,请根除我的舌头吧。”可我们也不能让舌头失控。
卡特尔举了一个实例,她说有一位宣教士,能常常说出正确的看法,可就是说话强硬,出口伤人。在一次属灵生命特会上,他又一次说话伤到了与会的很多人。那天夜里,上帝责备了这位宣教士,让他知道他说话伤到了别人。
祷告过后,这位宣教士来到早会。他对与会的人说:“我的问题若是喝酒,就简单了。我只要把酒戒了就完了。可我的问题是舌头。我不能为了上帝的荣耀割下舌头。可我已将我的舌头交托给上帝,我相信圣灵会帮助我为了上帝的荣耀来使用它。”
关于像舌头这样的问题,卡特尔牧师指出了两点错误:
	说“我有罪,也不能控制我的舌头。我必须继续犯罪,因为上帝的恩典还不够大,不能解决我的问题。” 
	说“我祷告过了,上帝会使我圣洁。所以,他会控制我的舌头。我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来控制我的舌头。我只需信靠上帝即可。” 
 
正确的态度应该说:“我已将我的心——和我的舌头——交托给上帝。我的心是纯净的,可我知道我仍需要节制我的舌头。我必须在说话之前用点时间想一想。我必须要在说话之前用点时间祷告。我若说话过于急躁,我就必须谦卑下来悔改。”圣洁的人会很快来到受冒犯的弟兄面前谦卑悔改的。[4] 
► 对你来说,危险区是什么?想一想。有哪些自然的欲望可导致有罪的态度或行为。请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欲望是如何给你带来麻烦的。随后再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上帝是如何帮助你节制这个欲望的。
 上帝如何塑造圣洁之人的个人? 
我们竭力反映出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形象,与此同时,上帝也用诸般的方法把我们塑造成他要我们成为的那种人。前文曾谈到一位在中国找到稀有花瓶的考古学家,他清洗花瓶,直到它焕发出光泽。上帝也一样清洗他的儿女,直到我们焕发出光泽,反映出他的形象。
上帝采用什么方法来把他的百姓塑造成他的形象呢?在本课一开始,我们就看到摩西是如何反映上帝形象的。我们只消看一看摩西的生命经历,我们也就看到了上帝如何会按他的形象来塑造我们了。
摩西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反映出上帝的形象。他脾气暴躁,杀了人,眼看在上帝的国度里就要毫无用处了[5] 。然而,上帝把摩西塑造成一个谦和的人,乃至他“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6] ” 摩西曾是极容易灰心的人[7] ,可上帝却把他塑造成忠心坚守的人,他在旷野里忠心地带领以色列人,长达四十年之久。上帝是如何改变摩西性格的呢?
(1) 上帝使用他的圣言来塑造他的儿女,使他们有他的形象。
上帝所用的最有效的工具就是他的圣言。我们把上帝的话藏在心中,他就使用它来带领我们。[8]  摩西从上帝的手中直接领受律法,律法就塑造了他的理解力和性格。
圣洁之人都是尊崇圣经的人。他们知道他们在上帝的圣言中看到上帝的本性。他们也知道他们从上帝的圣言中会学到他们的品格要如何反映上帝的品格。据我所知,历史上,凡是伟大的基督徒无一不是认真学习圣经的人。
(2) 上帝使用艰难的处境来塑造他的儿女,使他们有他的形象。
由于摩西在埃及杀了人,他在荒野生活了四十年。在那漫长的四十年里,不知多少次,他也许会说:“我错过了机会。我只能在这里放羊了,此外我还能做什么?”可谁知上帝竟然用那四十年把摩西塑造成一位领袖。
耶稣曾预言说,彼得会在耶稣受审时否认主名。耶稣警告彼得说:“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他进而又鼓励彼得说:“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随后,他应许说,彼得虽(暂时)失败,但上帝会使它变为好事:“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 [9]  这是最激励人的两节经文了。按说彼得失败了,这是极可怕的事。哪怕是这样可怕的事,上帝还会使用它来造就彼得。
圣洁的人都会信任上帝在艰难处境中的用意。他们努力按罗马书8:29来生活,所以他们相信罗马书8:28。上帝应许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随后,他告诉我们说,他给他儿女所定的“旨意”是:“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
发生在圣洁之人身上的事并不都是好的!但所发生的一切都“互相效力”,成就上帝的旨意——即把我们塑造成他儿子的模样。
(3) 上帝使用人来把他的儿女塑造成他的形象。
在这三者之中,这一点或许是最难的了。上帝使用人——通常是难相处的人——来把我们塑造成他的形象。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来到旷野,责任重大,乃至他快要累坏了。此时,上帝使用他的岳父叶忒罗来给他建议,让他的服侍更有效,而叶忒罗甚至都不是以色列人。[10] 
我们再来看看西门彼得。彼得曾与约翰互动,也曾与保罗交锋。通过这一切,彼得被塑造得越来越有上帝的形象了。彼得曾得圣灵的教导,可以与外邦人一同吃喝,可他又因为惧怕与外邦人隔开了。保罗因此“当面抵挡他”。[11]  彼得可是年长的使徒,当保罗还在残害基督徒时,彼得就已经在跟从主了!保罗当面抵挡他,他一定会感到尴尬。可彼得容让上帝通过保罗来塑造他,把他带到贴近上帝命定的地步。
圣洁之人容让上帝通过别人来塑造他们的品格,使他们有上帝的形象。箴言说:“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12]  我们若把斧刃放在钢材上磨,斧刃会越来越锋利。同样,人与人的互动也会使他们的技能越来越精进。
一次转瞬即逝的危机不足以塑造圣洁的生命。经过日复一日的转变,我们才能有上帝的形象。上帝在我们生命中动工,我们若顺服,他就一步步地塑造我们,让我们有他的形象。这是实实在在的圣洁生活。
 
 
[1]  使徒行传11:8
[2]  Everett L. Cattell, The Spirit of Holiness  (Newberg: Barclay Press, 2015), 30-35
[3]  哥林多前书10:31
[4]  马太福音5:23–24.
[5]  出埃及记2:11–15.
[6]  民数记12:3.
[7]  出埃及记5:22–23.
[8]  诗篇119:9–11.
[9]  路加福音22:31–32.
[10]  出埃及记18:1–27.
[11]  加拉太书2:11.
[12]  箴言27:17.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