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万物起始 
创世记是关乎万物起始的书卷。创世记追溯了世界的起源(创1–11),随后又记载了犹太民族的起源和救恩历史的发轫(创12–50)。
现代怀疑论者否认这些章节所记载的事件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然而,这些章节却是圣经其余各章的基础。它们表明上帝对这世界拥有主权,也表明他的恩典,因他为有罪之人预备了救赎。
创世记概览 
太古史:创世记 1–11 
创世记1–11常常被称作“太古史”。这十一章所涵盖的时间段超过两千年。创世记1–11记载了四个主要事件:
	创世 表明上帝对这世界拥有主权。 他有权柄颁布律法,这是基于他作为宇宙的创造者对这世界拥有主权。 
	堕落 表明人是有罪的,需要拯救。圣经的其余内容都在表明上帝以其恩慈为来消除堕落的后果。 
	洪水 表明上帝的圣洁和公正。撒但说罪不会招致上帝审判,这是谎言,我们一定不要相信。“唯有犯罪的,他必死亡”[1] ,洪水所要说明的正是这个原则。 
	巴别塔 表明人类持续不断地对抗上帝,且总是骄傲。在伊甸园中,撒但引诱夏娃说,吃了那果子就可“如上帝能知道善恶”[2] 。到了巴别塔这里,人试图“传扬我们的名”[3] 。在这两个事件中,人都是凭骄傲在做事。在这两个事件中,招致上帝审判的都是人的骄傲。 
 
创世记1章让我们看到这世界是由宇宙的全能上帝以罗欣 创造的。创世记2章专门讲述了人的被造以及人被放入伊甸园的前后过程,也讲述了亚当和那位立约的上帝耶和华之间的关系。
创世记1–2表明人是有价值的,因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4] 。大卫唱道:
“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5] 
创世记1–3指出人违抗了上帝。亚当夏娃住在一个美丽的园子里,置身于上帝所造的各样美物当中,享受着与上帝亲密无间的关系,却听从了蛇的声音,与上帝作对。这几章也表明,尽管人违抗上帝,上帝仍满有恩慈地应许说他要赐下救赎主。[6] 
最后,创世记1–11也表明,人越来越违抗上帝,终于导致了洪水。洪水过后,人类再一次在巴别那个地方违抗上帝。这一次违抗的结果是,上帝变乱了人类的语言,各个民族分散到世界各地。这些事件都表明,人类是需要救赎的,而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就预备了救赎。
先祖的历史:创世记 12–50 
创世记1–11涵盖了长达2000年的时间,总结起来,就是四个事件。而创世记12–50却是先祖的历史。这些章节叙述了大约三百年间的四个人的生活。这四个人是:
	亚伯拉罕(创11–25) 
	以撒(创25–26) 
	雅各(创27–36) 
	约瑟(创37–50) 
 
创世记1–11讲述了世界起源的历史,而创世记12–50讲述的却是希伯来民族的起源。创世记用“……的后代记在下面”这样的模式来表明作者的着眼点从创造世界(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造天地的日子)[7] 收缩到创造人类(亚当的后代,记在下面)[8] ,继而又通过诺亚、闪、他拉、亚伯拉罕、以撒、最后是雅各(雅各的记略如下)[9] 传承下去。
上帝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是救恩历史的核心。这个约是在三个场合启示出来的:
	在创世记12:1–3里,上帝应许说,他会使亚伯拉罕的后裔成为大国。凡为以色列祝福的,上帝就赐福与他,凡咒诅以色列的,上帝就咒诅他。上帝也应许说,他会使亚伯拉罕的后裔成为地上万族的祝福。他拣选以色列是要拣选一个民族 ,使它成为万族 蒙福的渠道。 
	创世记15是救恩历史上特别突出的一章。在古代近东,两方立约的时候,较弱势的一方要以血盟誓,以表示对较强势的一方忠心。而在创世记15中,上帝自己 盟誓,保证向亚伯拉罕永远信实。 
	创世记17章记载了割礼的记号。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与上帝立约,而他们就是凭割礼来证明他们对这个约有信心。在新约中,人得救不是凭善行,而是凭信心,在旧约也是一样。割礼本身从来都不是救恩的基础,它只不过是一个记号,来表明人对应许之约有信心[10] 。 
 
创世记继续讲述上帝预备弥赛亚家族世系的历史,记载了如下事件:
	以撒出生的神迹。 
	上帝要求亚伯拉罕献以撒为祭,以试验他是否顺服。 
	上帝预备一只公羊,来代替以撒。 
	尽管雅各的品格有瑕疵,但上帝仍然赐福给雅各一家。 
 
创世记37–50暂时放下弥赛亚家族世系(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犹大),专门讲述了约瑟的一生。约瑟常常被看成是基督的预表。约瑟和耶稣都曾被家人弃绝,都曾被出卖,都曾为别人的利益牺牲自己,都曾饶恕恶待他们的人。约瑟的生命是旧约给出的耶稣之人性的美好实例。
约瑟在创世记最后几章里占据了突出的位置,其原因之一是这段历史表明了上帝出于他的护理在饥荒年代保全了弥赛亚的家族世系。约瑟的生平也让我们看到,以色列的众子是如何来到埃及的,这样就为出埃及记提供了一个铺垫。在创世记行将结束的时候,以色列在埃及得到了善待。到出埃及记开篇的时候,400年已经过去了,并且以色列在埃及正在经历压迫。
创世记的重要主题 
拣选 
拣选的主题是旧约的核心。亚伯拉罕蒙拣选,是为让他作万族蒙福的通道。同样,以撒和雅各蒙拣选,也不是因为他们有善行,而是要让他们成为上帝的应许实现的通道。以色列先祖蒙拣选是要让他们成为弥赛亚家族世系的一部分。这样的拣选不是为了使个人得救,乃是为了使他们服侍万族。
个人在上帝的约上有份,是基于他们对上帝的应许有信心。我们在历史书中就看到了这一点。喇合(不属于蒙拣选的以色列族)因着她凭信心顺服上帝就得到应许的救恩。相反,亚干(属于蒙拣选的以色列族)却不顺服上帝,也欠缺信心,因而没有得到上帝所兴许的救恩。
	
		
			
			旧 约 中的 拣选 
			 
		 
		
			
			以色列蒙拣选
			 
			
			是为万族
			 
		 
		
			
			以色列蒙拣选
			 
			
			是为服侍
			 
		 
		
			
			以色列的个人蒙拣选
			 
			
			是因着他相信上帝的应许
			 
		 
	 
约 
上帝与挪亚立约(创9)。随后又与亚伯拉罕立约(创12、15、17)。立约历史的下一步就是上帝在西乃山与摩西立约(出19)。在撒母耳记下7章,上帝与大卫立约。所有这一切都指向那因耶稣基督舍命牺牲而立的“新约”(路22:20)。
每个约都是以前一个约为基础。每个约都没有替代前一个约,却是在前一个约的基础上加上新的细节。这就解释了耶稣所说的这句话:“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5:17)。新约并没有取代旧约,而是以旧约为基础。
隐含在新约中的创世记 
新约的历史是从创世记3:15生发出来的。上帝应许说要赐下救赎主,他要击败蛇,耶稣就应验了这个应许。创世记3章讲到的咒诅在启示录中被扭转过来;而基督的来临就应验了创世记3章讲到的应许。
耶稣在新约中被看成是第二个亚当,是他翻转了第一个亚当的失败[11] 。他就是那所应许的亚伯拉罕的子孙,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得福[12] 。
 
[1]  结18:20。
[2]  创3:5。
[3]  创11:4。
[4]  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我们若把创世记的记载和古代近东地区创世神话比较一下就知道这个教义有多么重要了。在巴比伦的《阿特拉西斯》泥板所记载的神话中,人类是用泥土做成的,而且诸神造人是要人为他们挖水沟。诸神不想做工,因而造了人,让他们做奴隶。在《阿特拉西斯》中,诸神嫉妒心强,且反复无常,而人类则没有价值。对比之下,创世记却表明,圣洁的上帝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上帝是圣洁的,因而我们也要圣洁。
[5]  诗8:3-5。
[6]  有神学家把创3:15称为“第一个福音信息”,即第一个福音的应许。上帝应许了救赎,以回应人的罪。他没有容让我们留在罪里。
[7]  创2:4。
[8]  创5:1。
[9]  创37:2。
[10]  罗4:9-12。
[11]  罗5:12-21。
[12]  创12:1-3;加3:15-22。
                                     
                                    
                                    
                                        
                                                                                                                                    
                                                
                                                     
                                                    Previous
                                                 
                                                                                    
                                                                                                                                    
                                                
                                                    Next